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的时间才一年多,但中民新能已迅速杀出重围,成为光伏行业的“一匹黑马”,目前已在全国8省投资了20多个光伏发电项目,截至去年年底,共取得1.4GW国家光伏电站备案建设指标,在全国光伏电站备案总装机量中的占比接近10%。
“产融结合”的模式,为中国的光伏产业带来了一道曙光。
“我们确定的公司发展战略是从下游进入发展这个行业,通过做大应用端,推进上游转型升级、技术进步,形成竞争力,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原来市场的小散乱的现象和产业集中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大规模民营资本的进入得到改善。”中民新能董事会秘书、常务副总裁王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成立的时间才一年多,但中民新能已迅速杀出重围,成为光伏行业的“一匹黑马”,目前已在全国8省投资了20多个光伏发电项目,截至去年年底,共取得1.4GW国家光伏电站备案建设指标,在全国光伏电站备案总装机量中的占比接近10%。
中民新能总裁韩庆浩透露,中民新能今年年底计划将装机规模增加至3GW,到2020年进一步增至12GW。作为民营企业航母中民投旗下专注新能源投资的旗舰平台,中民新能每次的大手笔动作都让业界惊叹。
2014年12月27日,中民新能在宁夏的200MW光伏电站项目开工,打响了第一枪,总投资约17.3亿元。去年4月18日,再下一城,豪掷150亿元在宁夏盐池建设一座规模为2GW的光伏发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目前首期350MW已经建设完成。
投资方向上两条腿走路
作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国内的光伏电站企业的发展面对多重困境,因此中民新能精确地找到了自已的发展路径:自主开发与投资并购相结合、大型地面电站与分布式电站开发并举。
“我们现在投资的方向,包括地面电站和分布式的两条腿走路;在开发上,我们主要是以自主开发为主,适当地收购一些满足收购条件的项目。未来会加大分布式在中部、东部、南部这些复合区去布局。”韩庆浩表示。
王健透露,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光伏电站资产是十分好的资产,“我们做电站的资产,通过产融结合,相当于一个非常好的长期债的产品。大量的保险资产等机构都愿意配置这类资产。因此我们将长期持有,不存在把电站卖了的小企业的短期行为。”
他表示,目前40-50兆瓦的光伏电站投资金额已达到三四亿元。一般的小民营企业面对高昂的机会成本,在电站取得“三证”,即备案、并网、接入前,是无法取得银行融资的,其他融资方式成本也很高。
除了规模经营以外,实现集约化管理也是其制胜法宝之一。韩庆浩透露,目前旗下宁夏一个550兆瓦的地面电站,员工人数只有十几人,通过中央集控系统管理整个区域的公用事业,相比传统的发电企业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
除了练好“内功”以外,中民新能一直秉持打造金融产品的理念。5月中,公司在香港进行路演,与瑞银、摩根大通、花旗集团、Capital link、RRJ、PAG和尚乘集团等十余家国际金融机构进行洽谈。
“成立之初,我们从公司治理结构、商业模式到整个团队的打造,包括它的机制上,完全按照上市规则的要求。虽然我们才成立一年多,组织结构已经调整过二三次,每次都是根据市场的情况进行规范的设计。”王健坦言。
光伏+模式降低限电风险
一直以来,如何克服限电、补贴拖欠往往拖累地面光伏电站的投资收益。
中民新能探索出了一条“光伏+”产业扶贫的新路子。根据宁夏盐池各村贫困人口的情况依靠规模化在当地建设全球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的生产者剩余,公司计划在3年内完成宁夏盐池全县74个贫困村的光伏扶贫试点村级电站建设工作,反哺当地贫困人口,为当地人口创造工作机会,扶植当地企业,预计总投资18.8亿元,并网发电之后可以保证20年的村集体电费收益,并持续20年支付。
“扶贫项目的限电风险比较小,因为这个发电量产生的收益需要用来反哺当地扶贫。限电的根源是供需问题,我们在做模型时都会考虑一定的限电风险。”韩庆浩指出。
中民新能另辟蹊径的“光伏+”模式具有更高的抗限电风险能力,首先在电站选址时,中民新能倾向布局电力结构条件较好的地区,优选具备输出通道的地区,即使当地供电饱和的情况下,通过高效组件应用技术,可以外送消纳;第二是依赖技术进步和自身规模优势,通过规模建设降低成本并拉高产出。
同时,随着光伏电站投资不断升温,光伏补贴发放不及时、不到位已是业界公开的秘密。据悉,过去几年,电价补贴款平均延迟一年半,2013年至2015年延时更超过一年半的平均水平。业内人士估算,目前的补贴缺口已超过100亿元。
韩庆浩透露,限电是西北部地区开发大型电站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因此加上增加分布式电站的布局,以及规模化带来的高议价能力等优势,基本能够规避电价补贴这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