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中国的光伏产业像过山车。坐上头把交椅的人都曾身价高达数百亿,但几经更迭,最后都黯然离场。
现在的老大是高纪凡,天合光能的掌门人。几年前,这个名字还并不广为人知,相比曾经盛极一时的中国首富施正荣、彭小峰,高纪凡的知名度似乎仅局限在行业内。
如今,他坐上了光伏行业头把交椅。见到记者时,他却皱着眉头说,“老大不好做。”
高纪凡今年51岁,按照东方文化中对生命阶段的描述,他刚过知天命之年。他身边的公司高管说,从未见过高发脾气。
高纪凡始终笑容可掬,但他一边抱怨当老大的艰难,一边仍做着打造全球知名太阳能企业的美梦。他说,早在1997年各国签订《京都议定书》时,他就看到了低碳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未来。于是,他定下目标,要“用太阳能造福人类”,这句话甚至被书写成天合光能的使命。
20年后的今天,高纪凡说要将这家企业变成一家伟大的世界级公司。但在他之前,每一个问鼎中国光伏产业老大宝座的人都表述过类似的雄心。曾经186亿元身价的无锡尚德创始人施正荣,如今最为没落。随后的接替者彭小峰,从人生峰顶跌倒后,负债累累再次加入了创业大军。甚至连业内最为稳健的老牌企业英利集团,如今也正面临债务重组,这让公司掌舵者苗连生焦头烂额。
过去20年,这个行业造就了一连串的暴富神话,也刺穿了不断涌现的繁荣泡沫。
高纪凡会成功吗?
【 一 】
高纪凡留着干练的寸头,谈吐优雅。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知识精英阶层的典型代表,早年在南京大学毕业后,他被选派前往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留学。在美国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个消息,到2010年美国要在商住建筑、办公大楼安装100万套太阳能光电系统进行屋顶发电。他判断:太阳能技术的利用,其市场前景和社会效应都无可估量,太阳能在21世纪会大有作为。
1997年,他回到家乡成立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第二年从日本引进生产线,用最快的速度开始了铝板幕墙的大规模生产。用了十年时间,2006年12月,天合光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创立20年,天合光能如今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供应商。2015年的销售收入突破30亿美元,出货量达5.74吉瓦,光伏组件累计出货量已接近17吉瓦,全球市场份额超过10%,连续两年保持光伏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一。同时,在下游光伏发电 系统业务方面,截至2015年底,天合光能累计拥有建成的并网电站和分布式项目约900兆瓦。
这些数据在当前中国的太阳能行业中,堪称惊人。尤其国内实体经济萎靡不振,产业资本正值寒冬时,高纪凡和他的天合能源,却逆势崛起,这些亮眼的业绩也为其招来了资本的青睐。
高纪凡是怎么度过光伏寒冬的?
时间回溯到六年前。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光伏行业走入顶峰,这是大家最赚钱的一年。
但高纪凡开始有所警惕。他找到麦肯锡一个高管,咨询光伏 行业未来发展战略和方向。对方问高纪凡:你觉得现在是新建一个GW的产能难,还是说销售一个GW的产品难?高纪凡回答:上一个GW产能挺容易的,有钱弄就能实现,只是同质化的一个扩展而已,可销售就不好说了。对方说,那你就等着产能过剩吧,积压的问题很快就要爆发了。受此警示,高纪凡调整了战略,不再追求产能,而是侧重抓市场兼品牌。
同时,行业内企业纷纷扩张规模时,高纪凡似乎又提前预料到了新的拐点,思考通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2008年,天合成立10年,但从整个产业链看,“当时什么都缺。不仅是缺电,硅片、辅料都极其欠缺。很多企业开始自己干,大而全,小而全,当时我们就说不要自己干,学汽车行业引进一批企业来到这个园区,引进创新能力领先的,成本领先的企业到我们这来和我们做配套。”
高纪凡回忆,他在公司成立10年之际建了天合光伏产业园,以天合光能为主,其它几十家企业做配套,成为一个园区。
对比之下,有的企业选择的战略是自建产业链。在产业寒冬来临时,配套产业因为专注一个方面,往往能够生存下去。因此,天合光能因不用背包袱,影响也相对较小。用这种方式,高纪凡聚集起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和配套产业,包括拉晶、切片、电池片封装、组件、系统开发及安装、产品研发测试、光伏设备等各个环节,仅物流一项即节省大量成本。
“天合的降成本实际上采取了两个办法。第一是专注。主要是天合从所谓的垂直一体化的产业布局战略,后来走向了以电池组件为核心的模式。”高纪凡说,基于这个原因,他躲过了一个很大的坑。
第二个控制成本的方法是控制负债。高纪凡说,有的企业某一时间采取高杠杆的手段。可能到需要还债的时候,一根稻草就会压垮,“所以投资决策是第一重要的。就是说负债要合理。”
“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关键时刻现金流比血液还重要,现金断了就一口气都没有了。”高纪凡认为,不能过度做一些过多风险性的负债,光伏企业要管好现金流,要增加自己的造血功能,这是第一位的。不能为了利润大量负债。在融资上面,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也要平衡好,“有的企业为了利润倾向于债券融资,而不肯放开股权,这样增加风险没有必要。”
【 二 】
多晶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最为重要的原料。因其提炼的过程技术要求很高,2007年前后,世界上掌握多晶硅成熟生产技术的厂家不到十家,且都分布在德美日三国,他们占有了市场95%以上的份额,对多晶硅市场造成了绝对的垄断,“拥硅者为王”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2007年多晶硅产能为3.6万吨,需求约4.5万吨。多晶硅环节严重影响了整个太阳能光伏发电 市场,在整个产业链中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瓶颈。为解决找米下锅的问题,有的企业自建硅料厂,如今日已跌落神坛的英利和尚德。
中国太阳能产业每年以超过100%的速度增长,将主要原材料多晶硅的价格接连推高,最贵时达到近500美元/千克左右。
高纪凡曾经动心,甚至2007年在连云港规划了一个一万吨产能的多晶硅厂。但他很快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