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碳交易 > 正文

碳价波动,电价跟不跟?

来源:中国能源报发布时间:2021-08-04 11:35:39作者:赵紫原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于近期正式开张,煤电企业的“账本”里多了一项开支——碳价。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8月3日,13个交易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603.9万吨,累计成交额3.04亿元。

作为两大市场的最大“公约数”,煤电企业如何参与?两个市场并驾齐驱,对煤电企业意味着什么?如果碳价上涨,电价会随之上涨吗?

(文丨本报记者  赵紫原)

碳市场增加发电企业生产成本,间接影响电力市场运行

全国碳市场和电力市场之间有何关系?卓尔德环境研究(北京)中心主任兼德国能源转型智库高级顾问张树伟表示:“简而言之,两个市场不存在直接的耦合关系,一个是卖电的,一个是卖碳配额指标的。但煤电企业参与两个市场联合优化很有必要,碳价是流动成本,发一度电意味着相应碳配额的消耗。”

记者注意到,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张”十日有余,碳价并未出现大幅涨落,大致在50元/吨上下浮动。张树伟表示,当前碳价对发电企业而言履约负担较小,随着碳价上涨,会极大增加煤电行业负担。“如果碳价达200元/吨,意味着1000千瓦时的电成本将上升至200元,相当于每千瓦时上涨0.2元,涨幅约2/3。”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说:“在理想模式下,碳价传导至煤电企业,也就是电价的上游,煤电企业再通过电力市场将上涨的成本传导给下游用户,供给侧和消费侧都应为碳价买单,这才是完整的链条。”

有业内人士认为,相比直接涨电价,电力市场更能灵活反映度电成本的构成,发现真实价格才能引导市场建设。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能源市场与能源金融实验室主任赵俊华指出,长期来看,两个市场之间互相影响密切。“全国碳市场抬高了电力市场参与主体的生产成本,从而影响市场交易的结果。反之,电力市场的运行结果会影响各机组的出力和排放,继而影响全国碳市场的供需情况。”

碳价传导有赖于电力市场,传导不畅影响两个市场建设

业内人士表示,如碳价得以通过电价传导,则两个市场可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克指出:“如果全国碳市场和电力市场能联动,那么一方面能减少煤电企业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也向终端用户传递价格信号,以市场机制推动消费侧节能减排。”

但目前碳价并未通过电价传导,而是由发电企业进行内部消化。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冯永晟指出,从全球碳市场实践结果来看,碳价向电价的传导率基本达100%,这是碳市场激励各类市场主体节能减排、绿色创新的重要支持机制。“要充分发挥碳排放权市场的作用,必须协调其与电力市场的关系。”

冯永晟进一步指出,在电力、钢铁、有色等8个重点排放行业中,电力行业是市场化程度最低的行业,碳价通过电价传导相对而言也最为困难。“如果发电行业的碳成本难以向用户充分传导,那么长期来看,既不利于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能源安全,也不利于碳市场的持续运行和效果发挥。”

中电联近日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今年6月,部分大型发电集团到厂标煤单价同比上涨50.5%。煤电企业亏损面明显扩大,部分发电集团6月煤电企业亏损面超过70%、煤电板块整体亏损。张树伟指出,煤电是我国电力行业的“劳模”,在煤电行业大幅亏损的情况下继续由其消化碳价,将不利于其“压舱石”和“基石”作用的发挥。

某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赞同,并表示,两个市场联动意义重大。“通过市场引导,可以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技术发展和应用,淘汰落后产能。长期以来,‘降电价’和‘降低用能成本’混为一谈,释放了错误信号。降电价只是降低用能成本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如果消费侧继续降电价激励,用户反而可能增加能耗,这与节能减排背道而驰。碳减排不只是供给侧的责任,消费侧同样需要发力。”

