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要闻 > 正文

国网:多表合一要迈过几道坎儿?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发布时间:2017-04-13 00:00:00
索比光伏网讯:下了晚点的航班抵达北京,乘坐出租车回到小区楼下的赵女士下意识地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已经是夜里11点多了。拖着沉重的皮箱走到家门口,还没来得及掏出钥匙开门,贴在门上的两张明晃晃的白色通知单让赵女士心里顿时生出一丝烦躁。“看来这次出差时间够久。”她在心里默念。

两张通知单,一张是自来水费单,另一张是燃气公司的收费单。

在现住所租住了近三年,赵女士和自来水公司、燃气公司的抄表员从未打过一次照面,但交费正常进行着。

“虽然水、气交费可以用支付宝完成,但我究竟需要交多少,抄表员和我自己都不清楚。”赵女士说的是事实。在北京,绝大多数水、燃气表计安装在用户家中,抄表员需要定期上门入户抄取表计读数,如果用户家中没人,抄表根本无法完成。“就连周末上门,用户家里也不一定有人,所以大部分都是估抄。”负责抄收北京东直门地区用户水费的丁师傅直言不讳。所谓“估抄”,肯定不准确。从事信息化工作的赵女士在谈起生活缴费时,不免有些感慨,“公共服务事业的信息化水平不能一直停留在靠人力采集的阶段,不仅影响信息数据的统计,对企业和用户来说也不便利。”

山东济宁的张广耀在生活中就少了些像赵女士这样的烦恼。他所居住的金色兰庭小区是济宁市唯一的“多表合一”小区,水电气热表计可以实现集中采集。“不再有抄表员敲门入户抄表,还有一个最大的便利就是水电费可以实现一次性网上交费,比起以前需要分头多次交费,现在方便多了。”张广耀说,“但现在气、热还需单独交费,如果以后能实现水电气热一张账单、一次交费就好了,那就应该算得上是智慧生活了吧。”

济宁市推进“多表合一”已经有两年时间,尽管“多表合一”信息采集覆盖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3万户,实现合并收费的用户也达到一定数量,但距离水电气热表计集中抄核收似乎还需要迈过好几道坎儿。这其中,来自于技术层面、行业标准、数据平台、政策支持等各类问题交织在一起,让“多表合一”的推进面临不少待解的新问题。但可以确定的是,在“互联网+”的大势下,“多表合一”将是未来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趋势,推广“多表合一”离不开水电气热企业以及政府的共同合力。

当“互联网+”时代来临

怎样迈过技术坎儿

不得不承认,“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大到新业态的出现,小到打开手机APP订购一顿外卖,普通百姓与互联网之间的黏性越来越高。然而在水电气热这些关乎民生的重要公共服务领域,似乎与外界“互联网+”的脚步并不合拍。

2015年,国家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各部委、各省市以及各行业都开始积极探索和寻找“互联网+”的切入点。“尽管我们已经开通了微信支付水费的功能,但我们抄表员还得每两个月入户去抄表。”丁师傅说。为了便于工作,丁师傅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成员是她负责抄表片区内的一部分用户。“我会在群里发水费账单,教用户使用微信支付功能,但即使这样,水费回收还是有一定难度。关键在于靠人工抄表这个环节太低效。”丁师傅坦言。

2015年7月6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完善煤、电、油、气领域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支持水、气、电集采集抄,建设跨行业能源运行动态数据集成平台,鼓励能源与信息基础设施共享复用。”在政策支持下,依托于智能电表和“多表合一”信息采集系统在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开始试行。

所谓“多表合一”信息采集,就是通过统一和规范现有集抄的标准、通信、设备等技术体系,在大面积推广智能表计和广泛应用用能信息采集系统的前提下,实现多种能源表的统一抄收和管理。简单地说,就是搭建一个智能表计采集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以往水、电、气、热分散的抄表渠道进行统一整合,从而实现集中抄表、联合收费、用能管理等综合能源服务。

之所以依托智能电表和用电信采集系统来实现“多表合一”的应用,是因为电力的先天优势。从物理连接上,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通道。安装在用户侧的智能电表通过安装在小区变压器下的采集终端与后台主站系统相连,电表的数据通过采集终端与主站系统实现交互。水气热表的数据可以利用这个物理连接实时上传至主站系统。举个形象的例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像是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络,水气热表可以直接开车上路行驶。

那么,水气热表如何“上路”?

