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是整座城市最温情的一刻。你知道吗?在温暖明亮的万家灯火背后,青海一小时用电836万千瓦时,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光伏产业园内黄河水电光伏电站一天发电1765万千瓦时,一小时发电271.5万千瓦时。这些光明的背后,有一群“追光者”每天不停地“追光逐日”,把丰富的太阳能转换为我省绿色发展的经济新动能。有一群“光明守护者”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每天24小时不间断,用心用情点亮万家灯火。
“追光者”坚守一线
9月17日,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光伏产业园。虽是雨后的阴沉,但站在黄河水电公司海南新能源发电部三层的观光塔上,眼前蓝色的光伏板整齐地排列在戈壁荒漠上,一直延伸到天际线,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蓝色海洋”。
这片“蓝色海洋”,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光伏产业园内的水光风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
“每次站在台上向下看,都感慨万分。这一片蓝,见证了多少人为之努力的汗水,又承载了多少光伏人的发电梦。”黄河水电公司新能源系统集成工程有限公司项目主任黄希伟说,一旁的公司副总经理李辉连连点头。
一身蓝色工装,头戴安全帽,黄希伟和李辉是众多在戈壁奉献的黄河水电人之一,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最艰苦的一线,确保“蓝色海洋”安全高效运转。
一望无际的“蓝色海洋”中,黄河水电百兆瓦太阳能发电实证基地和1000兆瓦水光风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项目工程地就占据半壁江山。
“我们眼前的百兆瓦太阳能发电实证基地是全球唯一的最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综合技术的实证试验基地,不仅对整个太阳能光伏电站各种技术进行实际考证,甚至为全国乃至全球太阳能领域的发展都将作出重要的贡献。”李辉指着一块光伏板说。
他们是电力的眼睛和耳朵
一边是“追光者”用双手在海南州打造了一个“光伏版青海湖”,一边是“光明守护者”为百姓安居乐业提供强有力的用电保障。中秋节这一天,国家电网西宁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内,依旧一片忙碌的景象。工作人员密切关注着电脑屏幕,在一名工作人员起身倒水的时候,一阵急促的提示音从电脑传来,他立马放下水杯,迅速走到电脑前操作起来。
“一旦发生安全隐患或故障,检测人员就能快速定位故障区域,再由调度人员及时通知区域内的运维人员现场处置。”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主任张少琳告诉记者,指挥中心担负着西宁市一市三县55万用电客户、237万居民的供电任务,占全省总人口的42%,供电面积7665平方公里。
接到维修反馈后,所属区域内的工作人员便忙碌了起来。到达维修现场的两名工作人员熟练地利用工具,攀上了高高的电杆,做好一系列安全措施后,认真仔细地工作起来。四十多分钟后,他们从电杆上下来,打电话告知维修完成,请通电测试,在确认没有问题后才准备离去。
当记者上前询问时,他们并未告知姓名,只是说,这是他们的工作,他们还有一处故障需要维修,随后便上车匆匆离去。据青海省电力公司统计,一小时青海产生上网电量1386万千瓦时,省内用电量836万千瓦时。
“他们的工作是最辛苦的,只要出现电力故障,无论是值班还是在家,不管什么天气情况,都要随叫随到。”张少琳说。
在采访的一个小时内,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接到了9个需要现场排查和维修的反馈。张少琳告诉记者,加班是常态化,24小时必须在岗,因为他们是电力的眼睛和耳朵。
记者手记
电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在这些光明的背后,不仅有“追光者”的每日逐光,更有“光明守护者”的倾心保障。在倡导绿色发展的今天,海南藏族自治州大力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紧密结合的新能源产业。从2011年开始起步,经过7年多的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光伏产业已成为海南州的优势产业,产业规模居青海省前列。如今,这里因一块块光伏发电板而焕发着勃勃生机。
也正是因为有了电,曾经的“星星点点”变成了现在的“灯光璀璨”,这些转变见证着青海的电力事业稳步快速发展。
1958 年 5 月,青海省首次建成35千伏输电线路;1965年4月,青海建成首条 110 千伏输电线路;2011年,青海建成格尔木200兆瓦全球单体最大的光伏电站;2013年,我国最大的水光互补工程——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工程落户青海。
……
青海光伏产业正厚积薄发。在这些新型产业基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举措得到落实。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新元素”在我省不断落地开花,完善的产业链不仅带来产业集群发展,也标志着青海省正在向新时代绿色发展之路大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