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来看,2016年中国储能市场发展速度惊人。以此展望2017年,据国际金融公司(IFC)近期发布的《新兴市场的储能发展趋势和机遇》,未来五年储能在新兴市场将以40%的增长率迅速发展,从当下的2GW增长至80GW。
2017年中国储能市场是否真的会迎来爆发式增长?未来五年中国储能将如何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张静。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成立于2010年,是中国第一个专注于储能领域的行业组织,致力于通过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应用的推广促进储能产业的发展。
2016年储能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能见Eknower:您将如何总结2016年储能的发展?
张静:我认为,2016年储能产业发展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整体发展态势向好,其原因在于:
第一,多项政策助力储能发展
储能在《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中被重点提及,这些政策描绘了储能技术的创新发展路线图,重点技术攻关、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的储能技术装备。另外,储能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也在《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得到体现,使其成为实现能源互联和智慧用能、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促进多种能源优化互补的重要支撑技术。在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储电、储热、储氢、储气等都涵盖在储能的范畴里,通过不同形式的能源存储,实现电力、热力、交通、油气等用能领域的互联互通和多种能源形式的综合利用。
由此可以看出,从国家能源政策层面,整个新能源行业都在为储能发展开绿灯。
第二,储能技术成本大幅下降
除了政策助力外,储能技术成本的下降更是促进储能发展的直接动力。
2016年储能技术成本大幅下降,跟2013年单门技术的建设成本对比,降价幅度在30%到70%之间。而从技术性能来讲,各项性能都有一定提升,在循环寿命、转换效率等方面也已趋于稳定状态。从应用上讲,据2000年到2015年的数据显示,以电化学为主的装机量是140多兆瓦,这是15年累积总量。而2016年,装机量是189兆瓦,比15年的总量增加了49兆瓦。除去已实现的,还有700多兆瓦未实现规划,将在一到三年内逐步实现。技术成本的下降,为未来大规模的储能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代表着储能商业化越来越近。
而在储能商业化的进程中,资本市场的活跃为其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三,资本市场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从2013年开始每年都会有一些金融机构投一部分钱到储能领域,但投资量较少,多数是持观望态度。但从去年开始,有很多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投融资机构主动积极的了解储能,并已投了一些储能项目。资本的进入将激活储能市场,使项目得到真正落地。
这三方面因素是2016年我国储能产业迈出实质性一步的助推器,并且这种推动力也将持续助力2017年的发展。
2017年储能发展态势全面铺开
能见Eknower:基于上述发展,2017年储能产业的发展态势如何?
张静:我国储能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经过2016年发展小高潮后,2017年储能产业已具备进入爆发式发展态势的条件:
一、政策方面。国家能源局非常重视储能产业的发展,在《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制订实施《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建立储能技术系统研发、综合测试和工程化验证平台,推进重点储能技术试验示范,并将在年内推动重点储能项目的落地实施,加快储能的商业化进程。。政策的支持,给储能公司提供了研发技术、开拓市场的空间,特别是有利于储能的商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