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沙成裘 北京报道
“CDM在中国正呈蓬勃发展态势。”奥地利气候减排贸易公司清洁能源发展机制亚洲业务总监张燕平对记者称。
张的判断来自于该公司的业务发展变化。即奥地利气候减排贸易公司作为法国BluenEXt交易所的最大的交易商之一,仅亚洲办事处每年就为其贡献了约千万万吨以上的CDM项目当量。而其中国公司运营两年来,在操作的CDM项目已达30多个。
两年前,法国Bluenext交易所成立运作,成为首个与《京都议定书》挂钩的碳交易平台。该所力争在碳现货交易市场上开疆拓土,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权现货交易市场,份额达93%。
另一组数据也在证明着张燕平的判断。综合EB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月18日,我国目前已有203个CDM项目共获得179,660,252吨CERs签发,占东道国CDM项目签发总量的47.53%。
然而,中国CDM领域离成熟阶段还有不小的距离。
“公司目前在中国的业务仅以小水电、大水电、风能、沼气等为主。”张燕平称,尽管CDM发展迅速,但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对技术要求不高的风电、沼气等资源依赖型CDM项目遍地开花,而工业改造型项目在中国仅仅开始涉足。
另一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中国CDM的项目数量和年减排量均达到了世界第一,但发展极其不均衡,仅西部中小民营企业已约占我国碳交易项目80%。
同时,市场环境的变化也给该领域的发展带来不小挑战。
如金融危机之前,欧洲一吨CO2一级市场价格是20欧元,二级市场是15-18欧元,中国是8-9欧元;金融危机之后,一级市场价格一度掉到13欧元,二级掉到11欧元,曾一度掉到最低是7欧元。
“其间,买家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甚至倒挂,新开发CDM项目速度略有减缓。”张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