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迁迫使全球经济拥抱新的产业革命。环境产业创造成长、就业机会—而德国企业是其中的佼佼者;但这样能持续多久?荣景的代价是什么?
■ 以产业规模生产环保
在德国东北部小镇 Gustrow 郊区,有 20 座帐篷状的建物,若从远处看,就好像一场马戏团大集会。但若有人进到这个圆形建物中,看不到欢乐的观众、表演动物和马戏团气氛,而是立刻窒息而死。
因为,庞大密闭的帐篷内装满玉米梗、几吨剁碎的茎杆、谷粒和树叶,这些东西被放在摄氏 36 度的环境下发酵 10 个星期。过程中会产生沼气(一如牛消化的原理),但和牛消化食物唯一的不同,在于这个过程可以生产瓦斯。
49 岁企业家 Felix Hess 是这里的老板,他拾起一手谷物基质,在指尖揉碎,嗅嗅散发出的新鲜微酸气味。「这样刚刚好」他说。
继担任策略顾问工作多年后,Felix Hess 撰写了一份商业计画,与三个合伙人一起成立生质能源公司公司 Nawaro —在德文就是「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缩写。四个合伙人合力在德国 Gustrow 设计建造工厂,而几星期前,这个全球最大沼气生产工厂首度以产能满载开始运作。
Gustrow 的工厂开始运作后,方圆 50 公里内所有农夫都可提供有机材料,而工厂每天加工约 1250 吨材料,产生的沼气将会输入工厂正下方的地下管线。这个工厂开世界之先,因为如果一切顺利,这家公司一年将可产生 4600 万立方公尺的瓦斯,Felix Hess得意地说:「足堪提供 5 万户家庭使用。」
■ 会致富的德国绿色经济奇迹?
以产业的规模、农业作物为原料生产沼气,目前仍是能源的生产结构中很小一部份,这个市场仍处于初始发展的早期阶段。不过德国工厂的这些开发者,现在控制全球 90% 的市场,已占据未来竞争的绝佳位置。把握这样尖端环境科技,德国经济抓住全球市场,更是产业中引导潮流的领先者。
开拓绿色产业被视为提供经济成长和就业机会的引擎,尤其是提升德国东部的绝佳机会。许多人认为,德东若发展「洁净科技」作为明星产业,有一天或许会超越德西的汽车产业。这样的产业革命有可能为德国带来另一波「二战后经济奇迹」,只不过这次的重点是绿色、环保。
但其实,这次并不是自由的市场力驱使经济大量生产,事实几乎是相反的—这次是政府透过法规和规范政策(例如碳排放控制、包装规范)开发投资诱因,鼓励企业提出保护资源的科技,可说是迫使经济转往第二次产业革命,而排除所有排放废气的项目。
民间这样新的环境运动并不是由环保人士带头发起,而是冷静、精打细算的企业家。他们备足技术,开发高效能设备—包括压缩锅炉加热系统、热泵、蒸汽涡轮—产业界乐观预估,这样的投资会带来可观收益。
在此同时,有一批创始不久的年轻企业纷纷崛起,主要专精于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拓。由于政府大力支持、用电客户买帐,这些年轻的企业快速攀上全球产业顶峰,创始人(如德国太阳能厂 Solarworld 总裁 FrankAsbeck、风电涡轮制造商 Enercon 总裁 Aloys Wobben 等)都一夕之间成了大富翁。
■ 未来是踏实的展望?纯粹想象?
根据德国环保部委托进行的研究显示,德国真正的「产业绿浪(green wave)」正在成形,与 Roland Berger 策略顾问公司合作的专家预估,到 2020 年德国环境产业相关营收将成长逾一倍,至约 4.55 兆美元。
他们并且指出,德国产业界会因绿色革命而极其受惠;预估德国总体国内产值(GDP)因洁净科技而增加8-14%,而该产业更能提供大量新的工作机会。
去年发生自经济大萧条之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气候保护反而提供一条脱离困境的生路—亦即低碳未来。美国著名的科学家 Dennis Meadows 在 1972 年的作品《The Limits to Growth(成长的限制)》中预估:「未来 20 年,人类将比过去 100 年经历更多变迁。」德国倾全力开发环境科技显然是为此作准备。
不过,德国媒体《明镜周刊(Spiegel)》的专题要探讨,这到底能提供多少机会?绿色革命主动创造的繁荣和就业有多少?
