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胡雪岩:兔死狐悲,同病相怜
1862年,陕甘回变,据后世记载,十余年间,陕甘汉回共死亡近2000万,十室九空。
1866年,因局势糜烂,清政府谕令与太平天国捻军作战的清末名臣左宗棠西进平叛。
这时,近代历史上最著名的草根商人胡雪岩雪中送炭,送银送粮,至此助力左宗棠四处平叛。
1973年,陕甘叛军被赶至新疆后,左宗棠奉命远征,8万西征军每年需要800多万两白银,但朝廷财政困难,洋务派将资金投入北洋水师,使左宗棠深感绝望“西征将如海市蜃楼,转眼随风。”也使得本有嫌隙的左宗棠与洋务派代表李鸿章关系更加恶劣。
此时,左宗棠想到了胡雪岩,请他出面筹钱。胡雪岩义无反顾,共筹得1870万两白银,解决大难题,被左宗棠赞为“雪岩之功,实一时无两。”在胡雪岩支持下,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将叛军赶至俄罗斯;胡雪岩也被朝廷授与从二品衔,赏黄马褂,管帽可着红色顶戴,也是“红顶商人”的由来。
1882年,胡雪岩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耗银2000万两,生丝价格日跌,企图垄断丝茧贸易,却引起外商联合抵制。百年企业史上,第一场中外大商战开始了。开始,胡氏高价尽收国内新丝数百万担,占据上风。华洋双方都已到忍耐极限,眼见胜负当判,谁知“天象”忽然大变。欧洲意大利生丝突告丰收再就是中法战争爆发,市面剧变,金融危机突然爆发。事已如此,胡雪岩已无回天之力。(来自胡雪岩百度百科)
次年,胡雪岩陷入周转危机,李鸿章趁机发动各地官僚竞相敲诈勒索,落井下石,同时推动查处胡雪岩,以抹黑左宗棠。
1885年十一月,胡雪岩贫病愤恨中郁郁而终,据说临死前留下“胡李不通婚”遗嘱。
9年后甲午海战,李苦心经营二十年的北洋在一战中全军覆没,令人扼腕。左公保新疆,至今仍金瓯无缺,山河无恙。
光伏人读胡雪岩生心有戚戚之感?因身世境遇很像。
光伏人,草根出身,趁欧洲环保风潮兴起而富,对抗外强十年规模领跑,十五年技术冠绝全球。时中国外顶“最大碳排国”之名,内怀全民小康之志,政商协力,以特许权招标定电价,以领跑者推技术进步,以户用村级助力扶贫,十年功成,平价有望,玉宇澄清,且丁酉年前未有他国剧烈震荡之变。
但行业白丁出身,无国企背景根基不厚致政令不通,多方掣肘,且发展迅猛引同辈嫉恨。
如今欠补问题难解,又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忧内困之时——
须再次警惕落井下石之人。
左李之争:法规之内,人情世故
从某种意义上看,我们光伏产业可能是“平疆”与“洋务运动”之争的受害者,各部门都希望中国变得更强大,但由于理念等原因,结合上文胡雪岩的境遇,对于主要由发改委能源局推动的光伏产业这样的态度,其实并不难理解。
欠补、”531“、削减光伏有效小时数等措施,这些给产业带来或大或小的负面影响中,财政部门门在其中为光伏产业实质上的主要阻碍,已经成为行业内外的共识。
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有效引导,政府也被誉为经济发展的“第三驾马车”,但在这种结构下,政府领导的主观意愿和推动力确实会很大程度影响产业发展健康度。小到一个身份证都会出现巨大差别:规定60天内即不算慢,但加急可以做到七天甚至更短。
以财政拨款为例,早给晚给,多给少给,只要在规定之内,法规上没有问题,但对于企业或各部门的影响却非常之大。这也是之所以网上认为其强势的原因。在许多人都不愿意生二孩的年代,计划生育委员会还硬是挺了三年才被撤销,法规框架之内的人情世故,权利与荣誉,可见一斑。
同样作为强力部委,财政部门和发改委的合作不多,在一些财政部门主管的行业,财政部门同工信部、同科技部都发文做一些基金或切实的推动产业发展的措施,但发改委参与的除了倡议类文件,就是参与一些非主导性的工作。
而业内人士也在抱怨财政部门做为强势部门,在民意沸腾的情况下,仍然我行我素。
笔者反倒认为,财政部门的主要问题是对光伏产业存在不认同的观念,而不听取意见这一条其实没太大问题。任何一家公司的CFO或者财务也不可能因为其它部门的申请就拨款,财政部门作为拨款部门,更不能因为外面一些质疑就贸然改变既定策略。
而且,中国经济发展至今,财政部门是功不可没的,中国经济过热的时代,出现了很多问题,许多地方政府、项目空手套白狼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在某些时候财政部门管控会更加严格,会有一些误伤,才会出现“央行财政部门互怼的情况”。
花钱和管钱部门因为发展理念和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存在意见不同很正常,但不能因此影响经济健康发展。
另外,光伏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补贴,而由于光伏产业高度的商业化,因此相对单纯花钱的环保产业,财政部门可能觉得更“刺眼”。但实际上,与其花钱治理,不如从源头上减排,这笔账,很多专业的财经人士到现在都没算清。
笔者认为,财务人员对不了解的行业,抱着本能的谨慎,也是很正常的,不只是对光伏,对其它产业也一样。在这儿发张图,财政部门对不主管的行业思维模式,大体都是这样。(配图)
结语:应是不忍不为
中国光伏产业目前面临着海外出口风险加大和国内存在不必要的阻挠,正处在最艰难的时刻。
在这个变革时代,政府部门也应该顺应发展,调整策略,走在改革前列为产业指明方向,而不是原地踏步固执己见,成为产业发展的绊脚石。
美国学者曾评价东林党人:“他们是一支重整道德的十字军,但不是一个改革政治的士大夫团体。”
目前存在问题:光伏扶贫过于宽松而弱化了市场意义,而对于有效小时数的政策又存在反智行为,与限电这样的客观因素一起成为两大限制产业技术继续进步的阻碍,与之前推动产业技术大幅提升的领跑者计划完全背道而驰,因此也被业内部分人士评论为媚上而欺下,虽然该评价不完全代表主流声音,但也应该引起主政者的反思。
菜根谭有云:“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这句话还有下一句“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随着项目延期不通过、有效小时数限制等反常理的政策出台,笔者对他们的期望从“不忍”,下调到了“不为”。
笔者春节前去能源局请教补贴解决策略,他们透露财政部门具体执行人员也很积极的为产业想解决方案。因此笔者还非常自责,觉得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给政府添乱,也幻想着有一天光伏产业能够与其“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但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叫人“一步平价”、“七步成诗”。
责任编辑:肖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