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信息 研究咨询 服务应用 展会会议 视频图片 期刊专栏 新媒体
关闭
关闭

摆脱原料困扰 天合光能笃定光伏长跑

发表于:2008-04-28 09:29:08     作者:索比太阳能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尚德的成功显然起到了巨大的示范效应。

紧随其后,江阴浚鑫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赛维、江苏林洋等一批光伏企业迅速崛起,并先后到海外上市。

随着一大批光伏企业在江浙一带开花结果,光伏在当地成行成市,迅速成为当地一个新兴的支柱产业。这个产业兴起的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对当地产业结构变革的拉动之大,前所未有。

以江浙一带的光伏企业为核心,中国的光伏产业正式形成,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

随着众多光伏企业的财富效应日益显现,大量国内外重量级的资本被吸引过来,中国的光伏产业成为了世界资本关注的焦点之一。

从1998到2008,10年的时间能做多少事情?

你能给出的答案,恐怕不只一件。

但对于高纪凡而言,总结他所领导的天合光能在这10年间所做的,却只是在一场特殊的长跑比赛中“跑出了几步而已”。

毕竟,这项光伏领域的长跑,也才开始不久。

光伏十年

十年虽然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却足以让中国的光伏产业成为了“中国制造”的又一个典型代表。

1999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仅为2.5兆瓦,与日本、美国和欧洲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已经达到1088兆瓦,超过日本的920兆瓦和欧洲的1062.8兆瓦,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分会主任赵玉文说。

在这十年间,中国涌现出太多的光伏企业,但有三家不可不提:天合光能、无锡尚德和江西塞维LDK。

1998年,高纪凡和几位研究人员组成团队一同创立了常州天合光能。随后,天合入选了规模达8000万元的西藏“光明工程”,“18勇士进西藏”成功安装了39台太阳能发电机组。

“我们应该算是光伏产业的先行者,是国内最早做光伏的一批。”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说。

但国内弱小的光伏市场显然无法支撑天合光能的进一步发展。2000年时,中国的光伏产能仅为3兆瓦,而同期的日本已经达到了128.6兆瓦。

 和国内一些同行一样,天合光能真正实现跳跃式发展是从德国开始。

 1999年,德国政府开始实施“十万屋顶计划”,并从2000年开始,给予太阳能发电每千瓦时约0.5欧元的补贴。

2001年时,天合光能进入了德国市场,其产能规模也逐渐扩大,到2005年时已达到25兆瓦。

但就在2005年,以生产光伏电池组件为主业的无锡尚德开始“抢跑”,并一跃成为中国光伏产业的领军企业。2005年年底,无锡尚德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中国光伏第一股”的概念让其受到了世界瞩目。

融资近4亿美元的无锡尚德之后的发展可谓迅速。通过收购日本MSK,无锡尚德还成功切入了日本市常

2007年底,无锡尚德财务总监张博逊对外表示,该公司2007年的产能达到480兆瓦,产量达到325兆瓦。这一数据让尚德在世界光伏行业排名跃升至第二位。

在无锡尚德之后,江西塞维LDK则以上游多晶硅资源为立业之本。依靠“拥硅为王”的概念,以硅片切割起家的LDK成为了中国光伏行业的一大黑马。

2007年6月,LDK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从上市之初,LDK宣布的1.5万吨多晶硅建设计划就备受瞩目。其中,计划于2008年底投产的一期项目规模为6000吨,这让饱受硅料短缺之苦的下游电池厂商心动不已。

相形之下,天合光能虽然也在2006年12月登陆了美国纽交所,但却没有像无锡尚德和LDK那样被聚光灯包围。

对此,高纪凡态度冷静。

“现在光伏产业是一个长跑,说谁第一还为时尚早。去年的(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蓝天排行榜,我们也排到了第二位。”高纪凡说。

在该榜单上,排名第一的依然是无锡尚德,而保定天威英利、南京中电和LDK却排在了天合光能之后。

突破硅料瓶颈

入选蓝天排行榜后,天合光能将其成功归功于常州天合的垂直一体化发展战略,而这一战略此前已在REC等世界光伏巨头身上得到成功检验。

光伏产业链是一条从上到下的垂直链条:硅料-硅棒-硅片-电池-组件—系统安装。而天合光能在2004年实行垂直一体化发展战略后,其产业链布局涉及了硅料外的全部产业链环节。