德东环境科学家、Magdeburg 大学教授 Joachim Weimann 直言批评:「这根本是胡扯。净效益甚至可能是负的。」许多现在仍进行中的研究显示,洁净能源除了「输送梦想」外别无其他,特别是能源密集产业。因为过程中提高生产成本、妨碍竞争,某种程度已经抵销了效益,「环保并不是免费可用的。」他说。
■ 弥补流失的传统商业利润
难道,结论是绿色革命并未引爆新的经济奇迹吗?至少有件事是肯定的:为了气候变迁而衍生的需求,已经对传统的整产业界经济模式造成大破坏—包括所有讲得出来的产业在内。
实际的问题应该这么问:经济如果成功转型为绿色经济,最终产生的附加价值可以超越过程中丧失的价值吗?这个问题对传统产业(如德国的 Bosch 集团)来说非常关键,这牵涉企业存亡。
全球最大汽车零件供应商在其中摸索策略— Bosch希望能降低对传统顾客(汽车产业)的依赖,因为汽车产业受困于汽油价格走高、严格的环境规范、还有最近的金融危机。最近几年 Bosch 执行长 Franz Fehrenbach 耗费重金在投资新的、未来导向的市场,特别是太阳能和风电产业。
由于传统事业急速下滑,Bosch 恐怕将出现二次战后首度亏损,但该公司投资的新兴事业仍相当发展不完全,无法抵销这些损失。Bosch 决定从事大胆的平衡策略,执行长 Franz Fehrenbach 十分有耐性地表示,历史上不乏艰困时刻却持续亮眼的强劲发展,他强调「危机的『再生能源』」相当重要,即便是在营运一个传统企业如 Bosch。
■ 更新企业的「再生动力」
Bosch 在德国南方城市 Ulm 有厂房。过去三年内,由专案经理 Christine Ehret 带领的团队正在此开发新形态的制动器系统,这个系统是设计来减少卡车的燃料消耗,最多可减少 25%,而产品表订在 2010 年初将近入量产。
经理 Christine Ehret 正在一个组装厂区进行 20公吨卡车的最终测试,运转顺利,她充满喜色地说:「驾驶人会爱死它的…」对于不少必须频繁煞车的交通工具(例如垃圾车,每 100 公里必须耗费柴油燃料 120 公升,燃料利用效率仅每加仑 2 英里),他们开发的新技术将有效节省能源,根据估计,4 年就可回收研发的投资成本。
这个例子显示,气候保护的概念鼓励企业创新。而转折当中受影响最大的企业,特色是极重度依赖化石燃料,它们被迫修正,并增高严格的环境标准。唯一的选择就是改变。
德国企业中,像 BMW 等车厂,把所有精力放在开发具有燃料使用效益的引擎;化学大厂 BASF 正生产节能隔热材料;电厂如 E.on 已经靠风电产生电能;钢铁制造商 ThyssenKrupp 为风电涡轮辟设超大型轧钢厂,以生产巨型旋转轮。总之,所有德国叫得出名字的产业巨头,通通都为 21 世纪而改革了产品生产线。
但尽管如此,没人敢断言这些企业花大成本获得的改进方案,最后究竟会不会赚钱。
■ 追求能源效率:企业不分大小
在德国 Siemens,环境部门已经大到足以撑起其他部门的事业衰退。这家企业集团一年靠环境商机赚进 230 亿欧元,卖出的产品包括燃气轮机等。今年该部门更成长 11%,预估还能以相同的速度继续扩张。
对资源俭朴是德国经济的特色,从最大的企业集团到不知名小公司都是如此,它们着力于生产最精准控制、调节、测量下的各种产品。
某位德意志银行分析师表示:「德国工具机产业很早就看出,能源效率是巨大的潮流趋势」,他认为,重视能源效率的产业在「石油年代末尾」被寄予厚望。能提升能源效率,无疑可避开浪费化石能源的问题。
以建筑业来说,该产业产生的碳排放占总体的 1/3强,但安装了最新的供暖科技和隔热材料后,能源消耗可减至原本的一半。
电力供应商又是另一个例子:若把全球所有电厂都加装最新科技,可省下相当于德国全国 4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有时,尽管节省的仅是零头,最后都能产生相当重大的效果。慕尼黑一家前瞻性的高科技感应工程企业Enocean 就靠技术省小电、最后却可收获大量电力,该公司创立 8 年,不靠政府补贴,自力取得相当于 2200 万欧元的私人风险创投。
该公司创立者 Markus Brehler 表示:「政治人物历来不太懂得提升能源效率,至少政府花了大量金钱在投资可再生能源,巨额款项用在何处?到底是投资或者是浪费?」
■ 国民买帐、官方付钱、别人获益
无论如何,德国国民对绿色经济奇迹抱以期待,2000 年到 2008 年间,用电户至少花了 60 亿欧元在太阳光电组件设置,但这样还不是全部的成本,德国政府未来 20 年还要再花 290 亿欧元提升太阳能,延续德国的太阳能补贴计画。
然而相对于成本,收益还相对有限。太阳能产生的电力仅能应付德国 0.6% 的需求,根据经济智库研究者Christoph Schmidt 表示,补贴并未对气候有利、也没有增加就业。他指出,德国的可再生能源行动仅仅人为刺激了太阳能的需求,「这项法案或许原本出于好意,但这以经济的立场来说,非常没有效率。」
