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展会 > 正文

“质在老组件”——光伏组件耐候性、可靠性、持久性的深刻分析

来源:索比太阳能光伏网发布时间:2015-12-11 17:20:26

为探索一带一路绿色能源产业最佳发展路径,增进两岸四地深港澳台交流合作,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际联络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福田区科技创新局(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坪山新区经济服务局、深圳市新能源行业协会、深圳市太阳能学会、深圳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于2015年12月11-12日在深圳联合召开以“新发展,新绿地”为主题的2015两岸四地绿色能源协同创新论坛暨深圳第十届新能源科技年会。

发改委能源所研究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光伏专委会的负责人王斯成先生;深圳市太阳能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副所长洪瑞江先生;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邵嘉先生;深圳市太阳能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晶科能源公司副总裁姚峰先生;史陶比尔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华南总监王超先生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秘书长吕芳的主持下就“质在老组件”这一主题进行了讨论,会议气氛热烈,嘉宾的解释透彻全面,现场互动频繁,对光伏组件的耐候性、可靠性、持久性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以下是会议记录:

QQ截图20151211153103

主持人吕芳:今天下午第一个环节的讨论,也是源起于我们最近的一个活动,叫寻找中国最美光伏老组件,在中国使用了20年以上的光伏电站,它们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我们在做一些收集和研究的工作。今天下午我们将围绕耐候性、可靠性、持久性方面的议题进行讨论和探讨。

接下来进入一个沙龙环节,我们请上四位嘉宾,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做一下互动,接着王老师刚才的发言,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最美光伏组件的源起,我们是在去年夏天的时候,对在青海格尔木地区5个很有典型的,做得非常好的电站,我们开始做PR的现场监测和现场检测结合的数据收集,后来经历了半年多时间,我们起草了一个在国内和国际上,在系统评价性能指标方面的测试方法、测试指标,甚至是测试仪器方面的认证技术规范,在这之后我们发现,在电站的性能综合评价方面,它有各种损失,有适配损失、温升损失,还有功率损失,这对电站是一个非常大的风险。因此我们在一次青海的大型电站的提质增效的会议上,我们第一次喊出了希望在中国找一找在不同的资源气候区实际使用了20年以上的老组件。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呢?一会儿台上的嘉宾都会讲到这个问题。我们在实验室再做什么样的老化加速,都无法真正地模拟我们的组件在真实环境中的持久性,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些组件找出来。一方面我们希望在中国建一个最老组件的博物馆,我们要让更多的年轻人,新加入这个行业的年轻的从业人员,让他们看到30年前的组件是什么样的。另外一方面,我们确实在团队当中,也在和我们的合作伙伴杜邦,以及中国科学院的质量检测中心一起分析它的失效机理,从材料、电性能方面来找。大家也会想,30年前的组件,它的工艺、材料和现在已经大不一样了,你们现在找出来的这些,对我们的产线和工业方面还有什么借鉴,有什么价值?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刚才王老师讲,在过去我们走了10个省、市、自治区,累计行程大约3万公里,我们一共收回了35片组件,每一份组件我们都留了一份做藏品。今年10月份在北京中国光伏展览会上做了展出,可能有朋友去过我们的展位看过,大家对这个都很感兴趣,你们知道展览上很多时候看到的是新材料、新技术、新应用,但对老的东西,回过去看30年前的东西,确实非常有意思。

我们现在把话筒交给台上的几位嘉宾,洪瑞江老师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的委员,同时在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做了多年的太阳能器件和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我们也知道中山大学的沈辉老师和洪瑞江老师的团队,一直对老组件的在线、实时、实证性的监测做常年的持续性的工作。沈辉老师最近也在北京光伏大会上演讲和发表了关于老组件的一些评价,所以首先我们想听一下洪瑞江老师,在老组件的质量评估方面发现了什么?一会儿我们再把话筒交给其他的嘉宾,嘉宾在发言之前首先介绍一下自己。

洪瑞江:谢谢各位,本来应该是沈老师来讲的,但是因为他晚上有课,所以来不了,我就代他来了。我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团队做的相关的工作。