理顺价格传导机制,两个市场需同步推进

那么,应如何推进两个市场建设?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首先要理顺价格传导机制,短期内的价格走势既不是改革目标,也不能作为改革成效评价标准。电力市场建设的方向,应该是建立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监管机制,充分体现电力的商品属性,发挥好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而不是一味“降电价”。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碳市场跟电力市场建设需要同步推进。市场化带来的发电量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增加碳市场配额总量设定的难度,因此碳市场与电力市场需要在市场范围、减排促进机制、市场主体等方面进行协调。

冯永晟指出,一方面,要防止机会主义动机,防止不重视能源转型与体制改革的情况出现,不可继续沿用传统发展模式进行电力资源配置机制;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激进主义,防止片面强调绿色低碳的重要性,而忽视能源安全对于经济安全的重要性。“全国碳市场建设是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重要制度创新,以电力体制改革为核心抓手的能源转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只有坚持系统观念、科学施策,才能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行情】全国碳市场每日成交数据20210803

【行情】全国碳市场每日成交数据20210803

8月3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45,005吨,成交额2,405,040.00元,开盘价48.00元/吨,最高价57.00元/吨,最低价48.00元/吨,收盘价53.44元/吨,收盘价较前一日上涨2.79%。今日无大宗协议交易。今

全国碳交易市场碳排放分配额碳交易
2021-08-03
【行情】全国碳市场每日成交数据20210803

【行情】全国碳市场每日成交数据20210803

8月3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45,005吨,成交额2,405,040.00元,开盘价48.00元/吨,最高价57.00元/吨,最低价48.00元/吨,收盘价53.44元/吨,收盘价较前一日上涨2.79%。今日无大宗协议交易。今

全国碳交易市场碳排放分配额碳交易
2021-08-03
新型电力系统电碳协同

新型电力系统电碳协同

电碳协同是将“碳”元素深度融入传统“电”领域,支撑电力系统由“安全-经济”二元平衡向“安全-经济-低碳”三元均衡转变,使电力系统在满足电能消费持续增长及经济运行的同时,能够安全有序和积极稳妥地推进降碳,高质量实现碳达峰,如期实现碳中和的过程。

碳达峰电力系统
2025-01-08
江苏:到2025年,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与城乡建设领域深度融合

江苏:到2025年,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与城乡建设领域深度融合

近日,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常州市城市管理局印发《常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常住建〔2024〕266号),通知指出:以城乡建设方式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为引领,大力推动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打造绿色低碳社区、推广绿色低碳建筑、建设绿色低碳县城和乡村,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人居环境的需要,推进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为全市碳达峰提供有力支撑。

碳达峰绿色建筑
2025-01-02
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工作推进现场会在江苏盐城成功举办​

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工作推进现场会在江苏盐城成功举办​

2024年12月4日至6日,全国发展改革系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培训班暨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工作推进现场会在江苏省盐城市成功举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欣,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明康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碳排放双控碳达峰
2024-12-10
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署名文章

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署名文章

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对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具有重大意义。国家电投作为能源电力行业的骨干央企,也深刻认识到能源法的颁布施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清洁能源碳达峰碳中和
2024-12-10
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署名文章

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署名文章

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对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具有重大意义。国家电投作为能源电力行业的骨干央企,也深刻认识到能源法的颁布施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清洁能源碳达峰碳中和
2024-12-10
该企业启动“下一代太阳电池示范”资助项目

该企业启动“下一代太阳电池示范”资助项目

近日,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宣布在“绿色创新基金”的资助框架下,正式启动“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示范项目”。该项目通过支持薄膜钙钛矿太阳电池技术的研发与大规模生产,为实现日本2050年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太阳能电池碳中和
2024-11-26
工信部“碳足迹”最新部署,标准框架有要求,并鼓励免费公开标准!

工信部“碳足迹”最新部署,标准框架有要求,并鼓励免费公开标准!

为加快提升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促进相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特制定《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

碳足迹碳达峰碳中和
2024-11-12
邱爱慈院士: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防御问题的思考

邱爱慈院士: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防御问题的思考

针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等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新时代中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型电力系统碳中和
2024-11-05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碳价波动,电价跟不跟?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