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光伏发电技术日益成熟,国家对于光伏产业大力支持,对光伏发电用户大力补贴,光伏发电逐步走入民用。随着光伏用户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光伏并网用户反映,在并网接入系统后,用户功率因数明显降低,通过采集系统查询,比对并网前后功率因数,发现用户反映情况确实存在。
经过实地调查,出现功率因数下降的光伏并网用户情况,这部分用户多为光伏发电容量接近负载容量,或光伏容量大于上一级变压器容量的30%。工厂内感性负载较多,由于功率因数的降低,用户需要向电网公司缴纳一部分力调电费。
1力调电费与功率因数
(1)
力调电费:
根据水利电力部、国家物价局《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水电财字 215 号文件)规定,容量在100kVA及以上的电力用户均须进行功率因数考核,未达到考核标准将加收功率因数调节费(即力调电费),超过考核标准的按超过比例进行奖励。用户功率因数考核标准为 0.85 或 0.90,若功率因数远低于标准,不仅会造成电网运行负担,同时力调罚款数量也会十分巨大。由于用户负荷与负荷性质于每日的不同时段不一定一致,用户一般会加装带有自动投切功能的无功补偿(多为电容性设备)装置,自动调整补偿力度。
功率因数考核与力调电费是保障电网安全高效运行的有效手段,是鼓励用户自主调整功率因数的制度保障。光伏发电的试点与推广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环节,也是国网发展的必由之路,因光伏接入造成未预计的力调罚款,不仅会阻碍光伏发电的推广,同时也使用户对供电企业的信任度有所下降。
(2)
功率因数: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因为有限功率始终小于或者等于视在功率,所以功率因素的值在0到1之间。
当Φ=0即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同相位时,有功功率等于视在功率,这时cosΦ的值最大,即cosΦ=1,当电路中只有纯阻性负载,或电路中感抗与容抗相等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感性电路中电流的相位总是滞后于电压,此时00<Φ<90°,此时称电路中有“滞后”的cosΦ;而容性电路中电流的相位总是超前于电压,这时-90°<Φ<0°,称电路中有“超前”的cosΦ。
功率因数是衡量用户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过低会降低电网的运行效率。功率因数的计算通过用户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的数值取得,一般来讲,无功电量比例越高则功率因数越低,所以,提高功率因数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加装无功补偿装置,以降低无功功率。
2光伏并网为什么会导致功率因数下降
光伏发电的典型接入模式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在用户原有配电设施上进行接入,光伏发电板通过逆变器整流输出交流电,并经过升压变接入高压侧并网。光伏并网用户有两块计量表计:一块为用户并网表,计算电网与用户结算的总电量;另一块表为光伏发电表计,计量通过光伏设备发出的电能量,用以计算国家补贴。
该模式下,用户并网表计量的电量实际为用户总用电量减去光伏发电量,由于光伏逆变器仅输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由电网输入,所以光伏发出的功率越大,电网侧的功率因素就越低。如一个机加工厂在光伏接入前,视在功率为500kVA,功率因素为0.92,则从电网侧输入有功功率为460kW,无功功率为195kvar,逆变器总功率为160kW,当接入光伏有功功率120kW后,则从电网侧输入有功功率减少为340kW,无功功率还是保持为195kvar,视在功率为392kVA,功率因素降为0.867,将面临电网公司收取力调电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