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之争、技术路线之争,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足够的技术与数据支撑。
随着本届SNEC帷幕的落下,平价、“十四五”、硅片尺寸、500W+成为了本次展会的几大关键词。喋喋不休的硅片尺寸之争也从概念设计延伸到新品展出,600W、700W乃至800W,尺寸之争导致的功率竞备赛越演愈烈。
事实上,硅片尺寸问题终难脱离降低度电成本的底层逻辑,东方日升以降本为光伏行业的终极目标,于当下推出了以210为基础构建的TITAN系列600W+组件,于未来则瞄准了异质结技术。
不仅仅是600瓦,从高组件功率,到高组串功率
尽管关于硅片尺寸问题的争论仍未停止,但对于东方日升来说这似乎并不是个问题。从去年全球首款500W组件的推出,到今年5月实际订单的出货,再到TITAN系列600W组件的推出,210硅片所带来的度电成本以及BOS成本的降低便是东方日升的抉择。
以东方日升最新推出的TITAN系列600W+组件为例,其低开路电压便是其他组件难以比拟的优势。对此,东方日升技术合规高级经理宋毅锋表示“事实上,每一个电池片的开路电压与其尺寸是没有关系的,无论是G1、M6还是M10乃至M12的P型PERC单晶电池,其开路电压基本都在0.68~0.7V之间,电池片串联数量越多,则整块组件的开路电压越高。以600W组件为例,采用210mm尺寸的电池需要60片,而采用182mm尺寸的电池则至少需要78片,电池片数量的限制使182组件的开路电压比210组件高出约12V。”
如宋毅锋所言,组件开路电压越低,意味着一台逆变器可以连接的组件块数越多,组串功率更高,对应的BOS成本也将更低,在组件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开路电压每降低2V,对应的BOS成本降低约0.5分钱,而度电成本也将随之降低。东方日升研发总监刘亚锋曾在演讲中介绍道,“如果以158.75为基础来对比166、182及210电站LCOE的话,600W组件+跟踪支架可降低12.17%的BOS成本,11.07%的系统成本以及9.51%的LCOE。”
SNEC 2020中各厂家争相展示600W+组件已经说明了超高功率组件在降低度电成本上的优异表现,但其运输方式以及成本问题仍在被质疑。针对这一问题,宋毅锋回应道,“产品在研发开始,我们就不断的收到各种质疑210产品的声音。对于东方日升来说,我们对这种质疑是欢迎的,因为这也是促使我们不断对产品性能进行改进的动力,发现问题就着手解决,不能躲着问题发展。针对行业里提到的210产品集装箱运输问题,目前已经找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像我们的Titan 600Wp双面双玻组件,每个40英尺的高柜可以运输584片,运输成本可以控制在0.004$/瓦左右。”
另外,宋毅锋强调,2019年年底我们基于210硅片推出500Wp+组件,是考虑到当时行业内上下游产业链包括逆变器、玻璃等配套情况,所以该系列产品采用了5串、三分片的设计。
“但现在,随着大硅片产品的不断推进,逆变器的接入电流、玻璃宽幅等都在不断提升,我们认为是时候推出600瓦的产品了”,谈及行业对于不同尺寸的选择,宋毅锋认为,“硅片尺寸变大或者增加电池片数量都可以提高组件输出功率,但是不能盲目的一味追求高功率,因为降低度电成本才是我们产品研发设计的最终目标,Titan系列产品虽然具有目前行业内最高的功率范围,但是这个产品最大的优势仍旧是同样组件功率下,采用东方日升的“低开压”技术、由高组串功率带来的最低的度电成本。”
硅片尺寸变大虽然可以提高组件输出功率,但归根到底,如何提高转换效率才是未来的重点。对于东方日升来说,于当下,210是最优解,于未来,更看好异质结。
异质结的现在与未来
PERC之后的主流技术之争正围绕异质结与TopCon展开。“目前P型PERC单晶产品是市场最具性价比的产品,但是随着P型PERC单晶的效率瓶颈的到来,具有更高效率和更低衰减的N型电池作为下一代的技术风口,基本已经被行业认同,但是是采用Topcon技术还是异质结技术,行业内还是有一些争论。对于东方日升来说,从产品成本、性价比、效率提升空间、工艺复杂程度等角度来看,我们更看好异质结电池技术。而且我们也能看到,目前行业内很多企业都在布局异质结的技术路线,包括一些投资机构对异质结产品的发展都非常的关注。东方日升的异质结产品从2017年开始研发,2020年年初开始批量发货,到目前发货量超过50MW,目前在生产的订单还有100多兆瓦,也可以说这个产品在市场端的接受度在进一步提高。”宋毅锋认为。
当下,异质结面临的挑战也显而易见,降本是其中的关键。“从设备端来看,异质结产线投资成本较高,相比于PERC产线2.5亿元/GW的投资成本来说,异质结高达6~8亿元/GW左右。标准化、规模化、高产能是异质结的发展关键,而占设备总投资额比例最多的PECVD设备更是降本提效关键中的关键,”,宋毅锋补充道,另外,在材料方面,硅片薄片化和异质结技术所使用的低温银浆也是异质结降本的一个关键。
欣慰的是,国产设备以及辅材生产企业都在为攻克上述问题孜孜不倦的努力着。在宋毅锋看来,异质结技术的最大亮点是它可以作为一个平台去叠加其他技术,实现1+1>2的效果,无论是IBC还是钙钛矿,都可以与异质结技术相得益彰。
“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的光谱响应范围是不一样的,通过异质结叠加钙钛矿技术,可以有效的扩大电池的光谱吸收范围,从而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像这种叠层电池,其最终的量产效率可能达到30%以上,这就是异质结技术的魅力所在,我们可以把异质结技术当成是从单结电池到叠层电池的桥。如果异质结的投资成本可以降低到5亿元/GW以下的时候,那下一轮的技术更新换代将全面爆发。”宋毅锋解释道,东方日升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相信未来会给行业带来一个巨大的惊喜。
2020年是东方日升上市十周年,一步一个脚印之下是全球组件出货TOP10的回报,随着全面平价时代的开启,左手210,右手异质结的东方日升势必将乘风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