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信息 研究咨询 服务应用 展会会议 视频图片 期刊专栏 新媒体
关闭
关闭

多晶硅产能真的过剩吗?

发表于:2009-10-21 10:35:57     作者:索比太阳能 来源:Solarbe.com

  自8月26日国务院对多晶硅行业存在产能严重过剩点名警告后,曾经是新能源投资宠儿的多晶硅行业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在近日的采访中CCIN记者发现,对多晶硅产能现在到底是不是过剩了,一些业内人士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释。

  “数据过剩”在推波助澜

  在评价多晶硅行业的产能情况时,流传的一组数据对这个行业的过剩判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前,有媒体报道说,到2009年6月底,我国已有19家企业的多晶硅项目投产,产能规模达到3万吨/年,另有10多家企业在建、扩建多晶硅项目。到2010年,总规划产能预计将超过10万吨。而2008年我国多晶硅的总需求量才1.7万吨。这些产能若全部兑现,将超过全球需求量的2倍以上。这一组数据所引发的惊恐在业内蔓延开来。

  长期研究多晶硅产业发展状况的美国ATCA投资基金中国区投资总代表白小俊在接受CCIN记者采访时对这组数据提出质疑。他表示,这些统计数据本身就充满了矛盾,逻辑关系不清楚,仅凭这些数据还不能判断多晶硅产能确实过剩了。

  白小俊举了两个例子。有关媒体报道称,目前,通威股份有10000吨/年的多晶硅产能,江苏阳光有4500吨/年的多晶硅产能。而实际上通威股份到目前为止只建设了一期1000吨/年的生产线,目前产量只有约700吨。江苏阳光在一份公告中声称其多晶硅生产线根本没有量产,甚至连试产都还没有进行。该公司一期多晶硅生产线为年产1500吨,二期3000吨/年项目根本没有建设。

  对“我国多晶硅产能将超过全球需求量的2倍以上”的说法白小俊也提出了质疑。他表示,目前无论是国家职能部门还是从事新能源研究的专业机构,或者是大型多晶硅企业,都不能给出全球多晶硅需求总量的准确数据。因为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具有足够权威和信用的国际机构在研究和发布类似的数据,国内的相关机构也根本没有条件和能力搞清楚全球多晶硅的真实需求数据。

  白小俊表示,要科学分析多晶硅产能问题,首先要搞清楚规划产能、设计产能和现实产能这3个不同的概念。规划产能不是现实的产能,只是企业在将来准备做的事情。多晶硅生产投资大,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门槛高,不是想建就可以建的,也不是说建就可以立刻建成的。设计产能就是生产线按多大规模设计建设的,但是设计产能不等同于现实产能。就像一辆车,设计时速220千米,但是一般跑不到那么快。因为技术、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原因,现实产能一般要低于设计产能。现实产能是能够实现的并已经达产的能力数据,这才是真实的数据。

  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魏启东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告诉CCIN记者,江苏有很多小企业有多晶硅产能,但是大部分并没有真正投产,真正的产能只有几百吨。还有的企业仅仅是规划或者是宣传,项目并未动工。对于许多江苏企业在西部省份投资建设多晶硅厂的说法,魏启东表示,到目前为止,仅有江苏大全集团在重庆万州多晶硅项目有产品下线,其他很多项目都还没有启动。2009年上半年江苏省多晶硅产量为2500吨,而实际需求量为7400吨,2/3需要依靠从外省购进或从国外进口。进入下半年后,江苏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基本都是满负荷生产。

  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谢晓南认为,当前的产能过剩现象是由于金融危机冲击了下游需求的影响所致。因此,“产能过剩”的说法本身也有泡沫。

  亚洲硅业(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体虎认为,目前国内多晶硅企业宣称的产能连1/5都没实现。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伟明也表示,应该说多晶硅原料不算过剩,是否过剩要看今后太阳能发电的增量情况。

   无序比过剩更可怕

  2005年之前,多晶硅的市场价格仅仅在30美元/千克左右。自2006年以来,多晶硅的市场价格直线飙升,到2008年其最高价格接近500美元/千克。仅仅3年时间,多晶硅市场价格涨幅最高达15倍。对于拥有先进技术的厂商来说,生产多晶硅的成本在30美元/千克左右,利润率大大超过1000%,这是十足的暴利。正是在暴利的诱惑下,中国的多晶硅产业从2006年开始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而此轮繁荣的推手却是政府。

