自去年7月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能源局等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做好“金太阳”示范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以来,“金太阳”工程作为中国光伏产业有史以来最强有力的支持补贴政策,一直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
示范工程共安排294个示范项目,发电装机总规模为642兆瓦,年发电量约10亿千瓦时,初步测算工程总投资近200亿元,计划用2至3年时间完成。据财政部相关人士介绍,示范项目在完成立项、招投标、环评等前期准备工作后,就可以申请财政补助资金。去年已有200兆瓦项目具备开工条件,率先获得财政补助,目前已进入施工建设阶段。
近日,国内有媒体报道称,“金太阳”工程项目在申报过程中存在“低购高报”和产品“以次充好”的现象。编辑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并了解到,在“金太阳”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确出现过一些挥之不去的雾霾,但只是极个别的现象,并不能阻挡“金太阳”的光辉普照大地。
“低购高报”现象只是极少数
相关报道中提到项目申报“低购高报”现象时称:“‘金太阳’一些项目招标过程中,晶体硅组件每瓦只报9.5元,薄膜电池只报6.5元,比目前业界最低的生产成本还要低20%”,但“上报财政部的招标价却超过实际购买价的30%至40%”。
为了解情况,编辑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附近的京东方恒通商务园区,其一期和二期太阳能屋顶并网电站项目均入选“金太阳”工程。在一期在建楼盘的屋顶上,整齐排列着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据该项目承建单位北京京东方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刘敬伟介绍,一期总投资700多万元,装机达355千瓦。当被问及“一期项目招标报价情况如何”时,他表示,中标单位的资质,电池、逆变器等组件的报价和技术水平均按照财政部去年出台的《金太阳项目基本要求(2009)》(下称《基本要求》)的规定,公开透明地进行。《基本要求》中规定了金太阳项目中所用电池、逆变器等组件的最高限价和必须满足的技术指标,如晶体硅组件最高限价14元/瓦,组件效率不低于14%—15%,并网逆变器最高限价为4—5元/瓦,最大逆变效率不低于94%。
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是国内光伏电站逆变器的主要生产商之一,为“金太阳”工程60%到70%的项目提供光伏逆变器。据该公司总经理曹仁贤介绍,合肥阳光参与过众多申报项目的招标,在逆变器的报价上,他们严格根据逆变器的规格、配置不同按目前每瓦1.8到2.8元的成本价投标。这与《基本要求》中对逆变器的最高限价相差不大,并不存在报价高出实际销售价40%的情况。
“《基本要求》的规定都是之前相关部门组织业内的权威专家经过多次调研,在摸清楚目前国内光伏产品的成本水平和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的,基本反映了目前国内光伏企业的平均成本。”中国科学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所长许洪华告诉编辑,即使存在“低购高报”情况,也只是个别现象。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