垂直一体化的战略在于企业降低成本的要求,而在光伏行业,更低的成本就是竞争优势所在。通过实施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天合光能利用协同优化的工艺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也将整体提高产品质量和公司盈利能力。

但天合光能的垂直一体化战略却并不意味着渗透到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对于目前利润最高的上游硅料,天合光能却理智的选择了放弃。

“目前掌控原材料的上游企业利润较高,越到下游利润越低,但不是永远不变的。”高纪凡说。

事实上,面对中下游光伏厂商最为头痛的多晶硅短缺瓶颈,天合光能不是没有过建厂的冲动。

2007年12月5日,天合光能对外宣布与连云港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该公司将在2012年底前总共投资约10亿美元建设1万吨多晶硅生产基地,而连云港政府将在土地和电力供应方面提供支持。

但这一计划却在2008年4月夭折。

4月14日,天合光能对外宣布,取消这一多晶硅建厂计划。

虽然表示未来依然会考虑策略性的投资选择,但天合光能认为,最近硅供应环境已经出现了有利的变化,该公司将继续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以满足其战略所需要的多晶硅原料。

什么是“有利的变化”?两方面的变化可以解释天合的选择:一是指国际多晶硅产量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二是天合光能与国内外厂商所签订的多个多晶硅供应长单。

赵玉文认为,多晶硅近两年的发展呈现井喷态势,多晶硅尖锐的供需矛盾有望在2009年开始得到缓解,2012年多晶硅的供应将不再紧张。

据介绍,2005年,我国多晶硅的产量为80吨,2006年为290吨,2007年已经达到创纪录的1130吨。

“由于技术的原因,晶体硅上游筹建的时间比较长,造成了上游扩建速度跟不上下游的扩建速度。所以2005年开始出现了短缺迹象,近两年越来越甚。”高纪凡说。“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哪里短缺哪里就有足够的利润,因此有很多人会投资。”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中国有近50家公司正在建设、扩建和筹建以西门子改良法为技术路线的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超过10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计划在2007-2011年期间建成投产。其中,一期规模超过4万吨,投资超过400亿,基本都在2006-2010年期间开始建设。

“近两年,洛阳中硅、四川新光、无锡中彩等已经开始投产。”赵玉文说。“2010年时,预计世界多晶硅产量将在目前5万吨的基础上增加到12万吨。”

于此同时,由于技术进步,生产光伏电池的硅料消耗量却呈现下降的趋势。

“目前1兆瓦电池需要10吨硅料,但2010年后这一数字会降到7吨。”赵玉文说。

此外,提前锁定了多家多晶硅供应商也使得天合光能心中无忧。

4月22日,天合光能签订了最新的一单供货协议。根据这项协议,意大利SILFAB公司将从2010年第一季度为天合光能供货,未来6年将提供足以产生约225兆瓦光伏组件所需的多晶硅。

而截至目前,天合光能已锁定了2008年所需多晶硅原料的95%。

4月2日,天合光能刚和GCL公司签订完另外一份供货协议,后者将从本月开始在未来8年为前者提供约2600兆瓦的硅料。

从2007年到现在,和天合光能签订供货长单的还包括德国瓦克、DC化学、俄罗斯NITOL和四川永祥多晶硅公司。

“我们这种垂直一体化的模式更容易签到硅料的定单。因为国际上有秩序,多晶硅原则上是要供给有产业战略的企业,因此我们和多晶硅厂商结成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高纪凡说。

此时,硅料短缺依然是无锡尚德的一块心玻张博逊在去年年底表示,上游材料的供应不足有可能成为公司发展的阻碍。

高成本的挑战

但即使解决了硅料问题,天合光能依旧面临两大挑战,其中一个就是市场份额正在不断上升的薄膜电池。

“非晶硅电池在30年前就出现了。由于硅材料的短缺,非晶硅又成了一个热点,有上百家做非晶硅的企业。”高纪凡说。

赵玉文指出,伴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薄膜电池技术的日益成熟,近两年薄膜电池发展迅速。

