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政治局召开会议,对国内国际的最新形势及应对措施作出了清晰判断,指出:
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这是中央为十四五和2035远期制定规划的指导性方针,关系到中国每一个经济领域,作为中国民族产业名片的光伏行业,更是意义深远。
1.“中长期”、“持久战”
“中长期、持久战”,充分表明政府要求行业充分认识到国内外经济、政治、自然因素挑战的严峻性,要求行业发展做好“中长期、持久战”的心理和物质准备。
过去两三年来,中国从上到下都在面临挑战,挑战指的不仅仅是疫情态势,还包括近年来不同于以往的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和外部政治环境,尤其是中美之间的矛盾。
中美光伏贸易战始于2011年,但到2016年前后续,TestPV曾发布特约评论☞☞如鸡肋般的光伏双反还能持续多久?指出,“随着中国市场一出手,所有双反皆鸡肋。澳大利亚、加拿大纷纷在宣布中国光伏双反调查成立的同时,又认为对其影响甚微,建议终止双反调查。”
而天合、晶澳、晶科等企业也纷纷宣布不再对美、欧等的双反调查进行应诉。没有中国应诉,一时间欧美各国也觉得不好玩了,纷纷宣布终止双反调查,似乎光伏贸易战到了尽头。
然而随着特朗普政府的上台,美国对华态度已经发生了从政治、经济、军事全方位的转变,对抗因素日益加强,贸易战从光伏的细分领域扩大到201、301法案所覆盖的全方位。美国宁愿忍受高昂的光伏系统成本,也要对进口光伏产品征收除双反外更多的关税。
受美国影响,澳大利亚、欧洲、印度、加拿大等国家也纷纷重新审视中国的光伏产品:在印度制造的背景下,印度一再延厂其进口光伏产品关税期限,并施加BIS等非关税贸易壁垒;在欧洲绿色协议的背景下,欧盟重新启动了对光伏玻璃的双反,并又开始讨论光伏组件/逆变器的双反问题;
无论是“美国再次崛起”,还是“印度制造”,还是“欧洲绿色协议”,这些中长期来看全球光伏投资最大的市场,对中国光伏企业的防范与抵制,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政策的层面。
而自2018年以来,中国光伏产品的海外业务又重新成为中国光伏企业的重要拓展方向,甚至是有些企业的重点和核心。
中央此时提出“中长期”、“持久战”的要求,尽管是面向全经济领域的,但对于内外并重的光伏行业,对于布局全球“中、美、欧、印”四大光伏市场的光伏行业来说,每个经营者和决策者都必须清醒地了解四大市场的地域政治,认识到中长期内可能遇到的严峻挑战,在“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下努力寻找中长期发展的机遇。
2.产业链内外双循环
为应对中长期的严峻形势,进行持久战,中央又一次重申“药方”: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打通国内循环,是指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推动全流程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果断放水养鱼,确保供需平衡,改善分配格局,大幅降低个人所得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构建高标准的市场体系。
打通国际循环,需要打造面向全球的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围绕“一带一路”规划构建合作创新网络,稳步降低关税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谈判与制定,推动对外开放朝着更高、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上半年光伏出口数据体现出了很强的韧性,尽管有疫情影响,2020年1-5月,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约为78.7亿美元,同比仅下降10.1%。其中,硅片、电池片出口额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他产品出口额有所下降。
疫情之初,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额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但是随着疫情的发展,全球市场萎缩速度较快,WTO预计全年世界贸易增速将缩水18.5%。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硅料、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产量均比去年同期增加,如果出口市场份额面临较大压力,国内需求就成了产能消化和行业增长的重点。
而从对十四五、2035远期规划所做的“内外双循环”指导方针可以看出,未来包括光伏行业在内的国内内需将继续加大。
政府下半年的财政发力重点将从此前的“纾困”转向“刺激经济”,为一些重大项目的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而国家推出的“新基建”计划,必然将成为拉动内循环的起点。在“新基建”计划中,5G基站、充电桩、数据中心、特高压电网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分布式能源,光伏可以成为这些分布式能源的重要来源。
随着特高压电网的建成,光伏平价上网将进入成熟阶段,甚至有望在中国成为最便宜的能源。解决了光伏发电的消纳瓶颈,西北地区大量的荒漠资源就可以被开发成光伏发电,这将进一步打开光伏产业的内需空间。
会议指出,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更加注重补短板和锻长板。鼓励出口型企业根据国内市场需要进行改造,扩大内销的份额,并充分利用国内市场作为推动产业升级和专业化分工的主要驱动。
利用西部地区的原料,在西部地区生产光伏产品,用于西部地区的电站建设。可以想象,未来在西部地区建设硅料厂、硅片厂、电池厂、玻璃厂,将有广阔的就地消纳空间。
而光伏行业同样需要外循环。美国、 欧洲、印度等地区的疫情经济重启,都把新能源作为主推经济的重要抓手。但是在制造业回归美国、印度制造、欧洲绿色协议等画地为牢的保护政策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对外出口必将面临不断的质疑、排挤和挑战。
因而会议指出:地缘政治因素将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产生深远影响。我国需要充分认识美国政府遏制中国发展的决心,对美国方面可能采取的严厉措施和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调整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不仅美国,欧洲光伏产业已经制定了如何让欧洲光伏重新领导全球的发展计划,欧盟已对光伏玻璃率先开始双反,组件产品相关的调查呼声也不断响起。
政府提出,要打造面向全球的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围绕“一带一路”规划构建合作创新网络,稳步降低关税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谈判与制定,推动对外开放朝着更高、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如何让海外市场真正做到离不开我们,中国光伏行业如何真正领跑全球?行业协会如何带领中国光伏企业超越制造业本身,从政策、标准、规则等顶层设计入手,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框架下让中国光伏领跑并领导全球?
光伏人,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