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信息 研究咨询 服务应用 展会会议 视频图片 期刊专栏 新媒体
关闭
关闭

发改委等13部委印发《“十三五”全民节能行动计划》的通知

发表于:2017-01-06 13:32:52     来源:发展改革委网站
 关于印发《“十三五”全民节能行动计划》的通知发改环资[2016]2705号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 技 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 政 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 通 运 输 部、人 民 银 行、国 资 委、税 务 总 局、质 检 总 局、统 计 局、国 管 局、能 源 局联合印发《“十三五”全民节能行动计划》的通知。

通知为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切实落实节能优先战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形成政府率先垂范、企业积极行动、公众广泛参与的全民节能氛围,大幅提高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有效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发展节能产业,确保完成“十三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5%、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的目标任务,我们制定了《“十三五”全民节能行动计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十三五”全民节能行动计划

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为切 实贯彻落实节能优先战略,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 各领域,形成党政机关及公共机构率先垂范、企业积极行动、公 众广泛参与的全民节能氛围,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大幅提 高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有效控制能源消耗总量,确保完成“十 三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5%、2020 年能源消费总量控 制在50 亿吨标准煤以内的目标任务,加快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节能产品推广行动

用能产品是能源消费的重要载体。提高用能产品能效,加快 高效节能产品推广,提高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有利于减少能源 消费,降低用能成本,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 展。行动内容包括:

(一)高效节能产品倍增行动。建立节能产品消费积分制度, 鼓励大型超市、龙头电商开辟节能产品销售专区,集中推进节能 产品进家庭、节能设备进企业,通过强化认证标识等方式,引导 消费者和企业选购高效节能产品和设备。发展节能电子商务、体 验馆、博览(展示馆)等新业态,实现线上线下共同发展,重点 推广高效节能家电、灶具、热水器、LED 照明产品等家庭用能产 品,及高效节能电机、工业锅炉等工业用能设备,2020 年主要 节能产品和设备销售量比2015 年翻一番。

(二)用能产品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选择量大面广、节能 潜力大、基础条件好的变频空调、电冰箱、滚筒洗衣机、平板电 视、空气净化器等家电产品、办公设备、商用设备、照明产品、 工业设备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等用能产品,实施能效领跑者引领行 动。国家鼓励支持能效领跑产品的技术研发、宣传和推广。建立 能效领跑产品指标的标准转化机制,根据具体产品的节能技术发 展情况,明确领跑产品能效水平转化为产品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 的时间表,倒逼产品制造企业加快提升技术水平。

(三)完善节能产品推广政策机制。健全节能产品认证制度, 引导消费者购买高效节能产品。强化能效标识管理制度,扩大实 施范围,实现主要终端用能产品全覆盖,严厉打击能效虚标行为。 完善政府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推行政府绿色采购,提高采 购节能产品的能效水平,扩大政府采购节能产品范围。建立节能 产品、技术和装备的绿色招投标制度。完善《节能节水专用设备 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进一步落实节能节水专用设备投资抵免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二、重点用能单位能效提升行动

重点用能单位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 的60%以上,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成效,决定了全社会节能工作 的成效。把提升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效水平作为实现能源消耗总量 和强度“双控”目标的“牛鼻子”,“十三五”重点用能单位实现 节能2.5 亿吨标准煤。行动内容包括:

(一)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对重点用能单位实行 属地管理基础上的分级监管,落实各级节能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责 任,严格考核问责。全国能耗最高的一百家企业(集团)纳入中 央政府重点监督管理范围,能耗较高的一千家重点用能单位纳入 省级政府重点监督管理范围,其它重点用能单位(约1.6 万家) 由各市(区、县)负责节能监督管理。

(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自愿承诺活动。鼓励重点用能单位 在完成国家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节能量目标要求基础上,自愿追 求更高能效并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作出承诺。实施重点用 能单位综合能效提升工程,支持500 家自愿承诺的重点用能单位 实施能效综合提升改造,推动用能管理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

(三)提升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水平。推动用能单位加强 全过程和各环节用能管理,促进节能管理持续改进,节能技术持续进步,能效指标持续提升。加快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 系建设,到2020 年全部重点用能单位基本完成能源管理体系建 设。落实能源管理岗位和能源管理负责人制度,强化能源计量器 具配备与智能化升级,加强能耗在线计量分析,严格能源利用状 况报告制度,推广能耗在线监测系统。鼓励重点用能单位把能源 节约作为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鼓励重点用能 单位利用第三方认证提升能源管理水平和绩效,推动各方采信认 证结果。

