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项目真是个好项目,西安经开区让俺这贫困户有了新的盼头。”看着已经发电的光伏板,蓝田县三官庙村的54岁的贫困户郭新忠激动不已。
走进三官庙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就能看到建筑物顶部和周边区域架起了连片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一块印有“三官庙村光伏发电工程”字样的金属牌吸引着众多村民的目光。有路过的村民称,前几个月就看到这些光伏设备正在架设、安装,现在设备开始运行了,这些原来闲置的房顶也能给贫困群众带来稳定收入。
三官庙村位于蓝田县以北15公里,由于耕地集中分布于两条梁三道沟内,耕地条件较差。这里村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使三官庙村成为自然条件最为复杂的典型农业村和经济滞后村。全村群众经济主要靠农业种植、养殖、务工为主。
郭新忠原来只能靠种地养家,农闲出外打零工,后来得了脑溢血留下腿疾,家里老父亲也是脑溢血后遗症,76岁的老母亲三级残疾。光伏发电项目让包括郭新忠在内的21户贫困户不用干啥,就能拿到分红。
原来,为帮助三官庙村早日脱贫,西安经开区驻村工作队先后对村级道路、生活饮水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为了增强产业扶贫的“造血”能力,驻村工作队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这里光照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光伏发电产业,且有部分村民已在自家屋顶开展了相关产业,效果还不错。
“我们和三官庙村共同研究后,一致认可发展光伏发电项目。”据驻村工作队长王泽介绍,三官庙村光伏发电工程总投资66万余元。其中,经开区帮扶45万余元,为此专门成立合作社推动项目建设、发展。该项目已于2017年9月底动工建设,11月上旬已开始并网发电。
“光伏发电获得的收益,我们按照投资比例,给当地21户贫困户分红,让贫困户能够有一份持续且相对稳定的收入。”王泽说,还将结合三官庙村的优势、特点,在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产业扶贫,帮助建立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
告别拉水吃的日子
西安经开区驻金山村工作队解决群众吃水难侧记
“总算告别了拉水的日子,感谢经开区驻村工作队的帮扶干部,你们真是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看着自来水龙头汩汩流出的清水,蓝田县金山村贫困户周淑丽喜不自禁。
蓝田县三官庙镇金山村六组地处深沟,近年来,由于管道年久失修,村民赖以生存的用水,全靠3里外的一口蓄水池供给。六组的贫困户许多是因病或因残致贫,艰难的取水路给他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西安经开区驻金山村工作队来到村里后,都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驻村工作队队长曹益回忆起初次在村民家喝水的情形,这件事让他记忆犹新:“村民要给我们烧水喝,眼看着从一个漂着各种杂物的水缸里舀出水倒进烧水壶,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也深深意识到解决村民吃水问题的紧迫性。”
说干就干,曹益带领驻村工作队员,进村入户开展走访调研。在研究实施方案时,他们发现由于部分老管线位于新打的水泥路下,如果按照原有管线施工,会破坏村里道路,不但施工量成倍增加,还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为此,曹益专门请了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并根据专家反馈意见修改施工图,最终找到了最优方案。
然而,施工过程中,曹益和队员们又遇到了新的情况。新的管道通过了部分村民门前的自有道路,白天刚铺设完毕,却让第二天一早赶来的施工人员傻眼了:“失踪”了一大截。
“管子丢了,说明我们的沟通、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曹益和工作人员挨家走访村民,再次沟通,阐明利害、耐心说服……最终,村民们意识到这是好事情,甚至有人自带工具加入施工队伍,义务干活。
“曹队长刚来的时候带着眼镜,看上去像个教授,没想到干起活儿一点儿不惜力,真是好样的!”受到驻村队员感染自发加入施工队伍的村民郝缠岐说起曹益时,竖起了大拇指。
2017年7月10日上午,村民周淑丽家未关紧的水龙头滴出了水滴,落在铁桶里发出了“叮咚叮咚”的声响。闻声而来的周淑丽和家人赶紧打开水龙头,看到干净的水哗哗地流出来,激动地大喊“有水了!有水了!”不一会,整个山村都沸腾了。这个偏僻的山村终于解决了用水问题。 华商报记者 魏晓飞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扶贫用足绣花功夫争做“五个美丽”样板
“我这老房子有20多年历史了,多亏政府鼓励、帮扶干部鼓舞,地基一动工,就先预付了1万元钱,房子盖好后还奖励了3000元。”此前,因为资金问题,大王镇梧中村贫困户山海浪想盖新房的梦想曾一直搁浅着。2017年,沣西新城帮扶干部曹庆鹏帮他圆了梦。
大王西村42岁的贫困户韩维棉也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候。参加完免费就业技能培训班后,成了一名育婴师。月收入近4000元,干得好挣得更多。她觉得日子有奔头了。
“努力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打造‘美丽村庄、美丽人家、美丽经济、美丽党建、美丽乡风’样板。”2017年4月,西咸新区正式托管咸阳市15个乡镇街道,沣西新城370户贫困户1026人的扶贫工作虽然从零起步,但却志存高远。在下了一番绣花功夫后,沣西新城辖区涉贫村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贫困户的精神面貌也不同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