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防的警情通报:
2021年4月16日12时17分,北京市119指挥中心接报丰台区南四环永外大红门西马厂甲14号院内储能电站起火的警情,调派15个消防站47辆消防车235名指战员到场处置。14时15分许,在对电站南区进行处置过程中,电站北区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发爆炸,导致2名消防员牺牲,1名消防员受伤(伤情稳定),电站内1名员工失联。
事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应急管理部高度重视,现场指挥,立即调派公安、应急、卫健、环卫、环保等部门参与协同处置,全力开展救援。经初步调查了解,起火现场为北京国轩福威斯光储充技术有限公司储能电站。事发前,该电站正在进行施工调试。
23时40分,明火被彻底扑灭,现场仍在进行冷却降温处理。市区相关部门已组织专门力量,做好起火区域及周边监测排查,确保安全。事故原因和财产损失正在调查之中。1、国轩高科:北京国轩福威斯光储充技术有限公司是国轩高科与北京福威斯成立的合资公司,根据天眼查提供的信息,经过股权穿透后,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控股55%。
2、储能:储能在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的各环节皆有作用。储能作为电力储存装置,用来平衡电能在时间上的供需关系。具体来说,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是解决电力的供需时差(调峰)以及平滑风光等新能源的输出功率(调频)。调峰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项目经济性,调频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电网稳定。
国内不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电力市场,因此储能本身不赚钱,而是一种杠杆,是一种政策推动的产物;而海外电力市场成熟,储能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辅助服务,可以独立盈利。
3、电化学储能:储能技术有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 压缩空气储能、熔融盐储能、飞轮储能等。抽水蓄能由于价格低、容量大,在当前储能市场占据绝对优势位置。但近年来,新能源车行业高速发展导致锂电池成本的快速下降,以锂电池技术为主的电化学储能装机呈现高增长,原因在于电化学储能相对于抽水蓄能而言,地理条件约束小、可补偿系统的高频率功率波动。
4、磷酸铁锂:这次出事的是磷酸铁锂电池
储能电池,目前来说比较主流的就是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
海外龙头企业如 LG、松下、三星都是以三元电池为主,因为海外对于电池的一致性要求非常高。现在很多电池系统里面配置温控系统都是以空调为主,空调的耗电取决于电池的内阻,内阻越大,散热就越多,耗电量就会越大。外在有比较明确市场竞争的情况下,很多厂商会因为三元的效率高、能量密度大、一致性好而选择它。
而国内的企业大多以磷酸铁锂为主,因为磷酸铁锂价格较低,国内没有比较好的经济性策略,初始投资低。但是现在磷酸铁锂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以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为代表的磷酸铁锂企业也在逐渐走向海外,宁德锂电池的发货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一。
5、用户侧:这次出事的是用户侧
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角色是遍布于发电侧、输配电侧以及用户侧的调节剂。
在高电价及供电不稳定的地区,用户侧配储能的必要性凸显,但是经济性成为制约因素。虽然近年来锂电池成本快速下降,但初装成本依然较高,特斯拉 Powerwall 目前的安装成本为 12000 美元(包括 1 块电池的成本 7500 美元和网关+安装费 4500 美元),因此为提高用户侧储能的经济性,海外多国出台初始购置补贴和投资税收减免政策。
国内用户侧潜力大,但还是要看政策。从盈利模式情况,主要以下三种盈利模式为主:①利用峰谷价差。②减少用电企业的需量电费。③电网的需求侧响应。未来用户侧的盈利模式会越来越多,比如做调频,辅助服务,做综合能源治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点。在那时用户侧功能性的作用就会更加凸显出来。至于用户侧放量的时间预期较为困难,因为国内的情况完全取决于政策,只有在电力市场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它的应用范围才能铺开。
6、竞争格局
中国目前储能的招标情况大多数是以系统集成的形式出现。大多数的厂商在招标时把交流侧的储能逆变器、直流侧的电池系统以及系统的 EMS 能量管理控制作为一个整体,所以国内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还是以逆变和锂电的龙头企业为主。
目前国内的系统集成商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逆变器企业为主,另一种是以电池企业为主。对于电池企业,国内锂电池的龙头企业还是以宁德、比亚迪为主,但是这两家企业很少在国内以系统集成商的身份去参与市场竞争,电池企业本身作为整个系统集成商参与竞标的并不多。国内还是以逆变器企业作为系统集成商更多一些,因为整个系统集成要满足电网或调频的要求,对电力电子的转换技术,弱电的控制能力要求会更高。
十年前,甘肃酒泉,深秋的一个夜晚。华锐风电科技(甘肃)有限公司设备生产厂区施工现场承包方宁夏天信建设发展股份公司1000吨履带式起重机在作业过程中突然倾倒,造成包括时任肃州区委副书记、酒泉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于永东在内的5人当场死亡,1人受伤。这是国内风电史上一次众所周知的重大事故,也被视为彼时风电“大跃进”带来的重大教训之一,事故让国家能源局对风电设备并网有了更严格监管,并收紧对于风力发电项目的审批。此后,包括风电在内的多种新能源投资皆陷入行业低谷。
十年过去了,风电也发展起来了,只是脚步慢了下来,储能也是如此吧。
事故原因还有待调查,但造成如此人员伤亡及社会影响,想必会对储能行业带来不少负面冲击。这里略做推测,仅供参考。
一是用户侧储能的步伐短期会有所放慢。尤其是跟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配套的大型储能,“光伏+储能+电动车”的商业模式会受到阶段性挑战。北京市已经做出了“全市要对类似储能电站连夜排查,在建的要停下来”的指示,相信其他地区很快会跟进。
二是储能的标准化工作会加快并强化。实际上,2020年1月,国家能源局、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储能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到2021年,要形成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储能标准化工作机制,推进建立较为系统的储能标准体系,加强储能关键技术标准制修订和储能标准国际化。
三是更加重视储能的系统方案设计。储能电站的安全性,不仅仅是电池本体的安全,或者说电池本体做的再好,如果方案不行,也是白搭,可以说应用方案更为重要。比如,室内方案的火灾隐患及破坏性更大。金融当中,有个重要概念,叫“风险管理”,我们无法规避不确定性风险,唯有进行主动管理。锂电池,就像任何一个工业品,都是有风险的,现有电动汽车的锂电池管理,致力于避免出现人员伤亡,比如从冒烟到起火要有足够预警时间让人员撤离。盲目好大喜功,就忽略了这一点,一旦出现风险,就失控了。
四是劣质供应商会出清,不能仅仅依靠价格竞争。很多人认为,储能的安全性要求比电动汽车更低,因此会对安全性有所疏忽。同时,储能电站作为生产资料,要测算经济性(回报期和收益率),因此往往会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的供应商。如果安全性要求提高,就会像电动汽车行业一样,低端锂电池及系统集成商逐渐退出市场。
五是国有企业的投资运营热情会有所降低。储能电站本质上是一个生产资料,前期投入资金较大,回收周期较长,收益率并不丰厚,而民营企业没有资金优势,往往适合于资金成本较低、预期收益率不高的国有企业,而今风险问题凸显,势必会打击国有企业甚至金融机构的投资积极性。如果没有机构最终买单,意味着这个行业会受到很大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