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能源互联网/电改 > 正文

中电联调研报告:新能源配储等效利用系数仅为6.1%

来源: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发布时间:2022-11-09 11:18:53

11月8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2年年会暨临时会员代表大会在海口召开,会上中电联发布了《新能源配储能运行情况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详细分析中国不同场景下,储能的应用、配置情况,阐述了新能源配储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改善建议。《报告》的关键信息如下。

01、各省储能规划总规模已超“十四五”规划规模的两倍

《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底,全国储能装机规模达到4266万千瓦,其中新型储能装机626.8万千瓦,同比增长56.4%;新型储能中90%为电化学储能。

截至 2021 年底,电源侧、用户侧、电网侧储能装机占比分别为49.7%、27.4%和22.9%,电源侧储能接近装机的一半。

各省规划的新型储能发展目标合计超过6000万千瓦,是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提出的 2025 年达到 3000 万千瓦目标的两倍。

02、着重调研新能源配储项目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近 30个省份出台了“十四五”新型储能规划或新能源配置储能文件,大力发展“新能源+储能”。

中电联本次共调研电化学储能项目208个,合计容量215 万千瓦,占全国电化学储能装机的近40%。其中,调研新能源配储能装机105万千瓦,占全国新能源配储装机的三分之二,具有代表性。调研结果显示:

从不同应用场景储能项目配置时长看

调研机组储能平均时长为2h,新能源储能配置时长为1.6h,火电厂配储能为0.6h电网储能为2.3h、用户储能为5.3h,基本反映了各应用场景的技术需求和特性。

从各区域储能应用场景分布看

华北、西北区域以新能源配储能为主,华东区域新能源配储能、电网侧储能与用户侧储能应用分布较为均衡,南方区域以火电厂配储能为主。

从储能运行策略看

新能源配储至多弃电期间一天一充一放运行,个别项目存在仅部分储能单元被调用、甚至基本不调用的情况。

从储能等效利用系数看

调研电化学储能项目平均等效利用系数为12.2%,新能源配储系数仅为6.1%,火电厂配储能为15.3%,电网储能为 14.8%,用户储能为 28.3%。相对而言,华北、西北区域的新能源配储等效利用系数高于其他区域。

从储能项目造价和商业模式看

储能项目造价大多在1500-3000元/kWh 之间,项目间由于边界条件不同造价差异较大。新能源配置储能具有平抑新能源输出功率波动、提升新能源消纳量降低发电计划偏差、提升电网安全运行稳定性、缓解输电阻塞等作用,在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中具有多元价值,商业模式不尽相同、地区差异性较大。但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储能项目的盈利水平不高。

03、新能源配储存在的问题

新能源配储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

新能源配储能利用率低

新能源配储能调用频次、等效利用系数、利用率低于火电厂配储能、电网储能和用户储能。

新能源配储能规模、型式没有进行科学论证

新型储能种类繁多、功用不一、技术成熟度和经济性差异大。多地采取“一刀切”式的配置标准,部分地区将配储能作为新能源建设的前置条件。风电配储和光伏配储对于储能的利用、弃风弃光的解决具有明显差异性,同质化的配置储能要求缺乏科学性。分散的配置方式无法体现规模效益,普遍存在运营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难以充分发挥储能作用。

新型储能成本较高,缺乏疏导渠道

新型储能成本高于火电灵活性改造、抽水蓄能等技术。当前新能源配储能的投资成本主要由新能源企业内部消化,叠加锂离子电池成本上涨,给新能源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营压力。

新型储能商业模式、电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新能源配储能收益主要来源于电能量转换与辅助服务,储能的诸多市场和价格规则仍有待落地;储能商业模式不稳定,回报机制不清晰,政策变动对收益影响较大。比如近期山东储能的容量补偿标准大幅下降,企业收益受到较大影响,不利于投资决策。

新型储能安全管理仍需加强

国外以及国内的储能起火事故说明,安全问题是新型储能规模化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在高成本压力下,部分项目选择了性能较差、投资成本较低的储能产品,增加了安全隐患。据统计,2022年1-8月,全国电化学储能项目非计划停机达到 329 次。电化学储能的安全标准、管理规范有待进一步提升。