在2007年世界光伏电池的总装机容量中,薄膜电池为350兆瓦,从5.97%增长到8.75%,而我国的薄膜电池装机容量由2005年的8兆瓦上升到目前的28.3兆瓦。

高纪凡透露,他们也密切关注非晶硅电池,尤其是非晶硅的一些新的技术,例如微晶硅。“但我们有一点比较清醒,2010年,晶体硅一定是光伏产业的主流。”

高的这一看法与赵玉文相似。

“薄膜电池的增长除了技术成熟的原因外,也与硅材料短缺关系很大。虽然薄膜电池的产量绝对量依然会增加,但考虑到硅料缓和的影响,预计其市场份额在2008年后却会降低。”赵玉文说。

高纪凡表示,原因主要是由于硅料价格未来五年会有比较大的下降,晶体硅电池的成本下降速度要比非晶硅电池快,且前者比后者的转换效率高。

天合的另一大挑战则来自于依旧过高的光伏上网电价。

据赵玉文介绍,浙江义乌最近的1.3兆瓦并网发电工程招标电价为41元多,与国际价格基本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2007年中国光伏电池的年安装量为20兆瓦,与当年中国光伏电池1088兆瓦的年产量极不匹配。

对此,高纪凡认为,中国光伏产业未来大发展的关键在于降低成本。凡是有利于降低成本的事情,不管是规模扩张,还是技术进步都要尽快实现,才能尽早让某些地区的太阳能电力先达到平价电力。

根据高的预计,2012年,光伏组件的价格将降到2到2.5美元,系统的价格会达到3到4美元/瓦,届时日本、意大利等国的电价会达到0.2到0.3美元/度,已经达到平价电力。

高指出,“这是光伏产业的一个目标,也是天合的目标,而实施垂直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也是想率先达到平价电力所要求的水平。

赵玉文认为,随着光伏系统安装量的扩大,产业规模每增加一倍,光伏组件的价格将下降20%。

他的预测也更为乐观:预计到2010年,光伏发电成本将下降至0.14美元,2015年更会达到0.06美元。到2020年时,光伏发电的成本将可以与常规火电成本持平,不再需要《可再生能源法》的帮助便可参与市场竞争。

天合光能只是世界光伏版图上的一个点,顶多,这个点稍大一些。

但天合光能绝不是孤立的一个点,在它的周围,有无锡尚德、CSI阿特斯、南京中电……

如果换个更宏观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的还包括常州,包括江苏。

而江苏,近年来已见证了一个国际光伏产业群的兴起,身处其中的尚德、天合等公司的发展已是江苏光伏产业的一部分。

尚德、天合们的发展需要什么?

高纪凡认为,天合的发展要抓住三样东西:一是资本的国际化,二是多晶硅原料,三是人才。前两者通过上市和签订供应长单解决了,但人才却只有通过建立有影响的光伏基地才能解决。

于是,天合光能与常州市政府共建的常州光伏产业园在4月22日开园。而扬州、徐州和无锡的光伏产业园也已各自就位。

按照江苏人的说法,“三州一锡”的江苏光伏产业集群已经初具雏形。

考虑到仅江苏一省去年的光伏产能就超过了1000兆瓦,在电池片和组件封装领域占据了约全国80%、全球25%的产能和销售,这个产业集群因集约化优势可能爆发出的潜力毋庸置疑,而其庞大的规模足以让河北等省份的光伏产业园相形见绌。

从建立之初,这些产业园区的发展目标就异常清晰,常州园区就是一个再典型不过的例子——逐渐发展成以天合光能为龙头,集产业上下游、设备、配件和辅料于一体的区域性产业集群。力争经过5年发展,到2012年达年销售额1000亿元,成为一个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整体光伏产业基地。

这一策略已经初步见效。目前,包括挪威玻璃、千松研磨、菲利华等5家企业已签约入园,并带来了约20亿元的总投资。

“不管是直接的优势,还是降低成本的优势,我相信都能体现出来。”高纪凡说。“现在只是刚刚开始。”

但光伏产业的长跑,也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GF-solarbe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

新闻排行榜

本周

本月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3 索比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