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oogle上搜索“彭小峰”的名字,能够出现七万多条关于他的新闻,从福布斯2007中国富豪榜位列第六,到“库存门”事件,彭小峰的名气和身价随着他创办的赛维
LDK、以及不断升温的光伏产业扶摇直上。
借6月份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之机,笔者采访了赛维LDK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彭小峰。
笔者:面对中国目前多晶硅生产狂潮,天合光能今年4月份宣布中止10亿美元的多晶硅项目,您是如何看待全球多晶硅市场的未来? 彭小峰:多晶硅行业目前利润率很高,很多人涌入这个行业非常正常,但我们也看到一些企业在资金、技术和市场都没有着落的情况下,就盲目地挤入这个行业,确实令人担心。尽管这个市场确实需要大量的、经济型的多晶硅,但关键一点要落实生产技术、资金来源和销售市场;其次是成本,我们看到很多国内生产规模在300吨、1000吨、3000吨的生产厂,而对于太阳能市场来讲,起码要上10000吨才是一个最基本的经济规模,只有达到这样的经济规模,才能将多晶硅的制造成本控制在15~25美元之间(利用改良西门子法),如果用硅烷法成本可以降到15~20美元。如果具备上述条件,我认为投资多晶硅产业是比较好的选择。
对于很多想跨入多晶硅行业的人来讲,两年前是一个很好的机遇,现在已经太晚了。当大家都看好一个行业蜂拥而上的时候,往往是应该选择离开这个行业的时候,而此时做投资决定是最不明智的。
笔者:您如何看待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场?是否会对传统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市场有所冲击? 彭小峰:大家在这个问题上有个误区,薄膜和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在广义上似乎存在竞争,但实际并非如此。就像水和苹果汁,尽管都是饮料,但却拥有不同的市场。薄膜和晶体硅的市场有不同的侧重,而且越来越多的电池组件生产商会同时拥有几种技术,既生产薄膜电池也生产晶体硅电池,如尚德、夏普等。在未来十年,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仍将占主导地位,约70~80%的市场份额,而薄膜电池的市场份额将逐步增大,从现在不到5%扩大到20%以上。
笔者:SONY公司最近宣布成功开发出一种不使用硅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生产成本仅为含硅材料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您是否认为这一研发成果会对多晶硅产业乃至光伏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彭小峰:光伏产业新的研发成果几乎每星期都有发布,对于新的研发成果要从两方面去看。首先,一个新技术从研发成功到产业化需要很长的过程,现在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自1953年贝尔实验室研发成功到现在商业化经历了半个世纪。第二,从材料上来讲,硅是地球上储量最多的元素,最容易获取,同时对环境无污染。
笔者:人们常说“多晶硅产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您是否同意这个说法? 彭小峰:如果你去看看国外的大厂,如德国的瓦克,他们都建在风景区里,环境优美,根本看不出那里有一座多晶硅生产厂,更看不到污染和高耗能。实际上,多晶硅生产本身并不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只是国内大部分生产厂还没有掌握先进的制造技术,甚至连最基本的环保问题都没解决,因此给人们造成这种印象。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现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能源回收期大约在一年,即太阳能电池发电一年收回制造中耗费的电力,按照太阳能电池的正常寿命30年计算,就是30倍的效率,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生意。
笔者:赛维LDK近期和远期规划和策略如何? 彭小峰:LDK的目标是要成为世界上最经济的、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硅片供应商,我们要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导者,不仅在销量上,更要在市场份额上占绝对优势。今年5月公司宣布调整产能拓展计划,2008年规划产能由800MW增加至1100MW,2009年由1600MW增加至2000MW。今年底,赛维LDK有望成为产能世界第一的太阳能多晶硅片供应商。
我们的市场策略是不依赖于某一个客户,我们的客户集中在世界前20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商,我们与他们建立长远的关系。我们每个客户的采购量占我们总销售量的份额都仅在4~5%,只有最大的客户Q-Cells占到我们总销量的将近10%。
2007年8月,公司投资120亿启动了年产1.5万吨太阳能级多晶硅料项目,目前项目正在如期进行,计划2008年底产能达到7000吨,2009年底达到1.5万吨。
最近我们刚刚宣布200兆瓦的高效单晶硅片项目,我们正在与客户配合制作N型单晶硅片。作为LDK一个产品分支,计划2008年10月份开始量产,到年底可以达到200兆瓦的产能,目前已有客户在谈订单。
笔者:据LDK的财报显示,2007年第三、四季度的毛利率在30%,预计2008年的毛利率也将在26%~31%之间,而在此之前LDK的毛利率高达40%以上,毛利率下降是否完全因为硅料涨价所造成的? 彭小峰:LDK的市场策略在变化,并非是毛利率下降。公司初创的前几年一定是重视利润,要将资金快速收回用于扩产才能最终上市,而现在公司更看重的是市场份额。我们主动将毛利率降下来就是为了提高市场份额,这与公司目前要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硅片供应商的目标相吻合,是与我们的战略目标分不开的。
笔者:LDK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彭小峰:LDK是一家高速增长的公司,尽管在市值、营业额等方面都排在前面,但我们在行业里毕竟是一个年轻的公司,还不到三年已发展到上万人,已是行业里人数最多的公司之一,要将这么多的员工培养成为合格的LDK人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员工的培训、员工的管理、员工的经营要与公司的高速发展相匹配。我们是一家国际化的公司,员工来自几十个国家,他们各自的文化背景如何融入到LDK,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半导体制造》:LDK的研发实验室据说耗资两个多亿人民币,目前研发的方向如何?
彭小峰:将制造成本降下来是对光伏产业最大的贡献,我们研发团队的工作重点就是如何降低制造成本。硅片的厚度从刚开始的330μm降到现在的180μm,而且160μm的硅片也已经开始试线,将来可能还会更薄;制程工艺、成品率一直在提高,从原来的9克/瓦降到现在的6~7克/瓦;铸锭的重量也从27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450公斤;不到两年的时间,取得这样的进步是相当大的。我们要作世界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硅片供应商,研发一定要走在前面。我们的研发团队还在扩展,全球哪里半导体产业发展得好我们就会在哪里做研发,我们将尽可能地利用全球的资源。
彭小峰的成功除了靠他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经营理念,更靠他善于利用全球资源,从技术到人才,从资金到市场,无不体现了他有效利用全球资源的收效。最近有报道说,彭小峰旗下的赛维BEST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5亿美元在南昌建薄膜太阳能生产基地,生产1000兆瓦二代高效双节薄膜电池,薄膜太阳能市场会不会成为这位“多晶硅行业传奇人物”的下一个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