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网来说,这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电源点。仅仅2.5千瓦的发电容量,以专用插座方式接入家庭内部380伏低压回路,日均发电量约为6~8千瓦时,运营模式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就是这么一个电源并网项目,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营销部门“一口对外”,安排专人主动与客户联系沟通,宣传国家电网公司有关政策,及时帮助客户解决并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受到客户的好评。经过35个工作日,顺利完成从并网申请、验收调试到并网发电的全过程流转,于2012年12月30日成功并网发电,并于2013年3月19日拿到第一笔上网电费116元。
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如此小的项目并网也就是接入一条电线的问题。但是人们一定想不到,在上海市南供电公司的调度中心内,这个毫不起眼的小电源也与那些装机容量达上百万千瓦的大型发电厂一样,拥有自己的通信通道,也是调度接线图中一颗小小的电源亮点。
从陈先生家中的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到国网上海电力调度中心,中间走过的路,公司付出的心血,也许只有国家电网人能了解。
从去年10月到今年2月,国家电网公司连出两道重手,搅热了原本相对冷寂的分布式电源产业。两个意见,甘苦自知。这是一次国家电网公司特色的并网,一次主动迎接市场的转变。
内繁外简
2012年10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拉开了服务分布式电源并网的大幕。
四个月后的2013年2月27日,公司再次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服务并网范围扩大至所有分布式电源。
两次发布,范围不同,却给出了相同的理念——方便客户,敞开大门。
根据公司要求,目前所有分布式电源项目的并网申报工作都实行“一个窗口、一站式服务”的模式。并网用户只需到当地供电营业厅提出并网申请,其余公司内部流程都不需要客户再去联络。
“这就是我们说的‘内转外不转’。”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正陵告诉记者,“这与以往常规电源并网不一样。按照常规电源并网流程,并网申请需要找发展部,调度相关问题需要向调度提出申请,卖电需要找交易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则需要找基建部,如果需要买电还要通过营销部。”
如今,这一系列流程都简化为一个步骤——客户向当地营销部门提出申请。各地营销部门自然而然成为客户感知并网的最主要环节。
“各地市一级的营销部门压力很大。”国网营销部营业处负责分布式电源的专责何宝灵告诉记者,“之前常规电源的并网都是向省公司提出申请,而现在分布式电源并网业务都在地市公司层面办理,这对于地市公司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业务,许多业务人员都需要进行重新培训。”营销部积极贯彻落实公司党组决策部署,深入调研,认真分析,大家加班工作至深夜,有人甚至带病坚持,通过努力最终形成《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管理规范》(下称《服务规范》),《服务规范》的同步印发及逐层宣贯学习,规范一线人员并网服务行为,提升了并网服务水平。
在《意见》的执行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因为新业务而带来的困难,比如分布式电源并网是否需要电力业务许可证(发电类),分布式电源项目投运后上网电价政策执行,并网电价类别及内部代码等问题。“这些都是内部流程但却会影响到客户感受。公司自上而下全力支持,一线人员不遗余力,努力解决遇到的困难。”何宝灵表示。
“最为困难的是如何让一个非电力行业的申报客户理解各个条款,并与电网公司取得相互信任。电网企业需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因此会对并网过程提出一些要求,还需要广大客户的理解和支持。”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营销部杜海阳负责当地分布式电源并网工作,对此有着深刻体会。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对多少容量的分布式电源需要立项、由哪些部门审批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各地市公司在具体业务办理中需要多次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联系,确认项目的合法性。同时,申报分布式电源并网的个人客户对国家的金太阳等政策并不了解,对并网服务流程、上网电价、再生能源补贴等也比较陌生,这些都需要向客户详细解释,极大地增加了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量和工作难度。
除了并网流程,公司还在接入系统设计环节、并网验收调试环节进行了大量简化工作。与此同时,公司还为分布式电源并网客户提供了非常优惠的并网条件,免除了客户接入系统方案设计、并网验收调试、接入公共电网投资等多项费用。
