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中提到,“十三五”期间遵循能源发 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战略思想,顺应世界能源发展 大势,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优化能源系统,着力补齐资源环境约束、质量效 益不高、基础设施薄弱、关键技术缺乏等短板,全面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 能源保障。
能源供需形态深刻变化。
随着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 低风速风电、太阳能新材料等技术的突破和商业化应用,能 源供需方式和系统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因地制宜、就 地取材”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将越来越多地满足新增用能需 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在新城镇、新农村能 源供应体系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能源系统整体效率较低。
电力、热力、燃气等不同供能 系统集成互补、梯级利用程度不高。电力、天然气峰谷差逐 9 渐增大,系统调峰能力严重不足,需求侧响应机制尚未充分 建立,供应能力大都按照满足最大负荷需要设计,造成系统 设备利用率持续下降。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主要集中在西北部 地区,长距离大规模外送需配套大量煤电用以调峰,输送清 洁能源比例偏低,系统利用效率不高。
“十三五”期间能源规划的政策取向
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加快双重更替,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抓住能源供需宽松的有利时机,加快能源结构双重更 替步伐。着力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加快散煤综合治理,大力 推进煤炭分质梯级利用。鼓励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多元化, 实现储运接收设施公平接入,加快价格改革,降低利用成本, 扩大天然气消费。超前谋划水电、核电发展,适度加大开工 规模,稳步推进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为实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更加注重经济效益,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增强能源及相 关产业竞争力。以全社会综合用能成本较低作为能源发展的 重要目标和衡量标准,更加突出经济性,着力打造低价能源 优势。遵循产业发展趋势和规律,逐步降低风电、光伏发电 价格水平和补贴标准,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通过竞争促进技 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实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高效智能,着力优化能源系统
实施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工程。加强终端供能系统统筹规 划和一体化建设,在新城镇、新工业园区、新建大型公用设 施(机场、车站、医院、学校等)、商务区和海岛地区等新 增用能区域,实施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工程,因地制宜推广 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分布式再生能源发电、地热能供暖制 冷等供能模式,加强热、电、冷、气等能源生产耦合集成和 互补利用。在既有工业园区等用能区域,推进能源综合梯级 利用改造,推广应用上述供能模式,加强余热余压、工业副 产品、生活垃圾等能源资源回收及综合利用。利用大型综合 能源基地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组合优 势,推进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工程建设运行。
多元发展,推动能源供给革命
太阳能,坚持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完 善体系。优化太阳能开发布局,优先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 扩大“光伏+”多元化利用,促进光伏规模化发展。稳步推 进“三北”地区光伏电站建设,积极推动光热发电产业化发 展。建立弃光率预警考核机制,有效降低光伏电站弃光率。 2020 年,太阳能发电规模达到 1.1 亿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 光伏 6000 万千瓦、光伏电站 4500 万千瓦、光热发电 500 万 千瓦,光伏发电力争实现用户侧平价上网。
精准实施能源扶贫工程。
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 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加强能源规划布局,加快推进能 源扶贫项目建设。调整完善能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增强贫 困地区自我发展“造血功能”。继续强化定点扶贫,加大政 府、企业对口支援力度,重点实施光伏、水电、天然气开发 利用等扶贫工程。 光伏扶贫:完成 200 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光伏扶贫项目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
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农村地区太 阳能、风能、小水电、农林废弃物、养殖场废弃物、地热能 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农村清洁用能,加快推进农村 采暖电能替代。鼓励分布式光伏发电与设施农业发展相结 合,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小风电等小型能源设施, 实现农村能源供应方式多元化,推进绿色能源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