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广西公司光伏发电与主粮生产融合发展试验项目种植的首季水稻迎来大丰收。至此,国内首个光伏发电与主粮(水稻)生产融合发展的保粮供能创新模式试验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广西南宁市横州市峦城镇新兴村、格木村,是国家能源集团广西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联合推进的光伏发电和主粮生产保粮供能创新试验项目,通过对非基本农田的旱地改造满足水稻种植条件。项目总装机容量30.16兆瓦,占地约500亩,试验田分为核心试验区和对比试验区。
项目采用新型LED补光灯,将光伏发电与水稻种植相结合,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提升土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强对新耕地的创造及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新模式。通过在光伏组件背板布置新型LED补光设备,减少光伏组件阴影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保证水稻产量。
南京农业大学农光互补技术负责人王鼎成表示,其负责的20亩试验田是对不同的光伏板排布模式以及水稻种植模式进行采样收益的测量,并找出一种最优势的生态模式。这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能力和土地对光的利用能力,这种情况下光伏板和水稻同时产出,光伏板在发电的同时,水稻又可以产出更多的粮食,保证了粮食安全。
国家能源集团广西公司峦城光伏项目经理熊浩指出,光伏发电作为目前相对成熟可靠的,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之一,其发展受到用地规模的限制。而光伏发电和农作物栽培是实现人员减排和碳固定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可行模式,研究其在粮食作物农光互补中具体的应用形式和效果,对扩大光伏发电规模、保障粮食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由于对建场平整度、坡度等要求,用地成为当前光伏发电大规模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次启动的试验项目,是将光伏发电和主粮生产相结合,既能实现主粮保产,又能够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还是实现能源减排和碳固定的重要技术手段,不仅有利于超高效利用太阳能(光-电利用、光-主粮利用和二氧化碳固定),有利于土地综合利用和提高土地综合产出率,也有利于新耕地的创建和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新模式,助推保粮供能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实效“1+1>2”的综合效应。
责任编辑: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