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体看,我国电化学储能市场在近年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2011——2017年,我国电化学储能市场高速发展,年复合增长率达38%。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储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已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的累计装机规模已达40.7MW,2014年中国已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的累计装机规模增长至132.3MW,同比增长86%。到了2017年中国已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的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89.8MW。在2018年6月底,中国已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的累计装机规模为490.2MW,占比为1.6%,相比2017年底上升0.3个百分点。截至2018年9月底,中国已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的累计装机规模为649.7MW,占比为2.1%,同比增长104%。
2010-2018年9月中国已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的累计装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应用分布上看,用户侧领域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为264兆瓦,所占比重达到约50%,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发电侧和电网侧领域分列第二、三位,所占比重分别为36%和14%。
按技术类型分析,锂离子电池累计装机规模366.38兆瓦,所占比重近70%,应用覆盖发电侧、电网侧及用户侧全领域;铅蓄电池累计装机规模143.78兆瓦,占比27%,用户侧则是其主要应用场景。
而用户侧储能在我国获得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商业模式清晰,投资回收年限较短,一般小于8年。
从盈利上看,通过峰谷价差方式,用户侧储能项目在部分省份已经接近盈亏平衡点。用户侧储能的市场投资主体主要有电池生产商、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售电公司、储能系统集成商和产业资本等,其中,综合能源服务公司+电池生产商的模式占比最高。
政策逐步完善,也是储能出现爆发的另一个原因。
从顶层设计来看,储能在我国能源系统和产业发展中的身份地位逐步确立。从产业支持来看,相关政策也逐步出台。在地方层面,并网运行、辅助服务、需求侧响应和补贴机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体系也日益完善。
2019年中国储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从规模效应和利用率来看,电化学储能在电网侧和电源侧能够得到更加集中和规模化的利用,较用户侧储能效率高,且安全和可控性更强,国外在电源侧和电网侧均出台了大量激励政策,我国也应借鉴国际经验,在电网侧和电源侧储能方面加强政策支撑和引导。
对于用户侧储能来说,关键在于完善市场设计,通过市场发现储能价值的方式促进其发展。原则上,储能不需要单独定价,储能的价值主要通过机会成本法,按效果付费来体现,因此应尽可能采用市场化方式定价和回收成本。
因此,建议我国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引导用户通过储能设施,合理优化运行方式,降低市场电费成本,同时通过打包集成为“虚拟电厂”参与辅助服务市场。
责任编辑:肖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