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技术 > 正文

AM:19.18%纪录效率!基于NiOx纳米粒子空穴传输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来源:知光谷发布时间:2023-12-06 15:16:55

氧化镍 (NiOx) 作为有机太阳能电池 (OSC) 中的一种有前景的空穴传输层 (HTL) 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传统 HTL、PEDOT:PSS 由于酸性和吸湿性而带来的稳定性挑战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然而,相对于供体聚合物,NiOx 的功函数 (WF) 较低,从而降低了 OSC 中的电荷注入效率。

北京化工大学李韦伟和Qiaomei Chen等人通过稀土掺杂来定制 NiOx 纳米粒子,以优化WF并探索离子半径对其电子性能的影响。离子半径较大的镧 (La3+) 和钇 (Y3+) 离子分别可有效掺杂1%和 3%,而离子半径较小的钪 (Sc3+) 则可实现5%的增强掺杂。较高的掺杂比例显著提高了NiOx的WF。5% Sc3+掺杂将纯NiOx的WF从4.77 eV提高到4.99 eV,同时保持高电导率。

因此,使用5% Sc掺杂的NiOx作为HTL将OSC的功率转换效率 (PCE) 提高到 17.13%,超过纯NiOx的15.64%。通过引入还原剂儿茶酚,效率进一步提高到 18.42%,优于基于PEDOT:PSS 的器件。此外,当用于三元共混体系(D18:N3:F-BTA3)时,PCE 达到19.18%高效率,在已报道的使用溶液加工无机纳米颗粒的OSC中表现最佳。


责任编辑:周末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31.5%!台湾省中央研究院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组件效率新突破

31.5%!台湾省中央研究院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组件效率新突破

近日,台湾省中央研究院携手台湾成功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明志科技大学顶尖学者组成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研发团队,以2年时间成功开发出光电转换效率最高达31.5%的下一代钙钛矿/晶硅两端叠层太阳能电池组件。

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
2025-01-22
刷新纪录!该大学课题组年初实现超过27%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认证

刷新纪录!该大学课题组年初实现超过27%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认证

2025年伊始,南开大学的科研项目就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在今年年初,组内实现了超过27%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认证。”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袁明鉴介绍说,“这是目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效率的最高值。”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2025-01-21
基于共吸附自组装单层的倒置钙钛矿光伏电池效率达到24.68%

基于共吸附自组装单层的倒置钙钛矿光伏电池效率达到24.68%

倒置钙钛矿电池呈现出 “p - i - n” 的器件结构,其空穴选择性接触的 p 层处于本征钙钛矿层 i 的底部,而电子传递层的 n 层则位于钙钛矿层上方。传统的卤化物钙钛矿电池结构相同,不过顺序相反,是 “n - i - p” 布局。在 “n - i - p” 结构里,太阳能电池由电子传输层(ETL)一侧接受照射;而在 “p - i - n” 结构中,则是通过 HTL 表面进行照射。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2025-01-08
Qcells在M10产线实现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28.6%的转换效率记录

Qcells在M10产线实现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28.6%的转换效率记录

近日,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Qcell的M10全面积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实现了28.6%的功率转换效率新世界纪录,该电池可扩大规模进行大规模生产。这项新突破已由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ISE)的CalLab验证。

硅叠层太阳能电池钙钛矿
2025-01-06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AM:19.18%纪录效率!基于NiOx纳米粒子空穴传输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