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列为重点工作之一。报告指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
这是“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多项具体措施中着墨颇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
各民主党派和委员、代表的议案、提案也不约而同对焦“碳中和”“碳达峰”。农工党中央提出,要大力实施终端能源电气化,尽快降低煤炭消费占比;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表示,将终端分散使用的化石能源,集中进行清洁替代,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此前,中央经济工作等重要会议频繁提及“碳达峰”“碳中和”,两会再次提出表明了国家绿色发展转型的决心,“碳中和”“碳达峰”将成为“十四五”期间中央和地方的重要战略目标和任务。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产业需进一步提升绿色使用效率,而新能源产业则获得替代传统能源的更多机会,光伏等清洁能源将迎来更多政策和市场利好。
根据此前媒体公开报道,在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光伏分别写入陕西、四川、广东、安徽、江苏等11个省、市区的最高行动纲领,且被列入2021年工作重点内容之一。所以“双碳”目标对中国能源行业,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是可再生能源最大的投资国,每年的光伏、风电新增装机量也全球领先。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向零碳能源转型,这也带来了万亿元级的产业发展机遇。同时,中国市场、制度等方面的多重优势,也会对“双碳”目标起到促进作用。
Q:
欧洲能源转型已经走在全球前列,这些案例和经验,可以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A:
一是欧洲在电力行业和热力系统的“碳中和”有着比较明朗的技术路线,特别欧洲南部国家都把光伏作为未来电力系统的第一来源;二是敢于创造未来,“碳中和”是为了生态环境人为设置的一个目标,这是一个需要勇气和创造力创造未来的过程;三是欧洲国家为光伏发展做了仔细的测算,比如瑞士的测算表明,如果给适合的屋顶都装上光伏,每年可发电500亿千瓦时。
Q:
今年两会“十四五”是热门话题,光伏行业应该如何布局“十四五”发展之路?
A:
对光伏电站目前来讲,一定要走和生态、农业结合的道路,同时光伏电站还要和电网保持友好;对于建筑光伏来讲,必然要走向建材化、智能化的道路,建筑光伏不仅要美观、适合建筑,还要有较高的安全性;对光伏制造业而言,一定要探索碳足迹和生态足迹的认证。
Q:
我国“碳中和”成功实现的关键点在哪?中国在世界能源转型趋势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A:
一是坚持不再上新的煤电项目;二是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三是通过提高工业、建筑、交通等方面的能效以及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
中国是世界“碳中和”产品的工厂,特别是在光伏和储能电池方面,中国为全世界提供了70%以上的光伏组件。但中国不能只输出产品,还需要发展生态友好的高端服务业。比如,我们可以和欧洲共同来开发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生态效应评估规范。
责任编辑:肖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