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不容乐观的节能减排形势,粤酝酿“强制装设”促太阳能产业发展
广东省建设厅近日发布的《广东省太阳能开发利用情况》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这篇指引性的报告提出,要尽快健全法规,提供财政支持,加快太阳能产业与建筑的一体化;对于符合条件的民居,有可能对其强制装设太阳能。
有专家认为,广东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日照条件较好,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资源丰富,采用强制与激励相结合的措施,将有力推进太阳能产业发展。
【动力】政府强势推广业界叫好
据悉,这是广东省首次提出“强制装设”太阳能概念。专家认为,这主要是针对目前广东省不容乐观的节能减排形势。截至2007年10月,全省太阳能普及率不到8%,在全国排名靠后,甚至远远落后于西藏、新疆等边远省份(西藏为30%)。“强制装设”政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强势政策。
对此,广东省太阳能热利用委员会主任、广东五星太阳能集团董事长胡广良向记者表示,从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来看,“强制装设”是大势所趋,作为太阳能产业界的代表,他对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这一决策表示拥护。
胡广良认为,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推广,政府推动是关键力量。这方面,深圳市已率先作出有益尝试,出台了国内首部含有强制性推广太阳能条文的地方法规,规定具备太阳能集热条件、新建12层以下住宅建筑,必须配置太阳能热水系统。烟台于今年初也出台了类似的政策,明确说明规划部门在《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中提出住宅项目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要求,确保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否则一律不得透过施工图审查。
胡广良称,太阳能产品在民用住宅的装设总是受到地产商和物业公司的阻挠,“强制装设”将去除推广过程中的装设瓶颈,太阳能普及事业将迎来发展的良机。
【阻力】装设成本高昂,地产商不愿配合
“强制装设”政策,地产商的配合无疑是关键。考虑到政策规定中留下的诸多空间,比如报告中称“符合条件”的民居,何谓符合条件?这无疑留下了解释的余地。而已出台的政策中,都只限定了12层以下的新建住宅,地产商为了规避政策规定的责任,大可将原本12层的规划,修改成13层、14层,这些行为在部分地区已经成为事实,政府对这一类打擦边球的行为,往往也无可奈何。
一位房地产开发商告诉记者,他们也是迫于无奈。集中装设太阳能,既要承?项目风险,又会增加装设时间,开发商根本没有动力。他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一家装设一个太阳能热水器,最多要花费3000元-5000元,但对于太阳能节能工程来说,设计费用、设备投入、运行系统等加起来,每平方米要增加成本200元-300元,一套100平方米的商品房就要增加两三万元。同一个地段的楼盘,预先装设太阳能系统的楼盘价格肯定要比没有装设的价格高,多数消费者肯定拒绝选择“贵的”。
可见,从实际推广情况看,太阳能利用普及依然障碍重重:一是配套政策不系统,对投资者、用户及相关产品的补贴政策不够。二是经济原因,太阳能产品价格偏高,但产品质量、装设和维修服务配套工作目前还跟不上,让人无法放心使用。
【出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打造中国特色模式
对“强制装设”的解决之道,业界早有共识。
胡广良认为,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单纯靠强制手段,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必须采取强制手段与奖励手段相结合,才是最有效的推广方式。欧洲最早推行“强制装设”的西班牙,政策推行之初就遭到地产商的激烈反对,以至于原定
与西班牙不同的是,德国采取了奖励性质的“税收返还”政策,以类似于出口退税的模式,将税收返还给太阳能供货商,这一政策配合以低息贷款为主的“十万屋顶”计划,使德国太阳能事业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日本则推出了“50%现金补助”政策,对于装设太阳能设备的民用项目,一律由政府提供50%的现金补助,这一政策不仅让日本的太阳能系统装设数量从500个上升到10万个,还为日本培育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太阳能制造商。
国情不同,具体采取的政策也会有区别,诸多不同的政策,其中一致的思路就是:政府扶持产业,产业回报社会,社会普及环保,环保惠及子孙,这或许才是解决太阳能推广问题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