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旗下六九硅业进入量产和全球光伏市场回暖,英利正多项目并进,加速产能扩张。
3月23日,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Y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苗连生在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英利海南100兆瓦太阳能电池一期工程项目和河北“熊猫”单晶硅项目都将在今年7月投产,全集团产能在今年有望突破1000兆瓦。
至此,英利将成为继无锡尚德(2010预计总产能为1250兆瓦)之后,国内第二个“千兆瓦产能”的光伏企业。
英利希望通过战略性扩张和垂直一体化完整产业链优势,以推动其光伏产品成本进一步降低,并争夺国际光伏产品定价权。
战略性扩张
目前,英利旗下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包括与天威保变[28.45 -0.77%]合资的天威英利400兆瓦产能(英利持有74.01%股权),以及全资拥有的英利中国200兆瓦产能。
据悉,海南项目计划总投资110亿元人民币,将建成英利保定总部之外,国内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一期100兆瓦项目将于今年7月份建成投产。
按照原计划,一期投产后,英利将分四步完成海南项目。第一步将在今年下半年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200兆瓦光伏完整产业链项目,明年年底全面投产;第二步将在今年年底投资6亿元建设光伏研究中心;第三步投资42亿元,建设年产3000吨硅材料项目和飞轮储能项目,计划明年6月启动;第四步建设英利国际度假会议中心和英利(海南)集团总部项目。
目前,英利的产品主要销往欧洲、美国,并在中国市场上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而针对海南项目的投资,除了扩充产能以外,更主要是为覆盖东南亚市场。
“东南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在海南开发有着地理优势,能降低成本。同时东南亚也一个特殊的市场,可能今后做岛与岛之间的业务比较多,一般是拼块发货,或是走散货不走集装箱,因此在海南生产比较有利。另外,在海南生产今后将有利于对准东盟‘10+1’市场。”苗连生表示。
而就在海南扩产项目启动的同时,英利还在本月宣布将在保定总部启动建设年产能为300兆瓦的“熊猫”单晶完整产业链生产线,以通过该扩产项目实现“熊猫”高效电池的规模化生产。
苗连生告诉本报,为解决该扩产项目资金问题,交通银行[8.06 0.25%]将为英利中国提供15亿元人民币项目专项贷款,另外还提供2.5亿元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以缓解英利快速扩张出现的资金偏紧问题。
如此积极扩充产能的背后,是英利对于全球光伏市场的看好。“展望2010年,全球光伏市场将继续呈现增长态势,基于我们目前收到的大量订单和采购意向,我们决定进行战略性扩产。”苗连生表示。
而中投顾问首席能源分析师姜谦也认为,2009年下半年,全球光伏市场环境在转暖,而随着各国政府对光伏扶持政策的出台,未来几年的增长已经确定,这是英利选择此时扩张的原因。
除此之外,国内市场的启动也驱使英利提前做好准备。苗连生表示等《可再生能源法》修改完毕后,政府也极有可能出台相关光伏补贴细则,光伏企业将迎来新的机遇。
争夺定价权
在“拥硅为王”的光伏行业,英利敢于快速扩张的更大信心正是来源于旗下六九硅业的量产,使英利真正实现了垂直一体化完整产业链。
一直以来,国内的大部分光伏产业对国外的原料进口有着很大的依赖性,“两头在外”使得国内光伏企业只能赚取利润最低的中间环节,生产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
“光伏行业具有特殊性,从生产环节来说优势更大也没用,没有原材料,中国还是赢不了。”苗连生表示。
目前英利非硅成本已具有相对优势,据英利提供的数据,,2009年第四季度英利的非硅成本降到每瓦0.76美元水平,而国内平均水平为0.83美元。如果能解决硅成本高企问题,势必能使英利光伏具备更强竞争力。
2009年12月,投资126亿元人民币的六九硅业一期3000吨产能实现量产,预计每年将能为英利创造5亿利润。整个项目分四期建成,届时产能将达到1.8万吨。
苗连生指出,硅料成本随着六九硅业的投产将进一步降低,同时也降低了上游产品的供应风险,英利的完整产业链优势也将能充分体现。
而更大的优势在于英利因此能取得光伏行业更大的话语权。“目前全世界的光伏行业的话语权在我们这儿。我们说涨就涨,说不能涨就不能涨。因为我们有完整产业链、有产量、有产能、有成本优势作为支撑。”苗连生颇为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