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业作为新材料(有机硅等)、半导体(电子级多晶硅)、光伏(太阳能级多晶硅)等新兴产业壮大所依赖的基础性产业,近年来在我国实现了快速发展。尤其伴随光伏产业对太阳能级多晶硅需求的不断扩大,硅业与光伏产业两者周期波动的关联性也愈发紧密。
全球与中国多晶硅产量对比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多晶硅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前由技术进步推动价格下降,相较于2011年硅料价格下降40%,现阶段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光伏市场规模扩大带动硅料需求增加,2017年全球产量为2007年产量的10倍, 2017年全球多晶硅产量约为43.2万吨,同比增长13.7%;其中,中国占比56%,连续第2年占比过半,排名世界第一;韩国产量为7.7万吨,同比增加4.1%,排名第二;德国产量5.8万吨,同比减少7.9%,排名第三。
2007-2017年全球全球与中国多晶硅产量对比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中国多晶硅料产量全球占比第一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多晶硅进口比例仍然较大,尚存替代空间
多晶硅主要下游硅片我国占据了全球90%以上的市场,因此相对于我国多晶硅料的总需求来说,进口依赖度依然较高。2017年我国多晶硅进口量约15.9万吨,进口依赖度接近40%。随着国内多晶硅产能的不断扩张,多晶硅的进口比列有望逐步下滑。
下游多晶硅国内需求的扩张,将有效地拉动我国工业硅需求的增长。此外,用于半导体行业多晶硅虽绝对量较小,年需求约3万吨,但受益下游市场的快速扩张以及国产化进程的加快,预计电子级多晶硅有望给我国工业硅需求带来新的增量空间。
2009-2017年中国中国多晶硅进口及进口依赖度度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全球前5大硅料企业产能分析预测
2018年预计新增产能12-13万吨,全球前5大多晶硅厂商中我国企业将占据3席,保利协鑫以9.6万吨/年产能领跑,国内企业中,2018年新增万吨级的企业有5家,四川永祥扩产5万吨、新疆协鑫扩产2万吨、山西瑞科扩产1.9万吨、东方希望扩产1.5万吨、江西赛维扩产1万吨。
2016-2018年全球前5大硅料企业产能统计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多晶硅现货价格震荡波动
受到技术进步、工业硅降价、“531新政”触发的供需格局暂变等多重因素影响,2018年前8个月,国内多晶硅现货价格震荡波动,均价为11.74万元/吨,同比下跌8.1%,尤其“531新政”之后,价格从5月底的12.6万元/吨快速下跌至7月中旬8.78万元/吨,跌幅达到30.3%。之后价格出现小幅反弹,截止2018年8月底,价格反弹3.5%至9.09万元/吨。
产品增效、应用多元化
事实上,多晶硅下游产品的增效,某种角度来看,也是一种降本手段。在光伏方向上,例如在铸锭环节,保利协鑫宣称,基于现有铸锭炉的升级改造,优化热场设计,可以使多晶电池效率提升0.08%-0.10%。
在切割硅片环节,金刚线切割也在多晶硅片切割领域推广完成,而下游的黑硅技术可以完美配套金刚线切割。保利协鑫方面介绍,“TS+”第二代黑硅片设备产能增加一倍,制绒成本降低约30%,以接近传统制绒的成本获取黑硅高转化效率,电池效率增益将提升至0.5%。
去年全球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硅片(等效8英寸)的需求量每月在1160万片,未来,全球对12英寸硅片的需求量在不断增长,去年每月在510万片,今年将达到560万片/月,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40万片/月。而这些需求,也均将支撑高纯电子级多晶硅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