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企业 > 正文

通威股份“立体渔业+光伏链条”模式待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时间:2016-04-19 08:54:47

4月15日晚间,通威股份发布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拟作价49.84亿元向控股股东通威集团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合肥通威100%股权,并拟以询价的方式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30亿元,用于合肥通威二期2.3GW高效晶硅电池片项目,以及补充合肥通威流动资金。

曾经深耕饲料产业的通威股份,如今也开始垂涎光伏产业链。

这并不是通威股份首次布局光伏业务。早在今年2月,通威股份便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将通威集团旗下多晶硅生产及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两大业务板块的资产纳入麾下。

作为老牌饲料企业,通威股份频频发力光伏,“渔业+光伏”双主业引人注目,但这并不能抹去渔光互补刚刚起步、阻力重重的行业境况。

2015年11月,通威股份定增23亿元投资光伏发电产业的方案被证监会否决。据证监会文件指出,通威股份的“渔光一体”商业模式披露不清晰、不完备,持续盈利能力存疑。“本次重组方案可以视为通威股份的二次定增方案。”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完善光伏产业链

公告显示,合肥通威主要从事光伏行业晶硅电池片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目前拥有超过2GW的多晶硅电池产能及350MW组件生产能力。

2015年,合肥通威启动了成都双流基地一期1GW高效晶硅电池新建项目,该项目预计将在2016年9月投产。投产以后,合肥通威晶硅电池产能将迅速超过3GW,成为全球最大的晶硅电池生产企业之一。

而本次募集的配套资金则将用于合肥通威厂务设施和厂房等的装修改造。“公司将采用PERC多晶高效晶硅电池技术,新建20条PER电池生产线及辅助生产设备,生产多晶硅高效电池。”通威股份方面表示。

本次重组方案如若通过,则意味着通威集团旗下晶硅电池产业也将被注入上市公司,通威股份将形成涵盖上游多晶硅、中游晶硅电池及组件、下游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在内的光伏产业链运营模式。

“该运营模式从逻辑上看不出不成立的理由。如果全产业链的成本控制不输别人,理论上总体利润可实现最大化。”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光伏产业研究员红炜表示,“不同的企业去从事该运营模式,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不过从通威集团过往对规模资本的运作来看,成功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立体渔业+光伏链条”模式待考

通威股份转向光伏产业并非事出无因。

尽管目前我国渔业经济仍处于较快发展状态,但综观2015年,整个水产品市场价格低迷,并且持续波动。养殖环境的恶化亦导致病害损失连年走高,饲料成本近年来只涨不跌。小型饲料企业纷纷倒闭的同时,大型饲料企业也开始面临转型的选择。

而通过重组打造光伏全产业链运营模式,通威股份方面表示,将充分发挥“农户资源”和“光伏行业资源”的协同效应,以“渔光一体”、“农户等屋顶电站”等光伏发电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行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的绿色立体渔业经济。

事实上,早自2015年两会期间,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便提出,要让光伏走近渔业,提速“渔光一体化”。在他看来,“渔光互补”的优势在于,既能充分利用空间、节约土地资源,又能利用光伏电站调节养殖环境,还能优化地区能源结构、改善环境,并提高单位鱼塘产量、增产增收。

深究而言,刘汉元的考虑建立在通威集团的资源基础上。据了解,从全国范围而言,国内可供光伏利用的精养池塘面积达4500万亩,可支撑全国1500GW的光伏电站总体规模,其中通威集团所占份额超过25%。而目前,“渔光一体”已使得单亩利润比单纯水产养殖提高了5倍至10倍。

然而,记者同样了解到,潮湿环境是电子设备最大的不利因素。水气及盐雾对组件的危害极大。传统的光伏电池组件由于EVA材料无法100%绝缘,在潮湿环境下,水气可能进入组件内部,使电池组件功率急剧衰减,减少发电量。而逆变器吸入盐雾颗粒及水气后,也将降低器件的绝缘能力及连接面的导电能力,导致产品失效。