由德国中央偏左政府联盟在 2000 年颁布的这道法案,允许太阳能营运者以最高固定电价出售电力,价格担保 20 年,由政府补贴,目的是普及一般家用户能接受太阳能板装设在他们的屋顶上。
不过即便如此,投资也有可能是值得的。因为比政府补贴更重要的事情,是太阳能板的平均成本的确下降,中国制造商如天威英利或无锡尚德,现在以最低至 2/3 的价格销售太阳能电力系统,这让德国太阳能板制造商难以招架,如 Solarworld 利润率已经暴跌,某些企业甚至亏损而裁员。
德国太阳能光电产业现在面临丧失全球市场主导地位的危机,甚至技术领先的地位也在流失。中国企业垂涎德国补贴政策,进一步成为受益者—这正是德国产业政策的结果。
■ 绿能的地缘政治学
但尽管如此,德国新上任的政府仍决定持续补贴计画,大步踩向「可再生年代」的道路,显然官方希望竭尽所得、以所有可能方式捍卫「德国在气候保护的领先角色」,因为现在其他国家都看到绿能市场的物来,而竞相争取产业升级,不计一切代价。
甚至可说,一场国际赛事于焉展开:最无所不包的支援绿色能源竞赛。现在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在提出经济刺激方案时,没有顺道包含「绿色元素」。美国计画投资超过 1000 亿美元在环境保护,总统欧巴马希望花 110 亿美元在实现美国的能源运输现代化。而比美国更严肃在砸钱的,要属中国新势力。
■ 中国野心勃勃
英国环境经济学家 Lord Nicholas Stern 十分赞许,他说:「中国已经承认了这个问题,中国正追求特殊的解决之道,他们不浪费时间发展已经落后西方的技术,中国官方集中火力在拓展新的高科技产业,目的是成为相关领域的世界龙头。」
今天,中国比迪亚公司要直接迈向电动车的阶段。尽管比迪亚在山西的汽车展示模型不多,但他们却很自豪于公司生产的电池型号、种类。电池是比迪亚的原创业务,现在占有全球手机电池市场的 1/3 左右,而现在要利用这些电池生产的专业知识转入汽车产业:一年前产品 F3DM 公布,发表会上,比迪亚矢言要在今年内售出 1 万辆新型的 F3DM。
不过,之后比迪亚的态度转趋保守,因为真正订单只有 100 辆车,主要营收来源还是传统的车款。由于中国仍缺少必备基础设施,民众即使购买电动车,也缺乏充电设备,当然,产品本身的稳定性也还有问题。
比迪亚总裁王传福个人身价 58 亿美元,是中国知名富豪,他期待能从北京获得更多援助,但中国政府仍在迟疑。目前官方提供「新能源」交通工具的补贴,每辆最多约 4900 欧元,而一旦政府提高补贴,势必非预期的支援到外国竞争者,如 Toyota。显然这样无法确立市场长期的领导地位。
■ 效益?诱因?多方因素角力战
绿色产业政策的关键,无论在亚洲或欧洲都一样:通常昂贵、巨额的再生能源计画,未必有效率地防止温室气体排放。其中最贵的,还是太阳能光电—平均每减低二氧化碳一吨,就要花费超过 600 欧元,风电仅需100 欧元,甚至提高煤电厂的能源使用效率都比太阳能便宜(根据一份麦肯锡顾问公司的报告,这仅需 20 欧元)。
换句话说,现在花下去的每一分钱,若用别种方式,可以降低更多的碳排放。
另一种较廉价的方法,是人们改建房屋,增添隔热材料。根据一份德国能源经济和理性使用的报告,这种方法每降低二氧化碳一吨,可节约 150 欧元。不过政治人物很难采用这种计画。
经济学家抨击,最昂贵又无效的政策就是政府补贴再生能源产业,尤其是太阳能产业节省的碳排放会降低碳污染权的售价,也就是减少了传统化石、火力电厂的业者转而投资洁净煤科技的诱因,因为这些电厂购买碳污染权的成本较低,优于投资新科技。
考量到这些缺陷,经济学家呼吁德国进行彻底的政策修正:官方不要再对较无竞争力的科技投资数十亿元,而是对二氧化碳排放订出统一价,透过课征碳税或拍卖碳污染权的方式,可协助所有企业和家庭寻找最好的方式自行降低温室气体,这样自然会找出最有效的解决之道。
不过,政治人物仍然还在原处处理现有的法案细节,包括怎么样的补贴政策对所有业者都公平云云。
最终,气候变迁对德国企业家有很多不同的意义:这提供产业界(特别是工具机和工厂工程产业)机会进行成功的产品创新,并输出海外,经济因此重获活力;但另一方面,再生资源的补贴会增添风险,毕竟这是个耗资何其巨大的「实验」。
■ 究竟什么最有利?
再度回到一开始的企业家 Felix Hess,他正试着快点降低对政府补贴的依赖,他有不少目标:现在俄罗斯的天然气成本每千瓦小时不到 0.3 欧元,但他的农场沼气唯有在 0.85 欧元或更高的价格下,才能真正获利。
他说:「此时自然不可避免的考虑利润问题」,他的事业可为这个相对弱势的小镇带来 60 个就业机会,另外又可降低对俄罗斯供应天然气的仰赖,「我当然宁可选择帮助农民。」
出于这个理由,讨论气候政策,政府没办法避免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什么对我们最划算?
(林佳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