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捧山兰米和一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一块篮球场和一处“空中电站”,一个个专家院士工作站和一群群面朝黄土的农民……看似毫无关联的场景,近年来在五指山的黎村苗寨互动频繁。这一切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五指山市委常委、副市长罗新增的牵线搭桥。
2017年,罗新增受中海油集团委派至五指山担任挂职帮扶干部。罗新增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凭借一系列创新帮扶举措,不久前,他获得了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创新奖的殊荣。
戴着头灯,蹬着胶鞋,9月25日凌晨3时,五指山市畅好乡草办村胶农杨海平和往常一样,出现在自家胶林里,一次次弯腰、出刀,胶水随之一滴滴落入胶杯。“割了半辈子胶,一家老小就指望这些树糊口了。”可事实上,他也曾因橡胶价格持续低迷,萌生过弃割、弃管的念头。
直到2017年,五指山率先落地实施全国首例“橡胶收入保险”,这才让杨海平吃下了“定心丸”,“每吨保价1.6万元,第二年我就收到了保险公司赔付的7500元预赔款。”
杨海平不知道的是,这一切的背后,是罗新增反复调研、论证,推翻五六版方案的耐心摸索。
罗新增介绍,在充分考虑胶农的高保障保险需求、普通胶农与国营农场在产量和价格的差异、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等因素的情况下,五指山最终探索建立“政府+胶农+保险”三方合作机制,创新使用市物价局采集的地头交易价格代替传统的期货价格,将干胶的目标价格定为每斤8元。
如何帮助农民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罗新增决定带上五指山的特色农产品,全面对接中海油集团的消费平台和渠道。几乎是一拍即合,双方很快建立起稳定的产销合作机制,开启“走亲戚”般的紧密合作。眼下又到山兰米丰收的季节,五指山市水满乡新村村民陈秀娥忙着将一袋袋山兰米称斤、打包,不久后这些原生态的特色米将通过飞机运往全国各地的中海油系统机构,包括一座座漂浮在大海上的石油钻井平台。
“我们还成立了电商平台,将产品包装、物流配送、宣传推介等服务全部打包交由他们完成,让农户只管安心种,种出好产品。”罗新增介绍,仅8月24日至9月21日,五指山电商平台销出蜂蜜、辣椒酱、忧遁草、茶叶等农产品共计43万元,其中中海油扶贫采购金额达12.5万元。
每天傍晚时分,五指山市通什镇应示村的村民们都会到村委会办公室门口的篮球场上锻炼锻炼。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处篮球场的正上方建有一处7米高的“空中电站”,不仅能遮阴挡雨,更可以源源不断地“生金”。
“这是中海油集团援建的光伏发电站,年收入可达15.6万元,持续收益至少20年以上。”驻村第一书记符亚娜介绍,这一项目的落地让该村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他们借此收入为村里的30户贫困户、五保户每年分红3000元。
根据规划,五指山市将在全市7个乡镇41个村全面推广建设扶贫光伏电站,预计发电规模将达8550千瓦,惠及全市44个贫困村和2202户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