新型储能运维难度大

电化学电芯数量庞大,储能项目电池单体颗数的规模已经达到万级甚至几十万级,维护难度极大;储能电站运维涉及到电气、化学、控制等多专业,当前运维粗放,运检维修人员专业性有待提升。

04、促进储能发展的意见建议

《报告》根据调研的实际结果,提出了促进储能发展的意见建议:

优化储能配置和调运方式,提升储能利用水平

因地制宜配置储能规模和型式。结合当地新能源消纳、资源特性、网架结构、负荷特性、电网安全、电源结构等因素,具体分析各地系统调频、调峰需求,综合煤电灵活性改造、抽水蓄能建设、电网调节能力提升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新能源配置储能的规模和型式,避免资源浪费。逐步扩大独立储能/共享储能比例。统筹区域内新能源项目、电网安全运行要求,集中建设独立或共享储能电站,新能源大基地项目、新能源分布式项目配置储能均宜集中建设储能电站,新能源项目共享储能容量、分摊储能费用。健全储能设施运行机制。建立“统一调度、共享使用”的协调运行机制,优化储能电站并网运行控制策略,提高储能利用效率。

加大科技创新与运维管理,提升储能安全水平

加大技术创新。改进储能电芯安全控制技术及安全结构,完善储能电站并网运行控制策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强安全预防智能化建设,搭建数字化储能电站数据处理与运维平台,减少操控失误带来的安全问题。优化安全管理体系。强化电化学储能消防管理,制定储能电站消防审核验收、备案程序;建立电池选型和检测体系,新投运储能项目须开展电池单体、电池模块及电池管理系统到货抽检及储能电站并网检测,检测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并网;在运储能项目应开展在线运行性能监测和评价,定期进行抽检及监督检查;加强运维人员安全培训。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提升储能标准与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耦合力度,在储能电站设计、设备技术要求、施工及验收、运行维护、设备检修、安全及风险防控等方面,加快标准制修订工作,实现标准引领。

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储能产业发展

健全新型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市场规则。按照《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要求,各地方加快完善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市场相关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保障新型储能更好地融入电力市场;完善新型储能参与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机制。通过价格信号激励市场主体自发配置储能资源,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储能建设。出台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政策。理顺各类灵活性电源电价机制,出台容量价格政策,尽快完善新型储能商业模式,促进新型储能、灵活性煤电、抽水蓄能等各类灵活性资源合理竞争。


责任编辑:周末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北京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印发!

《北京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印发!

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储能制造业。重点布局新型储能系统集成、关键材料和核心装备研发制造,以建链、补链、强链为目标,鼓励采取“产业基金+智能制造”方式,锁定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引入重点关键核心零部件及相关配套企业,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支持企业在京落地高端生产线、建立全国旗舰店、打造“母子工厂”,鼓励建设展示中心。支持企业推进小试、中试线建设,加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鼓励产业园区建设标准化厂房,提升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空间承载能力,推动构建研发、生产、应用一体化发展的产业生态,促进新型储能

新型储能产业数字能源
2024-12-09
北京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方案:鼓励厂区园区配储能

北京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方案:鼓励厂区园区配储能

11月1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北京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25年,引育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储能产业链龙头企业,新型储能产业营收超600亿元;到2027年,引育3-5家百亿元以上规模的生态主导型企业,新型储能产业营收力争超过1000亿元。

新型储能产业
2024-11-21
2024第七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欢迎晚会暨“乐山·中国绿色硅谷”之夜隆重举行

2024第七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欢迎晚会暨“乐山·中国绿色硅谷”之夜隆重举行

11月17日,2024第七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正式启幕,国际嘉宾、重磅领导、院士专家、行业领袖、企业代表陆续抵达成都。当天,以“光储,让世界更美好”为主题的2024第七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欢迎晚会暨“乐山·中国绿色硅谷”之夜隆重举行,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领导嘉宾。中国台湾著名男歌手姜育恒,中国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王宏伟,中国内地男歌手、演员沙宝亮,中国台湾甜歌天后高胜美,民族歌唱家容中尔甲,中国内地蒙古族女歌手乌兰托娅等著名歌唱家、艺术家倾情演出,唱响蓉城夜空。中央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刘栋

通威股份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
2024-11-18
大事件!第17届世界太阳能光伏暨储能产业博览会招商火热进行中~期待您的加入!

