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6毫米、166毫米、182毫米再到210毫米,近两年,关于光伏硅片“尺寸”的争论,从未停息。2019年,166组件和210组件的激烈对垒打开了大尺寸硅片“尺寸之争”的大门,而182组件在2020年成为了210组件的有力竞争者。
“毫米”之争的背后,不仅是对尺寸的突破,更是一场光伏产业降本增效、实现全面平价上网的技术竞逐,由此带来的组件、辅材以及产品性能的改变,都成为企业战略选择的关键考量。
阵营更加清晰
随着光伏企业的大尺寸产品扩产规划相继发布,182、210硅片阵营愈发清晰,182硅片阵营主要以隆基、晶科、晶澳等7家公司为代表,并于2020年6月联合倡导建立了182光伏硅片标准(M10)。
晶澳科技向本报记者表示,该公司于2020年5月推出了基于182硅片的组件,当年10月在国内首次出货,后续陆续出货至欧洲、北美等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广受欢迎。“预计2021年底,182系列组件出货量比例将达到公司整体出货量的50%甚至更高。”
“我们目前主要售卖的一款182尺寸产品,是72片电池的单面和双面组件。年初销售量达到了2GW,签单及意向订单达到了12GW。”隆基乐叶高级产品经理李绍唐向记者透露。
晶科能源的Tiger Pro系列,也是基于182尺寸的产品。“今年新增的产能,从硅片、电池到组件都将规划生产Tiger Pro。”晶科方面透露,“目前排单量已经超过10GW。”天合光能、东方日升、中环股份等8家企业也于2020年11月联合发布了“光伏210标准化倡议”。中环股份副董事长、总经理沈浩平表示:“公司210尺寸硅片需求量很大,预计全年出货量在40-45GW左右,会通过技术驱动、项目扩产等方式,争取全年出货达到50GW以上。”
“天合光能基于210毫米大尺寸硅片推出的Vertex至尊系列超高功率组件,最高功率可达670W,效率达21.6%。另外,至尊小金刚系列组件在功率、尺寸、重量、外观、安装简易性、负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关键领域表现出色。”天合光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预计2021年底,该公司组件产能将达到50GW年产能规模,电池将达到36GW年产能规模。
东方日升也针对210组件推出了系列新品 。“2019年12月,公司全球首发500W组件,不久后,与马来西亚TOKAI公司签署了世界上第一个500W高效组件项目订单,并快速完成了首批出货。波兰、巴西、韩国等重要光伏市场,均与公司签订了210系列产品的供货订单。”东方日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表现如何各执一词
从应用场景到实证表现再到发展前景,两大硅片尺寸表现如何?
“在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努力下,182电池与组件的制造工艺已经完备且成熟。”据晶澳科技介绍,182产品在生产设备成熟度、工艺普及率、辅材成熟度、物流运输成本等方面均具备很大优势,一体化单瓦成本相较其他尺寸硅片的产品更低,并且在电站初始投资以及度电成本方面优势明显。
李绍唐表示,182尺寸产品在设计之初对产品各方面进行了合理性考量。“在系统端、逆变器的配套上兼容,有利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维修与替换。”
晶科能源也指出,182组件基于系统最优光伏组件尺寸的逻辑出发设计,综合表现优异,是从全产业链环节确定的最佳组件设计方案。
有业内人士则持相反意见,认为210硅片因具有较强的降本增效能力,且在技术层面兼容性更强,以210为标准是降低光伏度电成本、实现光伏全面平价上网的最优选择。据东方日升介绍,“210系列产品及电池、组件设计的标准化,给下游系统设计和产品选型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成本下降。”
天合光能指出,“目前210产品线已经逐渐成熟并丰富,应用场景多样化,在市场上也开始大规模应用,需求和产能同步扩张,从长远来看,210将是市场主流的选择。”
针对210组件量产、运输等方面的质疑声,天合光能表示:“210组件已于2020年正式量产并出货,当年底订单已超10GW。另外,600W+组件已于2021年3月正式量产。”
东方日升指出,进入2021年以来,210系列组件配套产业链已取得全新进展。“年初,全球三大逆变器企业接连宣布适配210超高功率组件的逆变器落地上市,并于3月进入量产。7家全球领先的光伏跟踪支架制造商相继发布全面适配210超高功率组件的认证声明,是全球支架领域的又一次全面升级。3月初,玻璃厂商也先后宣布突破宽度瓶颈,完全适配210大尺寸组件。”
天合光能表示,“回首这一年半以来,大尺寸组件的发展历程,各环节产能、产业链配套、技术成熟度、项目实测以及组件应用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210硅片为例,据PVINFOlink统计,预计今年年底大尺寸硅片产能超220GW、210电池产能超过172GW、210组件产能将达到120GW以上。”
“最佳标准”需市场验证
“力主182硅片的企业认为它技术成熟,全产业链配套完善,还未到更新换代的时间节点。若全部换成210硅片,就需要重新投资,上新产线,旧产线折旧压力较大。”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告诉记者,“但是,因为组件功率的提高对于节约土地、减少非技术成本具有明显优势,所以整个行业向210尺寸的转换速度目前快于预期。”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支持600W +组件的光伏玻璃实际供应量将超50GW,2022年将进一步放量至120GW以上,供应充足有保障。”东方日升指出,随着配套产业链逐步完善,将会更强有力地推动光伏全产业链合作,加速光伏度电成本下降。
天合光能指出,超高功率组件对于传统组件的替代化进程正在加速。在硅片价格攀升导致组件成本上涨的今天,超高功率组件持续降低度电成本得到了投资方的认可。“得益于2019年中环股份突破性的推出210尺寸的硅片和天合光能等龙头组件企业推出210系列组件。光伏组件以往年均10W左右的功率提升速度被打破,一举从400W迈入500W乃至600W的时代,为降低度电成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组件尺寸是否合适应由市场决定,组件尺寸适当增加,有助于系统降低系统成本,但有边际条件。随着尺寸的继续增大,成本下降趋势趋缓,反而带来机械载荷、隐裂等可靠性风险,在系统端增加了运输与安装的难度,对支架尤其是跟踪支架提出了严峻挑战。”晶澳科技认为,不仅要增加组件尺寸来提升功率,更需要专注于产品技术进步和转换效率的提升。
李绍唐指出:“在‘30·60’双碳目标下,光伏产业还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其纠结尺寸,不如思考未来光伏技术创新的方向,回归到光伏技术的本质,进一步推动电池组件转换效率提高,推动系统发电能力提升,不断降低光伏度电成本。”
“究竟哪种尺寸的硅片更合适,基本上都是企业自发行为。无论是电站投资企业还是设备企业,还是要根据市场实际情况选择。”彭澎说。
来源:转载自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