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由于其卓越的性能和成本效益的制造而站在光伏创新的最前沿。这项研究的重点是最小化1.80 eV钙钛矿亚电池内的能量损失。鉴于此,德国埃尔兰根-纽恩堡大学Christoph J. Brabec在期刊《Joule》发文,题为“Binary cations minimize energy loss in the wide-band-gap perovskite toward efficient all-perovskite tandem solar cells”,本论文证明了用二元溴化胍和4-氟苯基碘化铵对钙钛矿进行表面处理可协同降低缺陷密度并调节界面能级排列。钝化效应和表面偶极子的形成显著降低了非辐射复合和输运损失,使得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乘积显著增加,从而实现了19.0%的功率转换效率(PCE)。这些发现的可重复性被不同实验室的一致结果所证实。此外,与窄带隙钙钛矿的集成产生了全钙钛矿串联器件,PCE为27.2%。这种对间隔离子在表面处理中的关键作用,显著地推进了高效钙钛矿光伏发电的进程。
责任编辑: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