大事件!第17届世界太阳能光伏暨储能产业博览会招商火热进行中~期待您的加入!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太阳能光伏和储能技术正成为引领未来的重要力量。为了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鸿威·第17届世界太阳能光伏暨储能产业博览会(原广州国际太阳能光伏储能展)将于2025年8月8日-10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B区隆重举办!本届博览会由广东省太阳能协会、广东省粤港澳经贸合作促进会、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展会规模也将迎来历史性升级,为全球业界同仁提供一个更加广阔、更具影响力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第17届世界太阳能光伏暨储能产业博览会光伏行业
2024-11-14
阳光电源与CREC签署1.5 GWh电池储能协议

阳光电源与CREC签署1.5 GWh电池储能协议

12月6日,阳光电源宣布与Citicore Renewable Energy Corporation(CREC)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5 GWh电池储能(BESS)协议。此次合作,标志着迄今为止东南亚最大的储能供应协议。阳光电源的储能解决方案将集成到CREC的光伏项目中,提高菲律宾可再生能源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阳光电源电力光伏电站
2024-12-09
宋海良与广东能源集团董事长张帆会谈并见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宋海良与广东能源集团董事长张帆会谈并见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2月4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广州与广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帆会谈。双方围绕进一步深化能源规划与区域协同、新能源、绿色氢氨醇、新型储能、数字化转型、海外业务等领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见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能建电力长时储能
2024-12-06
张智刚董事长会见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德里格·科斯塔

张智刚董事长会见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德里格·科斯塔

12月5日,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智刚在公司总部会见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REN)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德里格·科斯塔。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金炜参加会见。

国家电网电力市场
2024-12-06
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虚拟电厂等新型经营主体可豁免电力业务许可证

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虚拟电厂等新型经营主体可豁免电力业务许可证

12月5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电力安全供应等方面的作用,鼓励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发展,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分布式光伏电力市场
2024-12-05
补偿100元/千瓦!广东独立储能试行电费补偿机制征集意见

补偿100元/千瓦!广东独立储能试行电费补偿机制征集意见

10月9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公告,就广东省独立储能电站试行电费补偿机制等有关事项公开征求各方意见。公告称,为支持独立储能电站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结合广东省当前实际情况,决定对广东省独立储能电站试行电费补偿机制,年度补偿标准统一为100元/千瓦(含税)。

储能电站新型电力系统
2024-10-11
六碳元储携手军龙集团,大冶首个工商业储能项目正式开工!

六碳元储携手军龙集团,大冶首个工商业储能项目正式开工!

9月25日,湖北六碳元储新能源(下简称六碳元储)和湖北军龙集团合作的15MW/30MWH的储能项目动工仪式在大冶陈贵镇举行,此次携手标志着双方在新能源储能领域的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速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六碳元储储能电站
2024-09-27
天合储能杨凯:系统安全解决方案,全方位主被动保障储能电站安全可靠

天合储能杨凯:系统安全解决方案,全方位主被动保障储能电站安全可靠

9月21日,第九届储能西部论坛暨新疆储能科技创新体系化建设研讨会隆重举行。天合储能研究院院长杨凯以《让每一度电更安全》为题进行分享,他深入剖析了影响储能行业发展的安全隐患,他表示,打造从芯到舱的系统安全解决方案,对于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至关重要。

天合光能储能电站新型电力系统
2024-09-26
天合储能成功交付并完成北美四座电网级储能项目的安装调试

天合储能成功交付并完成北美四座电网级储能项目的安装调试

2024年9月10日,天合储能与北美知名储能项目开发商及业主Lightshift Energy(简称“Lightshift”)共同宣布,双方合作的、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四座电网级储能电站已全部顺利交付、并完成安装调试。

天合储能储能电站
2024-09-24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中电联调研报告:新能源配储等效利用系数仅为6.1%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