三、工业能效赶超行动

工业能源消费是我国能源消费的重点领域,通过全面落实 《中国制造2025》,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工业能源 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十三五”时期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 值能耗降低18%,力争2020 年工业能源消费达到峰值,电力、 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煤炭、纺织、造纸等重点耗能 行业能效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行动内容包括:

(一)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等高附 加值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合理规划产 业和地区布局,推动工业发展逐步从资源、劳动密集型向资本、 技术密集型转变。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严格节能审查,严控高耗 能行业产能扩张。加强工业领域节能监察,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工 业节能专项监察,强化能耗执法,依法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技 术和设备。探索从全生命周期推动工业节能,不断优化工业产品 结构,推进产品生态设计,推广复合材料和高强度材料,减少生 产过程中初级原材料投入和能源消耗,积极开发高附加值、低消 耗、低排放产品。

(二)大力推进工业能效提升。贯彻强制性单位产品能耗限 额标准,在电解铝、水泥等行业落实阶梯电价和差别电价相关价 格政策,定期开展能源审计、能效诊断,发掘节能潜力。加强工 业能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钢铁、建材、石化、化工、 有色、轻工等行业能源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新一代信 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 合主攻方向,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工业机器人、智能 制造等手段,提升工业生产效率,降低工业能耗。开展节能低碳 电力调度。推进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从供需两侧共同发力, 促进电力需求侧与供给侧互动响应,贯彻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 理规范指南、建设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数据平台,提升工业 企业电力需求侧管理水平。鼓励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 技术改造,探索通过能源托管方式降低用能成本。

(三)开展高耗能行业能效对标达标。选择电力、钢铁、建 材、石化、化工、有色、煤炭、纺织、造纸等高耗能行业,从单 位产品能耗领先企业中遴选领跑者,编制行业能效对标指南,鼓 励全行业以能效领跑企业为目标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适时将 能效领跑者能效指标纳入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快行业整 体技术进步。

四、建筑能效提升行动

建筑是节能的重点领域之一,建筑能耗具有能耗“锁定”效 应。我国存量建筑有500 多亿平方米,每年新建建筑约有20 亿 平方米,建筑能耗在我国能源消费中比重不断提升。进一步加强 建筑节能工作,在达到同样舒适程度的同时有效控制建筑能耗过 快增长。行动内容包括:

(一)大幅提升新建建筑能效。编制绿色建筑建设标准,提 高建筑节能标准要求,严寒及寒冷地区城镇新建居住建筑加快实 施更高水平的地方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逐步扩大绿色建筑标准 强制执行范围。实施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行动,推进高水平高 性能绿色建筑发展,积极开展超低能耗或近零能耗建筑(小区) 建设示范。推进建造方式绿色化,推广装配式住宅,鼓励发展现 代钢结构建筑。推动绿色节能农房建设试点。引导绿色建筑开发 单位及物业管理单位更加注重绿色建筑运营管理,实现绿色设计 目标,加快培育绿色建筑消费市场,定期发布绿色建筑信息。到 2020 年,城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较2015 年提升20%,城镇绿色 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50%,比2015 年翻一番。

(二)深化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深入推进既有居住建筑 节能改造,因地制宜提高改造标准,开展超低能耗改造试点。在 夏热冬冷地区,积极推广以外遮阳、通风、绿化、门窗及兼顾保 温隔热功能为主要内容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积极 探索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技术路线。

(三)大力推动公共建筑节能运行与改造。深入推进公共建 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及能效公示工作。进一步加强公共建筑能 耗监测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基于能耗数据的重点用能建筑管理制 度及公共建筑能效比对制度。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政府和社 会资本合作(PPP)等市场化方式,对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继续做好节能型学校、医院、科研院所建设,积极开展绿色校园、 绿色医院政策标准制定及建设试点工作。

(四)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 化,推动太阳能光伏在建筑上的分布式应用,鼓励推广太阳能热 水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有条件地区新建建筑应当按相关技术 规范要求预留安装位置等。实施城市智慧热网试点,科学推进供 热计量,条件适宜地区优先利用工业余热和浅层地能为建筑供 暖。加快新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产品、设备的研发与推 广。在夏热冬冷地区积极推广水源、空气源、污水源热泵等。推 广红外线灶、聚能灶等高效清洁灶具,鼓励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在农村地区规模化应用,推广被动式太阳能房建设。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

新闻排行榜

本周

本月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1 索比太阳能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