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球第二大太阳能发电厂在德国东部勃兰登堡州正式并网发电。同时,德国第一座太阳热能电站也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建成。伴随着联合国气候大会今年12月即将在丹麦哥本哈根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节能环保型新能源产业,正在欧洲如火如荼地遍地开花。
这座太阳能发电厂位于德国东部一个废弃的军事训练场,占地大约相当于210个足球场大小,耗资1.6亿欧元,安装有70万片太阳能电池板,装机容量达5.3万千瓦,能够满足1.5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20年使用期限结束后,电池板等设施将被拆除,全部回收。勃兰登堡州州长称,“利用闲置的军事基地,并清理污染,不占用当地的土地资源,最后又可以回收再利用,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环境上,都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与此同时,在科隆附近,一个耗资3300万欧元的太阳热能电站示范项目也正式落成发电。尽管只有1500千瓦,仅能满足2000户家庭的供电需求,但却开创了热能利用的新领域。
德国政府今年2月宣布了新能源建设的路线图,计划在未来10年,将新能源电站的发电能力提高到德国发电总量的20%。7月,包括德意志银行、西门子等在内的德国12家大公司提出一项更为庞大的太阳能投资计划,计划用10年时间投入5600亿美元,在非洲北部及中东地区的沙漠地带建立一个太阳能发电产业带,并通过地中海海底的超级输电线将庞大的清洁电能输送到中欧地区。预计到2050年,北非太阳能电站产业带提供的电能将占欧洲电力需求的15%。
但是,新能源经济的大规模商用依然存在许多瓶颈。与传统的火电站平均7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相比,德国5.3万千瓦的太阳能电厂显得微不足道,1500千瓦的热能电站更是只有示范效应,缺乏商用价值。在太阳能电池板的热电转换效能科技研发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前,太阳能发电产业只能靠大规模占地来获得商用。但环保人士批评称,这对当地的野生环境和自然生态造成了一定破坏,特别是大面积的反光板形成的光污染带,对部分鸟类的生存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