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贫困人口点多面广,扶贫任务异常艰巨。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在参加全国两会青海代表团审议及8月视察青海期间,强调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横下一条心,齐心协力打赢攻坚战。国网青海电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决策部署,将贫困地区电力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先导工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青海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接续奋斗
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
“十二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网青海电力主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忠实履行央企责任和使命,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大投入力度,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发挥自身优势,改善贫困地区电力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17.9亿元,解决8个县域孤网运行以及6个县域电网与主网联系薄弱问题,解决了网内3.73万户、15.52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贫困地区供电能力大幅提升。
履行社会责任,开展玛多县定点扶贫。累计援助玛多县资金5240万元,共安排电力扶贫等项目21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76%,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3.33%,贫困人口减少2478人。
坚持苦干实干,不断健全体制机制。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全面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严格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制度,超前开展全过程审计监督检查,确保资金阳光操作。
国网青海电力“十三五”电力专项扶贫规划投资180亿元,要利用4年时间在2019年完成,规模大、点多线长、覆盖面广,任务十分繁重。
精准发力
将脱贫攻坚总体要求落到实处
国网青海电力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总体部署,充分发挥资源、技术、管理、服务优势,坚持将加快贫困地区电力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先导工程”。
加快贫困县、贫困村配套电网建设。规划投资65.8亿元,实施贫困县、贫困村10千伏及以上电网建设改造;规划投资30.4亿元,对存在问题的961个贫困村实施电网改造;规划投资37.5亿元,加大玉树、果洛网外9县电网投入,网外9县与全省同步完成贫困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达到全省牧区县平均用电水平。
实施中心村电网改造以及村村通动力电工程。青海全省共有中心村885个,其中317个为贫困村。规划2016~2017年投资8.73亿元,实施666个中心村电网改造项目。国网青海电力经营区内共有549个村存在动力电问题,2016~2017年规划投资12亿元,落实村村通动力电具体项目,增强服务农业和农民生活用电保障能力。
继续做好玛多县定点扶贫。“十三五”每年安排定点扶贫资金1000万元以上。2016年已落实专项扶贫资金1200万元,项目7项。围绕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实施规划,以产业化扶贫为重点,充分发挥黄河源旅游资源优势,抓住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有利时机,重点发展高原生态文化旅游业,加快扶贫产业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贫困群众收入和发展能力。
运营好玛多县光伏扶贫电站。玛多县定点扶贫光伏电站是“国网阳光扶贫行动”重点工程。截至目前,累计上网电量600多万千瓦时,所得收益全部用于玛多县低保政策兜底和医疗救助。全力支持驻村“第一书记”,征集供电服务等方面意见,并在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制定海东市杨家山村、关巴村结对帮扶计划,帮助扶贫村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项目。开展“认亲帮扶”结对,建立定期沟通机制,走访贫困户开展生活救助等活动。
抓住关键
系统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扶贫开发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有力推进。
严格责任抓落实。发挥各级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健全政企协调机制,合理确定贫困村电网建设标准。研究制定扶贫工作考评办法,坚持扶贫开发与其他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每月、每季度定期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扶贫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突出关键抓落实。将贫困村、中心村电网改造以及村村通动力电纳入农网改造升级统一管理,开通绿色通道,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统筹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强化电力扶贫工程环保管理,实现生态保护和生态富民的良性互动。坚持问题导向,结合自然村动力电通电现状及负荷需求,找准问题症结,精细研究,精准发力,分类施治,因地制宜确定通动力电容量和建设标准。帮助扶贫村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项目,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地区民生。积极从国家层面争取政策支持,建立补偿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青海藏区电力普遍服务成本补偿问题。
务实创新抓落实。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沟通汇报,按照脱贫时序做好电网规划衔接,实行挂牌督办和销号机制,合理安排电力扶贫工程,争取政府支持。深入挖掘推广扶贫开发典型经验和做法,积极开展扶贫开发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宣传,为扶贫开发凝聚更大的力量。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