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7月16日电 (夏露)“现在光伏架好了,我们的收入上去了,一排排光伏板也成了村子里一道风景。”一年前,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张家岭村六旬村民刘来福还在为家里要买一台冰箱而犯愁。如今,得益于光伏扶贫项目,在他家里,品牌冰箱、电视、洗衣机应有尽有,生活方便了许多。
“我每天在光伏施工场务工,干一些基础的活,打桩、搬运货物等,一天下来有150元的工资。”刘来福的儿子儿媳在外打工,家里只有他们老两口。他说,之前一年收入也就两千多元,自从光伏扶贫项目开工后,他每天务工收入和土地流转的费用加起来,预计年底可收入三万多元。
光伏扶贫具有一次投入、长期受益的特点,产生最快捷、最直接的经济收益,推动扶贫攻坚由“一次输血”向“长效造血”的转变。如今,光伏扶贫已经在甘肃省“遍地开花”,既实现贫困户脱贫增收,又发展清洁新能源,将效益最大化。
漳县地处甘肃省中南部,是国家扶贫重点县,该县“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由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甘肃院总承包,从2018年7月初开始,至2019年5月30日结束,历时十个月。在“农光互补”模式号召下,漳县光伏扶贫采用高单立柱光伏支架,减少对农田土地的占用,建成后下面的土地还可继续耕作。
漳县13个乡镇,光伏扶贫项目涉及其中10个乡镇,“这里70%的山头都被我们跑遍了,光伏点多,站点分散,一期5个点,二期4个点,三期10个点,四期4个点,共23个点。”该项目EPC总承包经理张晓伟介绍说,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主要通过优化选址方案、优化设计方案、强化工程项目组织管理、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加大资源投入、高效配置施工资源等措施,在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缩短工程建设周期。
5月30日,随着漳县武阳镇王家河村光伏电站最后一片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到位并完成接线,标志着甘肃院EPC总承包建设漳县2019年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项目完成并具备并网发电条件。
张家岭村村支书王会林介绍说,当地主要种植冬春小麦,农民的主要收入还是靠外出务工。“光伏扶贫项目来到了家门口,流转了村民们160亩土地,同时解决了村里25户人的工作,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有钱建新房,添置新物件了,这些可都是光伏扶贫项目带来的,看得见的实在效益。”
据了解,漳县“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合计17.29兆瓦,可实现年均上网发电量1945万千瓦时,年销售收入1458.8万元,可带动2470户贫困户稳定增收,户均年增收3000元左右。建设村级光伏电站60个,流转土地572亩,全部以单立柱农光互补模式建设,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17个村,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村64个,增加村集体经济3至5万元。
在现场EPC项目部,对每个务工人员都认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考试,在每天施工前的站班会上,强调当天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在“安全生产月”,项目部开展了触电伤害应急演练活动,牢固树立现场人员安全意识。
“这块地方有电,危险,你们不能去玩哦!”EPC项目部安全员宗磊身边围着一群刚放学的小朋友,他指着不远处农田里的一大块光伏板,用浅显易懂的话解答着小朋友们提出的“为什么会发电、光伏板的作用”等问题,并告诉小朋友们安全的重要性,现场普及安全用电知识,叮嘱他们,回去后一定要告诉家人。
近年来,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甘肃院先后完成EPC总承包漳县2018年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和第四批村级,积石山县“十三五”第一批,临洮县“十三五”村级等8个光伏扶贫电站建设项目,装机总量53.779兆瓦,全力助推甘肃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