“电表是有源的,而水气热表是无源的,我们可以通过将电源接入水气热表端,实现水气热表的持续供电。电力线本身除了传输电能外还可以传输数据。这样一来,水气热表就能够实现实时的数据采集。这是通过延伸电源来实现通信的解决方案。另外一种解决方案,是通过在水气热表端安装与电表相匹配的通信模块,或加装接口转换器将水气热表的数据汇集到采集终端,来实现信息交互。”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计量处周辉介绍。

然而,技术方案的完备也仅仅是迈出了“多表合一”的第一步,在现实中,实施方案比技术方案来得更复杂。济宁中山公用水务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陈劲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济宁市主城区38万多自来水用户中,有18万户依然使用的是机械水表,其余的20万户尽管安装了智能水表,但规格、型号各异。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燃气行业。一方面是智能表计的普及率低,大多不具备智能采集的硬性条件;另一方面是规格、型号各异的智能表计,在加装采集模块、统一规约转换等问题上的复杂性。

“‘多表合一’的推广集中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开展,比如像新建小区,以及已经进行过智能表计改造的小区。”国网山东济宁供电公司营销部计量专责孙海彬说。

有政策导向支持

怎样迈过投资坎儿

目前,济宁供电公司推广“多表合一”信息采集已经取得实效。截至2016年底,“多表合一”采集用户总量达到了13万户。“推广新兴事物肯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济宁供电公司营销部党支部书记李久泳说。

事实上,以信息化、“互联网+”为基础的“多表合一”信息采集正契合了济宁市转型发展的背景。作为一座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济宁转型发展的方向非常明确——以信息产业发展引领城市转型。2015年,山东省政府将济宁列为“山东省信息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软件产业、智慧城市产业、大数据产业,旨在将济宁打造成山东省乃至全国的信息产业“新硅谷”。与此同时,济宁市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速,开始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城市管理与民生服务体系。“未来,信息化将成为济宁市的一张名片。”济宁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科科长王亮说道。为了推动“多表合一”,济宁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电、水、气、热四标一体化采集建设的通知》,将“多表合一”采集工程纳入《智慧济宁战略发展规划》。

国家层面先后出台的政策与意见,成为济宁市在推进“多表合一”过程中制定相关办法的依据。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到“以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利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为重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促进水、气、热、电的远程自动集采集抄,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多表合一”信息采集的政策导向。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质检总局在《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2016年行动计划中,明确国家质检总局、住建部和国家电网公司共同推进“多表合一”信息采集。

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倡导性规划还是地方政府的支撑性政策,都为“多表合一”的推进确定了大方向。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刚开始推广时,设想把加装的用来采集水气热表的通信接口转换器这个设备做成标准化的,但水气热表计的标准、规约都不统一,每个小区都需要单独定制一个产品,我们的工作量和成本都很大。”孙海彬说。“所以,做好技术标准顶层设计非常关键。”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计量处周辉说,“如果新建小区在设计环节就能按照‘多表合一’的模式把相关需求布置到位,在现场施工的环节把该安装的设备、该布置的管线预留好,更有助于‘多表合一’的推广。”

2016年,建设部出台了建筑工业标准《民用建筑远传抄表系统》修订,国内首个《电、水、气、热能源计量管理系统系列标准》也正式发布,进一步规范了“多表合一”集抄系统主站、现场设施、通信协议等方面的标准。然而统一标准并不具备强制约束力。“谁来为高标准的表计买单?这是个真金白银的问题。”一位受访者在接受采访时说。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北京自来水集团在积极推广其自有品牌的智能水表时也常常遇冷,毕竟智能水表的价格远高于普通水表。“如果将计量投资纳入市政配套设施费,情况可能会有所好转。”这位受访者表示。

当成功走出第一步

怎样迈过实施细节坎儿

2016年10月26日,济宁市“多表合一”商业运营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多表合一”集采示范工程的牵头方济宁供电公司,收取了济宁中山公用水务有限公司支付的首笔代抄表手续费。尽管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接近半年后的今天,最初实施集采的5万户规模并没有进一步扩大。“代抄表的效果如何,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毕竟是新生事物,还需要一个过渡期。”济宁中山水务运营总监陈劲松表示。目前,济宁中山水务抄表班的工作人员仍在进行人工抄表,以防远程集抄出现差错。但据济宁供电公司远程集抄系统的数据显示,水表集抄成功率和准确率已经达到99.9%以上。

按照“多表合一”规划的发展方向,“集抄”只是最基础的业务,核、收以及智能用能管理、综合能源服务将是依托“多表合一”能实现的综合性功能。对于公共行业能源企业,“多表合一”能为其深化应用大数据提供支撑,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还能达到节约能源的终极目标。

对于“多表合一”,企业更关注的是短期效益,而政府看到的是长期效果。“就像用电量之于GDP一样,公共行业能源消费数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经济运行和发展情况,以及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这对于政府制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意义重大。”济宁市政府经信委主任周光全说。但水气热企业对于将自己的大数据上传至“非己”的数据平台这个问题上,显然持保守态度。以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燃气行业为例,他们更希望搭建自己的数据平台与远程集抄系统。然而这样,传输信息通道的重复建设却是笔经济账。另外,信息安全也是公共事业能源企业对“多表合一”信息采集持保守态度的原因之一。