  白小俊告诉CCIN记者,以前国内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基本都是民营企业,而这次大规模投资多晶硅的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也就是政府在投资。而之所以众多地方政府对多晶硅项目如此感兴趣,并且上马速度如此之快,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多晶硅项目实行备案制度,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一个像多晶硅这样投资如此之大,而审批却如此简单的项目了。多晶硅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只要符合条件,基本都能够批准。况且,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地政府正在为保地方经济增长绞尽脑汁。正好,投资多晶硅对地方GDP的拉动作用巨大。

  以一个3000吨/年的多晶硅生产线为例,如果按60万元/吨的价格计算,这一条生产线每年就有18亿元的产值。这可以顶上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其他类型的中小项目的产值总和。所以各地方政府就不遗余力地大力支持,从而导致这个行业的无序发展。

  2007年2月中国第一条千吨级多晶硅生产线在四川新光硅业科技责任有限公司投产,这使四川省成为我国多晶硅发展最早也最成熟的地区之一,这也使得许多地方政府纷纷到四川考察多晶硅项目。但被考察过的企业都有一种感叹,许多过来考察的地方官员连多晶硅是什么东西都不大清楚,就坚持一条:我们也要做多晶硅。其盲目程度可见一斑。

  因此,白小俊表示,当前国内多晶硅行业的主要问题还不是产能过剩,而是发展无序。对于如何使多晶硅行业摆脱混乱无序的现状,白小俊建议,对国有资金进入多晶硅领域应该严加控制,不仅要严格把关环保、技术等准入条件,更重要的是要控制好进入总量的阀门。对于这样一个高竞争、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国有资金不宜大举进入,而对民企则主要应把好环保关等准入条件,对于是否上项目、产能规模等涉及总量的问题不加控制。让他们去竞争,通过竞争优胜劣汰,促进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简单说,就是控国有、放民营;保先进、压落后。

   启动下游化解过剩之忧

  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前不久在“2009中国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有这样一个表述:“从宏观角度上讲,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是不会过剩的,但从实际节奏上讲,要注意每一步节奏的合拍。就像一个人走路一样,当你左脚迈出去,右脚还没有跟上来时,不能说左脚迈得太远,关键是要把右脚推上去。”

  白小俊觉得这个比喻非常符合当前多晶硅行业发展的实际。在光伏产业链上的“两只脚”就是多晶硅和太阳能。包括众多远期发展规划,多晶硅发展这只“左脚”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而我国太阳能的应用这只“右脚”还几乎没有移动。因此现在以及未来几年我们要做的是把太阳能应用这只“右脚”尽快迈出去。下游的太阳能启动了,上游的多晶硅也就没有过剩之忧了。

  白小俊强调,一定要从能源革命的高度看待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这次新能源的发展将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太阳能多晶硅是新兴产业,在经过前几年起步阶段的快速发展后正好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危机期间,大量投机资金撤出,投资商处于暂时观望状态,国际需求一下子猛降下来。这个时期的需求是非正常的,不能作为判断产能过剩的依据。多晶硅的需求总量是刚性上升的。

  谢晓南认为,据了解,尚在酝酿中的国家新能源产业规划对2020年光伏装机容量提出的目标是200吉瓦,对应需要消化的硅材料是每年20万吨,而目前国内企业产能远远未达到这个量。

  太阳能作为清洁的新能源将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因此光伏产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这是业内基本一致的观点。白小俊表示,假设我国当前使用的传统化石能源如果全部被太阳能替代的话,粗略估算,每年需要500万吨多晶硅才能满足新能源太阳能建设需求(按当前石油需求总量进行热能换算)。因此,多晶硅的发展还有遥远的道路要走。如果把新能源革命比喻为长征,现在连第一步都还没有迈出去。在这种状况下,简单地说多晶硅产能过剩是不合适的。

  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秘书长梅胜放也表示,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之一,光伏产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大家一致赞同的。但我国目前的应用市场还很小,相对传统的能源,太阳能发电还不具市场竞争力。魏启东认为,多晶硅行业的发展关键在应用市场的开发。目前下游产品的市场主要还是在国外,而我国发展太阳能产业基本还没有起步。因此现在谈论产能过剩问题其实意义不大。
 
 

特别声明: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GF-solarbe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

    新闻排行榜

    本周

    本月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3 索比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