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微系统所微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新能源技术中心刘正新团队在非晶硅/晶体硅异质结(SHJ)太阳电池的掺杂非晶硅(a-Si:H)薄膜中发现到反常Staebler-Wronski效应,并证明该反常 效应是利用光注入提升SHJ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物理本质。该成果于2022年5月13日以Light-induced activation of boron doping in hydrogenated
每一种太阳电池结构都有其自身能到达的效率极限,因此光伏技术迭代是历史的必然,就像我们经历的PERC电池已经替代铝背场(BSF)电池一样。p型PERC(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ell,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量产效率越来越逼近其理论极限值,虽有大厂号称今年底PERC量产效率可达24%。但是这对于迫切需要最大限度降低度电成本的光伏行业来说,仍显太慢。这给n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