“‘鱼塘+光伏’模式是可以操作的,不过单个规模不会很大。此外未来维护运营的成本不确定。”业内观察人士韩启明告诉记者,“毕竟是新鲜事物。”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通威太阳能科技南通基地荣获中国船级社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通威太阳能科技南通基地荣获中国船级社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近日,通威太阳能科技南通基地顺利通过中国船级社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并获颁证书,这也是对南通基地能源管理体系方面的高度认可。

通威股份
2024-12-31
商务部亚洲司司长王立平一行莅临通威太阳能科技盐城基地参观调研

商务部亚洲司司长王立平一行莅临通威太阳能科技盐城基地参观调研

11月29日,商务部亚洲司司长王立平一行莅临通威太阳能科技盐城基地参观调研,盐城市副市长祁从峰陪同。通威股份总裁助理、通威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萧圣义热情接待。

通威股份新质生产力
2024-12-04
通威股份荣膺“2024可持续品牌典范企业合规奖”殊荣

通威股份荣膺“2024可持续品牌典范企业合规奖”殊荣

11月27日,虎嗅“2024可持续品牌典范榜”隆重发布,通威股份凭借在公司治理、企业合规领域的优秀表现,从197家提名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膺“2024可持续品牌典范企业合规奖”殊荣。

通威股份光伏产业
2024-11-29
智研光伏 共话技术丨通威全面分享光伏技术研发成果

智研光伏 共话技术丨通威全面分享光伏技术研发成果

11月21-23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市太阳能学会主办的“2024年第二十届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本次研讨会是我国硅材料及光伏发电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会议之一,会上分享了光伏产业领域最新技术研究成果,帮助国内光伏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太阳级硅材料和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3日,“HJT电池技术与应用”与“高品质认证和供应链评价”分会场同期举行。

通威股份光伏产业
2024-11-28
转换效率可超30%!爱旭股份与澳大利亚先进光伏中心合作研发新型晶硅电池技术

转换效率可超30%!爱旭股份与澳大利亚先进光伏中心合作研发新型晶硅电池技术

日前,爱旭股份与新南威尔士大学正式签订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协议:爱旭将与澳大利亚先进光伏中心(ACAP)携手研发具有行业开创性的光子倍增技术(Photon Multiplication),这将突破单结晶硅电池理论效率极限,实现光伏科技在新技术形态下的效率跃迁。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与ACAP创始人、“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现场见证,共同开启引领未来光伏科技的新篇章。

爱旭股份晶硅电池
2024-11-01
一道新能CTO宋登元:未来15-20年 N型晶硅技术仍是主流

一道新能CTO宋登元:未来15-20年 N型晶硅技术仍是主流

2024年7月31日,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太阳能材料分会、云南大学和北京大学主办的“2024太阳能科学与应用技术国际会议”在云南昆明举行。会议邀请到中国太阳能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中国科学院李灿院士、李永舫院士及欧洲科学院唐军旺院士出席大会并作大会开场报告。随后,一道新能首席技术官、SEMI中国标准技术委员会主席宋登元博士,作为光伏产业特邀专家,发表了《晶硅技术:面向27%效率的产业化与未来发展方向》的主旨报告。宋登元博士从光伏技术迭代的第一性原理的视角,以及支撑光伏产业技术生命周期的三大要素:度电成本、电池

一道新能宋登元晶硅电池
2024-08-06
晶硅电池与薄膜太阳能电池,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价比之争

晶硅电池与薄膜太阳能电池,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价比之争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太阳能电池作为绿色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晶硅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这两种主流的光伏技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展现出各自的性价比优势。本文将深入探讨

晶硅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
2024-04-15
极端气候下的能量守护者,晶硅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较量

极端气候下的能量守护者,晶硅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较量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现象日益频繁,从炎热的沙漠到空气稀薄的高海拔地区,太阳能电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在这样的环境下,哪种太阳能电池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能量转换的潜力,成为了新能源领域关注的焦

太阳能电池晶硅电池薄膜电池
2024-04-15
泗洪:水库变“金库” 拓展致富路

泗洪:水库变“金库” 拓展致富路

尝试光伏发电和渔业养殖的立体生产,使水库滩涂变成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金库”。

光伏发电光伏渔业
2019-04-14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通威股份“立体渔业+光伏链条”模式待考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