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无论是为了能源安全供应和环境保护,还是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光伏为重要担当的新能源事业已经成为解决能源危机、保护青山绿水、破解雾霾之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具有重大的使命价值和意义。当今,我国光伏产业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多晶硅作为光伏制造最核心的原材料,十余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整个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功不可没。
十余载艰辛风雨路1
1.1 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新中国成立后近40 年里,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德、日等多晶硅生产大国,对我国多晶硅行业实施了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我国多晶硅行业发展缓慢,全国多晶硅年产量不到世界总年产量的0.5%,且技术水平低、生产规模小、产品单位能耗高、生产成本高,导致市场需求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我国企业意识到多晶硅及相关材料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战略意义,逐步加大了多晶硅技术的引进力度,力求能够实现多晶硅的规模化生产。2005年,我国首条300 t/ 年的多晶硅产业化示范线建成,标志着多晶硅规模化生产技术体系的形成,打破了国外多年的技术封锁。
随着全球光伏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各国政府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刺激了多晶硅在太阳能光伏市场的需求大爆发,多晶硅价格从25 美元/kg 一路飙升至金融危机前的475 美元/kg。在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和高额利润的驱动下,2007 年国内掀起了建设多晶硅项目的高潮,新建、扩建项目达20 多个,在建规模达到2 万t 以上,我国多晶硅行业发展之路自此打开。
1.2 跨越国外倾销阻碍
在2008 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美国、欧盟对我国光伏实施了“双反”贸易调查,限制、打压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多晶硅价格从塔尖瞬间坍塌,从2008 年4月的475美元/kg 跌至2010 年4 月的52美元/kg,跌幅高达89.1%。同期,美、韩及欧盟的多晶硅企业在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的支持下,利用此前签订的长单捆绑下游用户,通过短单以远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至我国市场,导致我国多晶硅行业全面亏损;直到2012 年底,我国43 家多晶硅工厂全部停产,无一幸免,多晶硅价格跌至15 美元/kg,远低于国内外多晶硅企业生产成本。到2013 年,在我国对美、韩及欧盟的“双反”终裁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支持下,多晶硅行业开始出现好转,具备投产条件的技术改造工程和新建工程开始重启,江苏中能、洛阳中硅、宜昌南玻、亚洲硅业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消除瓶颈,先后恢复生产,在产企业达到16家。
1.3 解除国内误区羁绊
2009 年发布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 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9]38 号) 将多晶硅列为6 大产能过剩行业之一,并冠以“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业”的头衔。正是由于多晶硅行业带着“两高一资、产能过剩”的帽子,银行贷款避之不及,项目建设难以推进,再加上国外倾销压制,在光伏产业遭遇金融危机打压的背景下,多晶硅价格一路下跌,大量已建项目无力通过扩大规模和技术改造提升竞争力,在建项目也由于融资困难而被迫停工,国内多晶硅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正是由于误区羁绊、价格暴跌、信贷紧缩这三重致命利空叠加于刚刚起步的多晶硅行业,才使其深陷泥潭、寸步难行。
经历了漫长的误区解读之路后,2013 年10 月,国务院出台文件将多晶硅从产能过剩的行业中摘除,从侧面反映了政府对这个新兴产业的大力支持,给予了国内多晶硅行业喘息之机。2013 年之后,在国家光伏安装政策和补贴调整等因素影响下,多晶硅价格理性回归至11~23 美元/kg,随后价格根据市场需求上下震荡波动。同时,我国多晶硅企业加快自主研发、提升技术与装备、降低生产成本,使产能更加集中,到2017 年底,有22 家多晶硅企业在产,其中万吨级企业达到10 家,全国多晶硅产量达到24 万t,占全球总产量的54.7%,连续5年位居全球首位,我国多晶硅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多晶硅行业规模显著扩张2
2.1 产能及产量增速高于全球
从2005 年打破技术封锁开始,在国家科技计划和产业政策的支持下,一大批科技成果先后鉴定,并于2007 年逐步实现产业化。
截至2017 年底,我国多晶硅产能达到27.60万t/ 年,与2007 年的0.45 万t/ 年相比,年均增长率为50.9%;同期,全球产能从4.95 万t/ 年增至50.00 万t/ 年,年均增长率为26.0%。
产量方面,我国多晶硅产量从2007 年的0.11万t 增至2017 年的24.04 万t,年均增长率高达70.9%;同期,全球多晶硅产量从5.00 万t 增至43.90 万t,年均增长率为24.3%。
可以看出,我国多晶硅产能、产量增速均明显高于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