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财经 > 正文

太极实业产业转型 净利四年增长25倍

来源:长江商报发布时间:2020-06-05 13:36:47作者:沈右荣

30年,三次转型,从纺织业到半导体,太极实业实现华丽转身。

太极实业的前身可追溯至1987年成立的无锡市合成纤维总厂,当时主业为纺织。如今,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和工程技术服务。

转型之后,盈利能力不断提升。2019年,太极实业实现营业收入169.17亿元,同比增长8.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6.22亿元,同比增长8.59%。相较2015年,其营收和净利润四年分别增长约2.85倍、25倍。

2019年,太极实业的半导体业务、工程服务业务、光伏发电等三大板块业务收入均实现增长,且半导体业务毛利率还有所上升。

备受关注的半导体业务,具有可持续性。太极实业子公司海太半导体拥有完整的封装测试生产线,已具备国际先进水平,且与全球第二大DRAM制造商SK海力士形成了紧密的、难以替代的合作关系。

转型升级业绩六连增

不断向新型产业转型后,太极实业经营业绩持续增长。

今年一季度,太极实业实现营业收入37.57亿元,同比微降1.33%,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11.94%。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这一经营形势,太极实业已经保持了6年。

太极实业是江苏省第一家上市公司,于1993年7月28日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从上市以来的经营数据看,2016年以前,公司经营业绩缺乏突出亮点,年度净利润未达亿元。这与公司所处的行业有关,曾经的纺织行业,调整幅度较大,行业企业亏损不少。

大约在2009年前后,太极实业抓住时机,果断转型至半导体领域。不过,那时的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也不是很高,太极实业盈利未达亿元。

但是从2014年开始,太极实业的业绩持续增长。2014年至2018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42.03亿元、43.96亿元、96.16亿元、120.34亿元、156.52亿元,同比增长5.78%、4.59%、34.55%、25.14%、30.07%。对应的净利润为0.14亿元、0.24亿元、2.33亿元、4.18亿、5.73亿元,同比增长13.94%、66.07%、101.74%、79.68%、37.13%。

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17亿元,同比增长8.09%,净利润6.22亿元,同比增长8.59%,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速有所放缓。

综上所述,2014年至2019年的6年,太极实业业绩实现稳步增长,且净利润增速整体高于营收。2019年的净利润较2014年增长了43.43倍,同期营业收入增长了3.02倍。

连续6年经营业绩持续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太极实业产业转型。除了转型半导体领域外,2016年,公司还布局了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再加上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这些业务均有较好发展前景,带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两大业务业内领先

半导体、工程技术服务、光伏,随着太极实业的产业转型升级,其盈利能力不断提升,而这三大板块业务均呈现出较好发展势头。

2016年,太极实业作价22.95亿元收购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十一科技)81.74%股权,2017年又将剩余股权收入囊中。公司还收购了配套的四川十一联合物流、南宁十一电子等公司。这些并购,交易金额合计约为30亿元。

十一科技集工程技术服务与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于一身,目前已是太极实业重要子公司。

太极实业的工程技术服务业务,主要服务于电子高科技与高端制造、生物医药与保健、市政与路桥、物流与民用建筑、电力等领域,经营方式为承接这些领域的工程咨询、设计、监理、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等业务。

根据公司披露,十一科技为国内的综合甲级设计院,设计业务可以覆盖全国所有21个行业,在电子高科技、生物与制药、市政与路桥、物流与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等细分领域的设计和EPC市场具备市场领先优势。

2019年,十一科技拼抢订单,持续开发新的项目,经营业绩创新高。其实现营业收入125.23亿元、利润总额5.72亿元,同比增长16.39%、20.58%,其中,电子高科技和高端制造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占比61.17%,新能源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占比15.34%。

此外,十一科技中标了一大批项目,后劲项目培育硕果颇丰。今年5月29日,太极实业公告,十一科技中标长电集成电路(绍兴)有限公司300mm集成电路中道先进封装生产线项目EPC总承包项目,中标总价为14.31亿元。公司称,本项目中标体现了十一科技在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领域的EPC领先地位。

