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材料生产商之一协鑫科技将投资7亿元人民币(约合9800万美元),以向更有利可图的下一代技术过渡,因为该行业正在努力应对亏损和产能过剩。
根据协鑫钙钛矿(GCL Perovskite)董事长范斌的一份声明,这家香港上市公司的目标是在明年年中之前完成昆山一座500兆瓦(MW)工厂的第一阶段,该工厂用于将钙钛矿和晶体硅堆叠的电池结构生产太阳能组件。“(新兴的)钙钛矿技术的价值在于其具有提升其能量转换效率的巨大空间,”他说。“这就是为什么制造商愿意投资其开发的原因。“ 他补充说,使用钙钛矿-硅技术的未来生产成本可能低于晶体硅技术。
协鑫钙钛矿(GCL Perovskite)董事长范斌博士
这家位于江苏省苏州的单位将斥资5亿元购置设备,并斥资2亿元购置一座工厂,配备无尘洁净室,稍后将添加相同产能的第二条线。
范斌博士于2013年共同创立了该实体,以将该技术商业化。协鑫科技在2017年收购了该公司超过40%的股份,获得了公司控股权。
范斌博士说,协鑫集团已与包括中国华能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及香港和中国燃气(煤气)在内的潜在客户签署了新生产线产量的协议,还在与一些潜在的海外合作伙伴进行谈判。
他说,协鑫的钙钛矿硅产品已经通过了认证提供商TUV Rheinland的效率稳定性测试,其参数与晶体硅产品相同。他补充说,客户可能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对新技术产生信心。
太阳能产业链中的大多数参与者,如硅、多晶硅、硅片、电池和组件的制造商,都因产能严重过剩而遭受损失。
范斌博士说,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自2017年以来,传统的晶体技术仅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平均每年略微提高0.1个百分点,达到目前的27.3%。
他说:“这意味着新进入者只需在市场上购买生产设备,就可以生产出几乎与领先者一样好的产品,这通过积极的产能扩张来鼓励基于价格的竞争。
根据总部位于西安的硅片和组件制造商隆基绿能科技的数据,硅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理论上限为29.4%,而新的钙钛矿晶体硅技术为43%。
据报道,协鑫在2021年建成了一条100MW的试产线,钙钛矿硅组件的效率为26.3%,高于大多数商用晶体硅产品的22%至23%。
大和资本市场分析师Leo Lu表示,钙钛矿技术的早期采用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其稳定性差,因为其目前的平均寿命只有10,000小时左右。
“根据一些主流太阳能电池公司的说法,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在未来三年内是不可行的,” Leo Lu说。从长远来看,它仍然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技术,并补充说,它将帮助该行业消除产能过剩,因为整个供应链将不得不重建。
责任编辑: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