“我们既要保证采集的效率和推广应用的经济性,同时还要保护用户的隐私数据的安全性。我们有相对完备的数据信息安全架构来支撑客户的信息不会从我们这个环节被窃取,从数据最源头的采集环节,到整个链条的各个环节,能确保一切都是可控的,不会出现安全风险点。”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计量处周辉在采访中表示。

不同于水气企业,供热企业对于信息化的需求更为迫切。

济宁东郊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是济宁市区三家供热企业中,唯一有热源的供热企业。其10万供热用户中,只有2000余户安装了智能热计量表,可以实现热流量监测。在东郊热电的调控大厅,记者看到实时变化着的用户侧热流量数据,经由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传输至热电调度系统。“这2000块智能热计量表分属于4个小区,每个小区的热计量表来自不同的生产厂商,型号、规格都不统一,每家厂商都会提供一套自己的在线监测系统,平台不能兼容不说还不稳定,时常出现问题。但是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来进行热流量监测就稳定多了,数据采集成功率非常高。”济宁东郊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调度主任王兆国说。

但热计量表的推广也是个难题。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绝大多数的取暖费用都是根据一定标准按照面积来收取,采用热计量表计费的可谓“凤毛麟角”。尽管按面积收费让供暖企业看上去能够旱涝保收,但事实上,供热企业更希望多算算经济账、环保账。“我们可以根据用户使用热能的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用户用热少,我们就可以减少生产投入,甚至利用余热供暖。对于企业来说节省了成本,对于社会来说减少了排放、减少了资源浪费,一举多得。”王兆国说。对于没有热源的供热企业来说,按照热流量计费更便于核算经营成本与利润。这正符合推广“多表合一”实现智能用能管理、综合能源服务等综合性服务的最初设想,尤其对当下缓解冬季取暖季雾霾现象意义重大。然而目前有关热计量的收费标准仍是空白,成为横亘在需求与现实之间的一道坎儿。

当一切齐备

离智慧城市还有多远

当济宁的张广耀在手机上打开“电e宝”APP,合并支付了本月的水电费账单时,这个“电e宝”平台像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任何一个支付平台一样,同时产生了一笔代收手续费。这笔手续费的支付者是济宁中山公用水务有限公司。“济宁市区只有两家自来水交费营业网点,目前也没有开通水费的线上支付方式,‘电e宝’能一次性支付水电费,省时省力。”张广耀说。

上海的陈先生在手机上打开“付费通”APP,完成了水电气账单合并支付后,“付费通”平台则收到了各来自水、电、气企业的代收手续费。“使用了十几年的生活缴费方式,已经很习惯线上支付了。”陈先生说。

对于普通用户来讲,他们不会关注代收手续费的支收方是谁,支付方式的便捷程度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而对于企业来说则不同。其实,不管是线上收费,还是线下银行或任意代收网点收费,代收手续费对于企业来说都存在,只是收费的主体有差别。“电e宝”和“付费通”的差别在于,一个是由企业搭建的电费代收支付平台;而另一个则是由上海市政府部门牵头、联合多家公用事业出账机构及银行单位共同设立的支付平台。

从济宁和上海“多表合一”推广的情况看,上海实现了水电气“三单合一”(无供热),远比济宁水电“两单合一”的成效显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政府搭建的支付平台更具公信力,但事实上却隐藏着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

自然,任何一项新兴事物在推广过程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上海“三单合一”也仅限于“多表合一”试点的近千户用户。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除了技术、政策、投资、企业诉求与经营理念等方面对推广“多表合一”信息采集产生影响外,用户的能源消费惯性、企业经营方式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多表合一”信息采集的推广。

以上海为例,普通居民仍然保留着水、电、气“先使用、后付费”的消费习惯。据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上海实现电表远程集抄后,居民由于不习惯电子账单引发不满,上海市电力公司不得已又恢复了抄表员上门送账单的做法。在上海,不仅是电费账单,水、气费账单也依然由抄表员送上门。而水气热“后付费”的现状,在江苏常州、苏州等城市都普遍存在。本该由“多表合一”信息集采带来的“劳动力红利”无处释放。可见,“多表合一”信息集采甚至智能表计的推广还需要经历一个“移风易俗”的过程。

在北京,有些社区由物业管理部门代收代缴水电气费,而供热除了市政统一供热外,还有集体供热,供热企业多达上百家。这些都无疑给“多表合一”信息采集的推广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更需要从政策层面有一个相应的规范、引导过程。

尽管推广难度不小,但已与智慧城市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多表合一”信息采集工作,已在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密集出台的政策中被明确将大力推进。对于用户来说,能享受到“一键式查询、一张卡交费”的一站式网络化服务是最终目标,而在这中间,政府、企业该如何找准自己的发力点,破解配套政策不到位、打破行业壁垒实现对接,显得至关重要。“多表合一”信息采集无疑是互联网与能源领域深度交集的产物,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大数据的应用以及附带而来的多项综合功能,对于建设智慧城市、节约型社会将发挥很大作用,这一切非常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solar_robot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国网:多表合一要迈过几道坎儿?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