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太阳能承载着人类能源革命的重担,有着无比灿烂的前景,然而产能过剩导致许多企业正在逃离这个行业。水涨船高,光伏逆变器市场前景也同样备受瞩目。然而,经过多次的整合和洗牌,逆变器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寡头趋势,而且低价竞争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在这样的状况下,光伏产业会有哪些新机遇?是否值得磁件行业继续留恋?
光伏市场前景光明
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能源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的背景下,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迎来了蓬勃的发展机遇。
根据欧洲JRC的预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总能耗的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0%以上。
澳大利亚是光照资源排名世界第一的国家,该国可再生能源局光伏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澳大利亚已安装能提供5900兆瓦电力的太阳能设备,正式跻身全球十大太阳能国家。预计到2050年,澳大利亚的太阳能发电将满足全澳29%的用电需求。
光伏太阳能也是我国重点扶持发展的领域,尽管财政“补贴”逐渐下降,但在市场和技术创新共同驱动下,全国光伏发电保持较快增长。
中国能源局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全国太阳能新增装机达到721万千瓦,与2016年同期基本持平。
开启全面洗牌模式
不过,尽管太阳能光伏产业前景光明,然而有媒体指出2017年光伏产业链从上游多晶硅到下游组件,将全面进入产能过剩时代,部分光伏企业前景堪忧。
4月份美国光伏企业Suniva也宣布破产倒闭,5月份德国光伏巨头SolarWorld也在宣布破产。它们的倒闭宣告着光伏企业全面开启洗牌模式,日本、美国的光伏企业将遭到血洗,而中国光伏企业中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也很难幸免于难。
不仅如此,中国光伏企业还面临美国政府打压,以及中国政府降低补贴、限制电站的双重压力。
Suniva在倒闭前刻意扩大中国光伏企业的低价竞争,利用美国“201”条款这一工具,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诉讼,要求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晶硅光伏电池片和组件发起全球保障性措施调查,给了中国光伏产业一击重拳。
5月1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严格光伏电站规模的文件,我国光伏行业将逐渐启动“过冬机制”,地面电站指标收缩,以及土地、限电、补贴始终是未能彻底解决的“三座大山”。
这使得一些想从光伏行业投机获利的企业开始渐渐退出市场,传统的光伏企业也在补贴拖欠中产生了较大的现金流压力。
不过,光伏产业尚未饱和,尽管欧美市场发展受阻,国内地面电站受限,然而印度等许多新兴市场的需求才刚起步,而且未来屋顶太阳能将为行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
“一带一路”新局面
5月14日至15日,中国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各国一起共商合作大计,并且确定了多项合作成果。其实,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光伏行业作为全球领先的中国制造业,也成为优势产业走出去的一部分,在沿线国家及区域的可再生能源应用上也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一带一路”不仅扩大了光伏应用市场,还打破了光伏一直依赖欧、美、日等市场格局,为中国光伏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布局、实现国际化发展带了诸多机会,未来光伏产业的前景也呈现一片可观的情景。一大批光伏企业正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纷纷布局海外市场。
今年5月8日,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Nereus Capital宣布,其合资公司Medak Solar Projects Pvt.Ltd.在印度特伦甘纳邦(Telangana)完成了一个8.2MW的光伏项目开放存取(Open Access)模式并网发电。
5月16日,中利集团腾晖光伏于出席了“一带一路”中国-阿根廷商务洽谈活动。腾晖光伏在2015年开始跟踪阿根廷胡胡伊省蔻察利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阿根廷总统马克里对该项目十分重视,希望在2018年5月完成并网。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