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需要打破认知偏见!这是笔者作为曾经的光伏行业从业人员,却错失光伏行业巨大投资机会带来的最大教训。而复盘国内光伏龙头崛起之路来看,“股神”巴菲特推崇的聚焦法则再次生效。而汲取此前教训,笔者认为当前该龙头布局的氢能赛道,值得重点研究和关注,或是下一个风口。
因认知偏见错过光伏行业最佳“击球区”
2011年前后,还在上学的笔者,所学专业正是多晶硅的研发和生产,在笔者的认知中,“太阳能电池就是能源的未来”。但随着2012年的秋天,产能过剩和欧美“双反”令太阳能行业举步维艰。
资本市场的反映自然非常激烈,纳斯达克太阳能行业指数从2011年的1000点,毫不留情地跌到了2013年的300点,跌幅高达67%,整个行业哀鸿遍野。
笔者在投行工作的朋友们纷纷劝我转型,也正因此,在笔者看来,“光伏是条不归路”,理由很简单,当时的光伏行业全靠政府补贴,没了补贴,企业很可能就无法生存。但这种情绪化和主观认知,随着2020年光伏行业的一飞冲天,被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光”。
复盘来看,2009年的金融危机和2011年的欧债危机是欧美“双反”(反倾销、反补贴)的主要诱因,2009年江苏的标杆电价为2.15元,远远高于每度0.4元的煤电上网价格。国内不经济,国外没市场,这个行业又经历了好几年的高歌猛进,在笔者看来,“崩盘”似乎应是理所当然。
然而,当这个行业陷入困境后,国家的逆周期政策就来了。国家不仅按照地区将每度上网的标杆电价进行了调整,纳入了成本不断降低的假设,设立了一系列以时间为方程的标杆电价,还不断拓宽国内市场,为光伏公司提供一个“家”。
一切都在2013年悄然改变。在2005年,中国的新增光伏装机量只有5MW,但到2013年之后,国内的新增光伏装机量已然替代出口变成了最大的市场。
根据兴业证券报告,2017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达到全球产量的73%,而光伏装机量占全球的51%。这是第一个很重要的改变——市场本土化,外界“双反”的风险,已然消散。
而随着2018年5月31日出台“531新政”大幅降低补贴店家并大幅缩减享有补贴的新增装机总量:一类至三类资源区分别为每千瓦时0.57元、0.67元和0.7元。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也下降5分,具体为每千瓦时0.32元,从扩大规模转到提质增效上。这对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这也是行业起飞之前最后一次极佳的龙头股买点。
事实上,政策对行业的强制出清,恰好就是龙头公司抓住机会扩张市场份额,做好下一个上行周期崛起的最佳时机。
量变到质变
光伏行业“一飞冲天”
当年三季度,欧盟取消了对我国企业长达六年的“双反”措施,光伏贸易恢复正常,四季度,政策也重新转暖。到了2019年中国逐步退出固定电价补贴,实行市场竞争,光伏的度电成本经过十年的大幅下降,已经逼近燃煤电价,迈入平价上网时代。光伏行业的逻辑从周期股变成成长股。而随着疫情催化了“双碳”减排政策的出台,光伏行业彻底爆发。
可以看到,2010年到2019年以来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成本下降,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下降幅度最大,达到82%。太阳能技术的学习率为20%,即每增加一倍产量能降低20%的生产成本。标杆电价的逐年下降战略就是取法于该学习率。
在投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从量变积累到质变所爆发出的预期差能够带来最为震撼人心的回报。笔者认为光伏行业的腾飞有五个核心的变化:首先,市场从海外转到国内;其次,通过包括金刚线切割在内的一系列技术革新,单晶硅成本大幅降低,让平价上网变成可能;再次,政策注重质量清除了过剩产能为龙头创造了极好的营商环境和成长空间;最后,人类面临的不可规避的生死攸关的问题,即气候变暖,催化一系列利好行业发展政策出台。
此外,从国际政治角度考虑,中国作为“贫油贫气”国家,新能源是中国重塑全球能源格局的巨大契机,是中国在全球能源格局中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因此从国家意志层面来看,也是势在必行。
光伏龙头的“聚焦法则”
氢能或是下一个新能源风口
1991年,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见面时,两人不约而同地写道,他们成功的关键词在于聚焦。同样的,福耀玻璃的曹德旺在《心若菩提》一书中提到他早年也做很多非相关领域的东西,但自从阅读了《聚焦法则》之后,便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汽车玻璃上。
笔者发现,国内某光伏龙头企业的掌门人同样在践行聚焦法则。如其一生只做太阳能电池,而且只做单晶硅。细致研究该公司的发家及成长史,不难发现其是一家非常理性且保守的公司,在笔者看来,其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是在“豪赌单晶”。
该公司团队其实是在深入研究了单晶和多晶的降成本曲线后,认定单晶可以通过金刚线切割技术实现更低的发电成本。尽管当时该技术仅掌握在少数日本厂商手中,但他们坚定地相信科技的力量,并愿意在2012~2013年每年承受几千万的亏损,通过生产和学习快速降低成本,最终单晶硅的成本低过了多晶硅,市场占比也随之超过了多晶硅。
如今的该龙头又把目光投向氢能源。绿氢作为一种终极清洁能源,想必在未来的十年间会有长足的发展。虽然从当下的数据看,结果似乎“令人悲观”。因为乘用车燃料电池系统成本高达42万元,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成本高达30万元,2019年的50万元补贴退补之后,2020和2021年的销量都直接腰斩。
但有了光伏行业的经验教训,笔者或将吸取上一轮光伏周期的投资经验和教训,从市场扩张、技术迭代、成本下降、替代品类比等多维度视角,来捕捉可能是新能源下一个风口所在的氢能板块。
原标题:光伏龙头的“聚焦法则” 氢能或是下一个新能源风口
责任编辑: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