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组件企业纷纷给出2010 年的量价指引,明显好于市场预期。
国内多晶硅现货价继续下跌,11 月价格环比降5 美元至55 美元,12 月未看到企稳迹象。
韩国 OCI 宣布恢复1 万吨多晶硅料的投资计划,2011 年达到合计2.7 万吨产能。
评论:
逐步放松的项目融资和廉价的组件价格刺激下游组件需求。目前中国主流组件企业产能利用率均超过100%,各公司管理层纷纷给出2010 年乐观的预期。英利认为明年1 季度售价将止跌,尚德甚至认为可能会有反弹,晶澳认为明年交货量在750~800MW,同比增长67%。我们认为,在改善的融资环境和10%以上内部回报率的背景下,2010 年全球光伏新增容量在9GW 附近,同比增长50%,重新进入快速增长轨道。主要增量来自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和中国。在明年销量大增的同时,组件售价可望企稳而硅料成本仍处下降通道,因此组件环节的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
上游多晶硅环节产能过剩严重,仍未看到转暖迹象。产能过剩是下游需求转暖未能传导至上游的主要原因。我们估计明年全球光伏多晶硅需求量在6 万吨,而供给量在10 万吨(已扣除半导体行业用量),其中4 万吨来自中国。因此我们认为多晶硅现货价还将继续下跌,我们目前假设2010~11 年均价分别为55 和50 美元/公斤,该假设有下调空间。摆在中国多晶硅企业面前的迫切任务是降成本,途径有二:一是在现有还原西门子法基础上降成本,例如采用更先进的氢化方法循环利用四氯化硅/二氯二氢硅、自产三氯氢硅、申请直供电降低电费等等,但该类方法难以将成本降至30 美元之下;二是采用更先进的还原方法,例如硅烷法可以产生很少副产品,成本可望降低至25美元甚至更低。
风险提示:
德国可能于2010 年年中下调光伏上网电价,但我们相信德国政府会给行业保留一个合理的回报率水平,不致对行业造成致命的损害,德国光伏市场至少可保持每年2.5GW。德国政府的政策明显优于08 年西班牙的案例,西班牙在巨额财政赤字压力下采用了配额制这个非市场化手段来限制行业发展,德国补贴来自消费者,压力较小,下调电价的做法仍是市场化手段,若回报率合理,行业的发展不会受到粗暴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