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屋顶装上这些闪闪亮的板就能发电,并入国网后,每年都有稳定收入。”天气晴好的冬日,缙云县新建镇红锦村许多村民正围在村办公楼前看热闹。
原来,楼顶200平方米的平台上装上了3排共20多块光伏发电板。它们呈45度角固定于屋顶之上,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作为缙云首个利用光伏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试点村,今年,缙云县农办、移民办、发改委等单位共筹集资金90万元,为红锦村免费安装光伏板,发电能力100千瓦。
移民村 寻求“造血”
红锦村是个移民村,2008年,滩坑电站开建,景宁库区一镇三乡15个自然村的530多位村民搬迁至红锦村。缙云县政府投入巨资建设移民新村,盖起了村办公楼,实施了村庄路面硬化,安装排污设施、路灯设施等等,家家户户建起新房。
经济薄弱的移民新村,如何进一步谋求发展成了村里面临的最大难题。“主要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资源稀少。”红锦村村支部书记江周法介绍说,村民原有的山林和耕地都留在了100里之外的景宁县境内,在缙云,红锦村的村民人均生产耕地只有0.25亩。村民利用有限的耕地,只能种点菜自己吃,米、油等都需要从外面买回来。
为此,缙云县移民办等部门想了很多办法来扶持红锦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去年,缙云县农办出资在新建镇为我们村买了一间店面,每年租金可拿到2万多元。”江周法说,但这对于红锦村来说还是杯水车薪,更谈不上发展。
于是,红锦村的很多村民都外出打工、开超市。来料加工是近年来留守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据统计,2014年,营业额达10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8000多元,村里46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共有13户23人。加大“造血”功能,壮大村集体经济、让低收入农户增收成了红锦村最急迫的事。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