太极实业的半导体业务也不逊色,其业务主要由太极半导体、海太半导体承载。海太半导体业务目前主要是为SK海力士的DRAM产品提供后工序服务。SK海力士是世界第二大DRAM制造商,公司称,其与SK海力士形成了难以替代的合作关系。2019年,海太半导体封装、封装测试最高产量分别达到12.46亿Gb容量/月、11.76亿Gb容量/月,相比上年分别增长1.2%、9.9%。

太极实业称,海太半导体采用12英寸晶圆进行集成电路封装,工艺达到16纳米级,目前已具备国际领先的后工序服务技术。

责任编辑:大禹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探访:盐碱地上开出的“光伏花”

探访:盐碱地上开出的“光伏花”

在距离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超等乡约10公里的盐碱地上,坐落着由三峡能源运营管理的肇源宁升光伏电站。随着日升月落,这些光伏板仿佛拥有了生命,它们静静地见证着时间流转,却也在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电网之中,不仅照亮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希望,更让这片曾经荒芜、盐碱肆虐的“不毛之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峡能源光伏电站
2024-09-09
马来西亚最大漂浮+地面光伏融合项目成功投运,天合光能至尊组件超高可靠性再认证

马来西亚最大漂浮+地面光伏融合项目成功投运,天合光能至尊组件超高可靠性再认证

近日,由天合光能供货的马来西亚最大漂浮+地面光伏融合项目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位于马来西亚东北部登嘉楼州沿海小镇默昌(Merchang),由马来西亚Cypark Resources Berhad公司开发所有。项目总装机量100MW,由35MW漂浮式光伏电站和65MW的地面电站组成,全部采用天合光能至尊组件。该项目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融合光伏电站,预计年发电量可抵消202,024吨碳排放,不仅进一步为当地环保事业添砖加瓦,也为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地区清洁能源发展提供引领示范标杆。

天合光能光伏电站漂浮式光伏电站
2024-09-07
福建省首个单体最大海上滩涂渔光互补100MW项目正式并网

福建省首个单体最大海上滩涂渔光互补100MW项目正式并网

2024年9月5日下午5时30分许,在完成5次主电冲击操作后,福建省单体最大的海上滩涂渔光互补项目——创能涵江兴化湾10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正式实现并网,投入运行。

渔光互补项目光伏电站
2024-09-07
多部门联合光伏企业呼吁:杜绝恶性竞争

多部门联合光伏企业呼吁:杜绝恶性竞争

会议呼吁,上游光伏制造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对于解决目前行业困境的主体责任,杜绝恶性竞争,真正站在行业立场决策行动,坚持创新驱动、坚持长期主义,坚持合作共赢,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同时进一步优化完善下游光伏电站电价政策,解决弃光限电问题,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规范地方政府产业配套、地方保护等不合理行为,切实降低光伏发电非技术成本,使上游制造端降本增效带来的红利真正受益于下游应用端。

光伏制造光伏发电光伏电站
2024-09-03
隆基绿能李文学:科技创新是行业穿越周期的不竭动力

隆基绿能李文学:科技创新是行业穿越周期的不竭动力

“在未来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光伏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占比,离不开中国光伏企业不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降低度电成本的努力。”8月8日,在浙江嘉兴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光伏绿色供应链大会上,隆基绿能副总裁李文学表示,以技术驱动产业创新升级发展,是中国光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永恒的主赛道。科技创新是穿越周期、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隆基绿能光伏企业光伏组件
2024-08-10
中国光伏600亿重构全球供应链!

中国光伏600亿重构全球供应链!

对于中国光伏产业而言,出海早已不是新鲜事。从早期的“三头在外”(原料、市场、核心设备均依赖进口),到如今深度融入全球主流市场,中国光伏产业历经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一批又一批的企业前赴后继,正在重构全球光伏供应链。

光伏产业中国光伏企业光伏电池
2024-08-05
2024半年报多家光伏企业预亏 创新+开拓海外市场或是新出路

2024半年报多家光伏企业预亏 创新+开拓海外市场或是新出路

2024年上半年,光伏行业再次陷入深度困境,多家头部企业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行业整体亏损严重,龙头企业如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等均未能幸免。

光伏企业光伏产业链海外市场
2024-07-30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太极实业产业转型 净利四年增长25倍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