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碳交易 > 正文

【数字电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算力需与电力协同

来源:中国能源报发布时间:2021-11-11 11:23:38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实施节能降碳增效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强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推动数据中心使用绿色能源供电,不仅可以促进通信业节能减排,还可以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算力+电力”协同。

(文 | 高峰 杨乔尹 余芸 陈升 康重庆)

 

算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电力生产将从集中式拓展到分布式,大规模集中式的新能源电站和海量分布式发电站将按资源的可获取性和经济性因地制宜建设与广泛接入。因此,应加强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依托分布式边缘算力和集中式大规模算力,精准实施灵活广泛高效的能源资源优化监控和优化运行管理,充分发挥能源电力消费需求侧响应资源作用,为最大限度接入新能源服务。

其中,大型算力中心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基础设施,将储存和处理海量电力运行数据和设备信息,为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电网的运行分析、运行优化、风险预测等场景提供算力支撑;而分布式边缘计算数据中心其优势在于本地计算和低时延的响应,可以将更多计算处理过程在本地完成,大大提升处理效率,在减轻云端压力的同时保障本地数据的安全性,为用户提供更快的响应服务。

 

绿色发展要加强算力与电力有机协同

 

提供算力的数据中心由于自身的高耗电性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户。以北京市为例,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市现有数据中心机柜约占全国总量的10%到12%,数据中心总功率约占全市平均供电负荷8%。数据中心过快增长不仅给北京市碳排放指标带来压力,还给供电安全运行带来挑战。

此外,数据中心为了保障自身可靠运行,配置了不间断电源和备用发电机组,其容量基本与数据中心最大用电功率相同。以广东省为例,截至2020年底,广东省已投产和已通过节能审查的在建拟建的2.5千瓦标准机柜高达150万个,其不间断电源和备用发电机组总容量可以达到375万千瓦,按照储能双向调节能力测算,则可达到750万千瓦的调节能力,超过广州市用电负荷峰值2000万千瓦的三分之一。由此数据可以看出,数据中心所具有的电力灵活性资源具有潜在可用性高、容量大等特征。

为此,数据中心一方面可以加大使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力资源,促进新能源更高比例的利用;另一方面可充分利用数据中心电力灵活性特征,通过市场机制,结合先进信息技术,激活并实现沉睡资源的时空聚合,逐步走上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

 

技术、顶层规划和管理制度需不断完善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算力增长将成必然趋势,而算力的高耗能属性也决定了其与电力存在紧密的相互支撑关系,“算力+电力”有机协同的演进过程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推进,也需要顶层规划和管理制度上的不断完善。

首先,需要物理信息技术的支撑。一是需要升级不间断电源和备用电源的管控技术,包括设备状态监测、通道状态监测、行为记录、效果评价、信息交互、联动管控等。二是需要应用区块链技术,其分布式存储,防篡改等特点使其非常适合多主体、多地点、多要素的“算力+电力”协同模式。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数据中心算力网的灵活性资源上链,以智能合约方式固化“算力+电力”协同的定量认证、收益分配等涉及主体间建立信任的核心要素。为了解决相关技术难题,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提出“算力+电力”的协同发展创新理念,积极推动实施相关技术研究,开展SPEAR示范工程建设。

其次,需要进行“算力+电力”统筹规划。东数西算(算力)和西电东送(电力)要有机协同。中国大多数新能源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数据中心则分布在东部的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东部的产业发达,但能源和算力资源紧张。中西部地区能源和算力资源丰富,但是并未充分利用,数据中心机柜上架率低。通过统筹规划,优化算力与电力基础设施和应用的时间和空间布局,匹配实时与非实时、可变与刚性的电力供给和算力需求,有助于形成数据、业务按需和按经济效益配置、有效共享的算力分布,同时促进西北、西南地区新能源的本地消纳及数据中心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最后,需要制度上的不断创新。目前数据中心建设规范和导向重点关注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标(PUE)等电力使用效率指标,没有数据中心的电力灵活性资源指标。简单地鼓励数据中心采购新能源零碳电力,而自身用电需求保持刚性,是把新能源波动性的负担交给外部系统,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各主体均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一是可以改变传统思路,在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行规范中,加入不间断电源和备用电源全部或者部分作为电力灵活性资源的规定。二是要形成有效激励机制,并通过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促进数据中心运维与数据中心资产剥离,催生新数据行业生态,促使算力调度商、数据中心运维服务商延伸为电力负荷聚合商、电力灵活性资源提供商,积极参与到电力交易与辅助服务市场中。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12月9日至10日,第五届新型电力系统国际论坛暨第二十届中国南方电网国际技术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论坛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与会嘉宾共探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共绘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蓝图,共谋全球能源电力合作未来。

新型电力系统清洁能源光伏
2024-12-11
国家电网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举行会谈

国家电网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举行会谈

12月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庞骁刚在公司总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邑飞,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张雨浦举行会谈。双方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保障电力供应,推进能源转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雷东生,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陈春平,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买彦州,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陈国

国家电网新型电力系统
2024-12-11
天合跟踪:聚焦技术创新,电气数智化成果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天合跟踪:聚焦技术创新,电气数智化成果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近年来,天合跟踪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突破:2020年率先在2P产品上应用了多点驱动技术,打造行业最省桩的2P产品;2022年推出搭载智合智能跟踪算法和智慧云平台的全新1P产品,引领国内智能跟踪技术升级;2023年行业首创用电气传动取代了传统的机械传动技术,让支架和电气数智化深度结合,进一步提升了电站的安全性与发电效率。

天合跟踪新型电力系统光伏电站
2024-11-28
天合跟踪发声第二十届CSPV:跟踪光伏系统在新型电力系统条件下应用价值更高

天合跟踪发声第二十届CSPV:跟踪光伏系统在新型电力系统条件下应用价值更高

11月21日-24日,第二十届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20th CSPV)在中国深圳隆重举行。天合跟踪智控产品开发负责人廖格兵在“N型TOPCon时代 光储氢系统创新升级应用”分论坛上发表了《跟踪支架系统集成创新价值分析》主题演讲,从跟踪支架的全新优化设计、N型组件与跟踪支架的系统集成优化设计、发电量模型LCOE测算优化、跟踪支架配合储能系统在调峰辅助侧的系统集成设计等方面进行系统集成创新价值分析,为赋能高质量电站发展提供技术及应用创新思路。

天合光能跟踪支架新型电力系统
2024-11-26
安徽:启动实施园区适宜建筑屋顶光伏全覆盖行动

安徽:启动实施园区适宜建筑屋顶光伏全覆盖行动

《方案》指出,开展先进制造业投资“领跑”计划,实施一批5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加快“首位产业”整车项目建设,带动一批零部件项目落地,启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加快建设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实施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支持动态存储芯片等重大项目。

屋顶光伏全覆盖新型储能电站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2024-02-20
总投资近600亿元!大唐集团上半年新能源开工7GW

总投资近600亿元!大唐集团上半年新能源开工7GW

根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大唐集团开工第一批风光基地、能源基地以及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项目,总投资近600亿元。

风光储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2022-06-20
“光景”无限,清源科技助力马尔代夫绿色低碳转型

“光景”无限,清源科技助力马尔代夫绿色低碳转型

马尔代夫有着全球最令人艳羡的海景,但不断上升的海平面也让整座岛屿分外敏感。为了让美景延续,马尔代夫发布最新的目标减少26%的碳排放,并到2030年实现零碳排放。清源科技为马尔代夫提供3MW光伏解决方案及产品,用

清源科技绿色低碳转型马尔代夫光伏市场
2021-07-23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数字电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算力需与电力协同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