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今年上半年中国光伏行业提出新的技术概念:1500V电压。而目前电站及光伏组件、逆变器、汇流箱及线缆等都是基于直流端1000V的电压要求设计和制造。1500V电压技术成为新趋势,可以节约平衡系统,从而达到降低系统成本。从技术方面,1500V电压没有瓶颈,但需要整个市场各个环节的配套发展,形成有效的生态系统。
4.并网验收
对于集中式光伏发电而言,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新能源发电富集区域(例如甘肃、新疆等),电力市场规模小,导致光伏发电运输、消纳不太顺畅,从而产生连锁反应的并网问题。
为解决新能源的送出问题,国家也在积极兴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对于分布式发电而言,存在以下问题: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形态、网损、电压闪变、谐波、短路电流、有功及无功潮流、电路元件的热负荷、暂态稳定、动态稳定、频率控制等方面特性会产生影响。
分布式的快速发展,对于电网的容纳能力极具考验,由于光伏发电受光照影响,尤其发电峰值时,接入电网的光伏电源可能使馈线负荷节点电压被抬高,甚至超上限;另外,光伏发电注入功率会使配电网继电保护范围缩小,不能有效地保护整体线路,甚至在其他并联分支故障时,引起继电保护误动作。对于光伏发电受光照情况影响而产生发电间歇性,可以通过前端的光伏发电预测系统,经过一定的算法,预先介入,进行调整。
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点增多,运维方面遭遇挑战,当接入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配电网停电检修时,如光伏电站孤岛运行,向系统倒送电,会引起人身、设备安全事故。
5.发电收益运营
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而言:自发自用的消纳比例非常关键,经过计算,自发自用比例超过70%,分布式发电才能有吸引力;如果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自发自用比例不高,光伏发电是亏钱的。目前传统能源电价大约0.5元每千瓦时,加上补贴差不多0.9元每千瓦时。
对于集中式光伏发电而言:主要是受开发布局不合理、配套电网建设不同步等因素影响,导致光伏电站消纳矛盾突出,存在弃光限电的风险。
2015年1~6月全国累计光伏发电量190亿千瓦时,弃光电量约18亿千瓦时,弃光率近10%。弃光主要发生在甘肃和新疆地区,甘肃省弃光电量11.4亿千瓦时,弃光率28%,新疆弃光电量5.41亿千瓦时,弃光率19%,对于光伏电站发生限电情况时,就意味着预期收益降低。例如:某地区配额只有60%,那么意味着剩下的40%的电量和收入就浪费掉;另一方面,国家补贴电费如果不能及时到账,就会造成企业的财务成本较高,对现金流会产生影响。
6.政府补贴结算
2009年,财政部、能源局联手推“金太阳”工程,实行“前端补贴”,国内光伏电站规模化起步,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电站建设和运行中的质量问题,无法保障光伏电站的整体效果,造成国家补贴被浪费等问题。
2013年光伏上网标杆电价出台,按实际发电量进行补贴,光伏电站发展渐趋有序,形成实际发电量为王,不再以装机容量作为计算口径。
目前光伏电站补贴面临两个难题:资金缺口和补贴流程周期过长。
关于资金缺口问题,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资金来源为两部分:财政部针对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拨款基金(80亿~100亿元)和全国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费进行基金扩容。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费从最初每度电只征收4厘,2012年增加到8厘,到2013年9月每度电再加7厘,征收标准提高到每度电1.5分,但是资金缺口依然巨大。
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介绍,现阶段很难实现可再生能源补贴应收尽收,2014年应收补贴约为700亿元,实际上缴400亿元左右,征收上来的320亿元。
关于补贴流程问题,光伏电站获取补贴需从地方财政、价格、能源部门开始进行初审,最后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进行审批,审批完后进入目录,中央财政再拨付至地方财政,企业拿到补贴的周期过长。
这两个问题导致,如果光伏电站没有及时拿到补贴,就会拖欠供应商货款,供应商进一步挤压上一级供应商,最后形成三角债务,对整个产业链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当前的光伏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顶层设计需要进行有效引导,光伏行业需要进行自身梳理,逐渐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环境。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