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资源小省、用能大省的浙江,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如何减排?面对我国以煤炭为主的高碳能源结构快速向清洁能源为主的低碳能源结构转变,浙江能源会如何发展?从浙北长兴临近苏皖的丘陵山地到杭州湾再到东海之滨,近日,记者和浙江能源的主力军——浙江省能源集团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起“碳”索浙江,走访相关项目,试图从他们的探索实践里寻找答案。
种树养鸡光伏发电“煤都”转型气象新
长兴,曾经被称为“浙江煤都”。长广煤矿就坐落在长兴西部、长兴和广德交界的浙皖边界丘陵山地中。这个浙江唯一的大中型煤矿,前些年被浙能集团吸收合并后已关停全部矿井,复垦后发展种植养殖业,还建起了新能源、新材料的工业园区,瞄准新能源电池生产。原本挖煤的矿工、繁忙的矿场正陆续转型。
在一个多云的日子,我们来到位于长兴县泗安镇的浙能长兴仙丰地面光伏电站。蓝天和缕缕白云相间,和风轻拂。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上,绿意盈眼,一排排光伏板排布其中,远远望去,仿佛错落有致的屋顶。
“这个光伏电站占地2500亩,总装机容量为8.43万千瓦。”缓步行走在山间小道上,浙能长兴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文清介绍。一座座输电塔连接电站与千家万户,25万多块光伏面板产生的电源源不断并入当地电网,这个省重点工程目前已实现满负荷运行,2017年6月投产以来,已累计发电3.3亿千瓦时,与同类煤电机组相比,共减排二氧化碳25.7万吨。
然而,这样的成绩在浙能人眼里远远不够。这个建在丘陵缓坡上的光伏电站,建设之初就采用一地两用、一光两照的“农光互补”形式设计开发。一排光伏一排桃,来到田埂上,头顶的光伏板如同庇荫一般。身处其间,视野十分开阔,田间地头的风景尽入眼帘。
浙能长兴仙丰光伏电站站长孙增军说:“与一般贴地、贴屋顶的光伏电站不同,农光互补光伏电站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农业开发需要,仙丰光伏所有光伏组件的最低点离地高度大于2米,为农业种植留下了空间。”同时,所有管桩采用PC管桩,不破坏耕作层;所有电缆下埋于地面,不影响耕作操作;全场铺设管网,不降低灌溉水平。这些措施,都使这些荒坡丘陵更加适合农作物种植。
这边翠绿的桃叶间结出了带绒毛的桃子,另一边一垄垄茶树的嫩芽随风舒展,黄茶长势正好。光伏站建好后不久,就吸引了附近泗安长岗岭村民夏定宝来承包光伏电站的茶山,今年首批茶叶已经上市。
“茶叶、油茶、水蜜桃……这块地还种了垂丝海棠,等到开花的时候来看,肯定更有味道。”夏定宝兴致勃勃地说。在电站厂区内,该公司选定了100亩作为农业示范区。“什么都试着种一点,然后选择高附加值的作物来推广。”
沿着田埂走到尽头,眼前是一池碧水,分列两行的鸭子和白鹅在水面划出道道水波,叫声此起彼伏。伴随着我们的到来,田间也热闹起来,成群的鸡追着喂食者跑。夏定宝告诉我们,在种植之余,他们也养起了家禽、家畜。“这些在林间尽情奔跑的鸡,土生土养,鸡粪还是不错的有机肥。”有山有水、有树有花,再加上鸡鸭鹅的阵阵鸣叫,这个光伏电站带有十足的乡村韵致。
像这样的光伏电站,在浙江、江西、安徽、江苏,浙能集团已建设了不少,孙增军也走出长兴,在杭州的办公室里,就可以依托浙能光伏信息化电站控制系统,远程集约化管理10多座光伏电站。
浙能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向阳告诉我们,除了以上这些实践外,浙能集团还组建了国内首支绿色能源产业基金。目前,绿能基金实现投资75亿元,浙能碳资产被列入工信部2020年度首批节能诊断服务机构。同时以枣泉、凤台、嘉华电厂为试点开展碳配额远期交易试点项目,已盘活碳配额26万吨,成功探索出碳融资模式,推动减排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他们还从天津碳交易所引进专门人才,准备借助今年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线的契机,稳妥推进碳金融交易业务。
责任编辑:肖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