开拓创新
对于国网发展部规划二处副处长齐旭来说,2012年4月到10月26日《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发布之前是分外繁忙的6个月。
“分布式电源并网没有相关条例可以遵循,现有电源并网政策和规定都是针对大型常规电源。我们通过全面开展分布式电源并网情况调研,认真听取客户反映的在并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针对问题找措施。涉及公司不同专业部门和所有的管理层级,可以说,是电源并网管理的一次流程再造和制度创新。”齐旭表示。
这两部意见均由国网发展部牵头制定,国网营销部、运检部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多个部门配合制定相关条款。
这是一次开拓创新的并网过程,需要突破大量政策盲区,同时还要设定适用于分布式电源的并网技术标准。
“这次分布式电源并网意见提出的很多东西都是全新的。”张正陵回忆分布式光伏并网意见的准备过程,“在讨论并网意见的时候,很多现有政策并不适用。”
比如调度方面,根据1993年6月29日发布的《电网调度管理条例》,所有上网电源必须用光纤进行通信以确保调度准确性。“这对于单独客户来说,是很难承受的高额费用。其花费有时甚至高于整个分布式电源的建设费用。”张正陵表示。
为此,《意见》中明确,通过10千伏接入客户侧的分布式光伏、风电和海洋能发电项目,以及380伏接入的分布式电源项目,可采用无线公网通信方式,380伏客户仅要求上传电量信息即可。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技术研究室副主任何国庆告诉记者,仅将光纤通信改为无线通信一项,就使客户的通信成本下降了九成。“代价就是通信的实时性要打些折扣,但是已经能够满足目前分布式电源客户的并网需求,相信以后会逐步改善。”
除此之外,客户类型多样也是全新的挑战。“以往提出并网申请的都是电力行业业内人士,熟知各种技术要求和相关规定,而分布式光伏业主来自各行各业,基本没有电源项目前期和建设经验。”齐旭表示,为了方便客户并网方案设计,通过对各种技术类型电源接入系统方案调研和分析,公司总结提出了13种典型设计方案,为高效安全并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不过实际并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肯定不可能全部覆盖,还是需要各地方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责任至上
这是责任至上的并网过程。
“分布式电源并网,或许很多人不能理解国家电网公司的一些做法,认为无利可图的事情,作为一家公司为什么要做。”张正陵解释道,“但是国家电网公司跟很多公司不同,‘电网’这两个字一头连着‘公司’,而另一头连着的是‘国家’。”
“国家”意味着责任,也就注定了这次分布式电源并网并不是以收入效益为先的一次服务。
可能很多人很难想象,这个被很多人误解为分布式电源发展关隘的并网环节,恰恰解决许多原本因为无章可循而导致无法并网的项目。
浙江长兴中钢集团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装机容量4.2兆瓦,接入电压等级10千伏,于2011年10月建成。然而建成后由于无法按照公用电厂标准并网,按照自备电厂标准并网又需按规定缴纳系统备用容量费,经济上不合适,因此项目并网成为一个大难题。而《意见》出台后,客户自行选择发电量上网的方式,11个工作日便顺利完成并网手续,已于2012年11月23日顺利并网发电。
在这样的并网项目解决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电网公司做出了经济上不小的让步。
既然不被一些人理解,为什么还要坚持做,而且要做得更好?
“因为我们真心实意在做,是实实在在支持、欢迎分布式电源并网,是不打折扣在为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张正陵表示,“从目前来看,我们的意见肯定有瑕疵,但一件事情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才推出。所以也需要广大客户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
为了更好的支持分布式电源并网,公司内部做了详细的流程和规定。“对外客户们只需要阅读一个意见,而对内相关岗位员工则需要学习三本规范,包括内部管理规范、并网技术要求以及设计工作指导三个方面,每个本都比意见更厚更复杂。”张正陵表示。
截至4月20日,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受理并网咨询7965次,并网申请393项,其中自然人项目76项,总装机925.4兆瓦。
“尽管《意见》的出台已经让分布式电源在并网环节没有障碍,但分布式电源项目建设成本较高,经济性较差仍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白建华表示,“电网给出绿色并网通道只是促进其发展的动力之一,更为重要的国家能够进一步出台明确的分布式电源补贴政策及具体的实施细则,同时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引导作用,保障分布式电源均衡有序发展。”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