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这个团队长期以来对太阳能的综合应用有很多的考虑,在中山大学采购了6种组件,目前商用的主要的组件,包括晶体硅,单晶硅、多晶硅,以及薄膜的一些样品,我们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现在形成一个习惯,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我们一方面给学生一个实习的机会,让他们把那些组件拆下来,送到国家质检中心进行性能的测试和数据的统计,将来会形成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关于这个质量在我们跟踪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规律性的东西,这是一方面,就是我们自己采购的一些新的组件在做测试。另外我们在海南收集了一些组件,这些组件到现在已经有28年了,服役的时间是23年,这是在山顶上的,这些组件当时的质保期是5年,后来有一个不断的提升,从5年到8年、10年,到最后的20年,现在还有人提出30年。这批组件我们拆下来以后,首先对它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做出来的衰减率是比较低的,只有6%、7%、8%左右,但是它的外观已经有点惨不忍睹了,有很多破损的情况,这个问题等会儿也可以讨论,就是关于这个组件,我要提出一个说法,是否要长期让它服役的问题,是否要有一个强制失效的问题,就像我们的汽车发动机,是不是要让它强制报废,因为这个是出于安全的综合考虑,另外还有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一些更新。

这些组件我们拆下来,它的外观非常差了,后面的接线盒有50%是失效的,我们更换了新的接线盒,对它进行一些修整,现在装上去之后,它的发电效能是很好的。我们做的这个工作是一个学术意义上的事情,并不是说行业内要推行这个事情,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我先开这么一个头,刚才提了两个话题,一个是代表性的问题,第二个是关于是否要强制失效的问题,等会儿各位专家可以展开讨论一下。

主持人:我们在很多场合听到沈辉老师在描述这批组件25年之后的情况,他经常用一个词,他说这批组件现在仍然在完美的发电。刚才洪瑞江老师提到一个问题,我们有没有必要一定要让这些组件一直服役这么长时间,是不是到时候要强制的退役?这25年可能对投融资行业来讲,这是一个信息的信号,他们其实也挺关注把这个钱投进去,寿命是否能够像专家们所说的达到25年。这批老组件用实际的情况告诉他们,这是可以做得到的。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寻找?大家知道,我们在实验室如何做加速老化,但是仍然无法复现在真实情况下它发电30年所受到的冲击和环境的压力。在这个当中,我们的辅材也是非常关键的,它有时候是我们失效当中的防火墙,另外有时候也可能从它开始。所以这次和杜邦的合作也是一种研究方面的公益型的科研项目,杜邦在材料方面很专注,另外它也有很多在户外材料老化、耐久方面的实证、探索和研究。我也想请来自杜邦的邵嘉介绍一下,杜邦参加这次最美组件寻访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邵嘉:大家好,我叫邵嘉,来自杜邦的光伏解决方案部门。其实做这个项目,从我的角度来看是起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实际业务当中,我的客户在做财务模型的时候,他们领导说,你这个财务模型只能做20年,我的客户就来问我说,为什么只能做20年,能不能做更长时间?我说应该可以的,因为在实际的户外使用年限,组件寿命达到25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且衰减可以保证在20%以内的案例在国外有很多。但是紧接着我的客户问我在中国有没有这样成功的案例?我说确实还没有,这是促使我做这个项目的原因之一。第二,大家对杜邦在光伏方面可能不太了解有什么东西,杜邦作为一个材料公司,我们做的光伏方面的东西都在最上游。杜邦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介入光伏业务,现在我们的涉足业务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材料供应商,在4年前杜邦已经开始了全球光伏电站的实地调研,调查了60多个电站的400多个组件,这个项目在中国也得到了延伸,我们在中国看了10个省市的一些电站,看了这些组件,我们也想在中国,在20年甚至25年左右的时间,这些组件还能不能保持完好的工作状态,功率的衰减是不是在比较低的程度。现在看来,这个结果应该初步说是可以得到的,也应该算是给这个行业一个正能量和信心。

主持人:其实我想插一个小故事,我们在收集过程中,在10个省的寻访途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我们也感受到了他们在和我们的老组件一起相处的20多年中的故事。在云南一个森林防火点,这个地方几乎是与世隔绝的,有一对夫妇在那里生活,那里只有他们,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守望着他们眼前的这一片森林不要出火险,他们的用电是依靠光伏来提供的,对他们而言,光伏的质量不仅仅是效益,不仅仅是经济,还是生命的保障,是一片森林的安危,以及人和动物的生命的保障。所以在那个时候我们才知道,光伏的质量有时候远远超过我们心目中对它的期待和期许。大家也知道,我们的组件还有很多的连接件,今天我们也请到了史陶比尔的王超先生,我们知道他们做了很多光伏组件和连接件,组件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关系到它的质量可靠,所以我们听听王超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王超:大家下午好,我叫王超,来自史陶比尔公司,可能说到史陶比尔公司,大家比较陌生,但是说另外一个品牌可能各位会比较有印象,就是MC,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MC是全球第一家倡导使用光伏连接器的公司,现在市面上有一个作为行业的标准光伏连接器,大家都把它叫做MC4,其实这就来源于MC公司。

今天非常感谢太阳能协会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坐在这里跟大家一起探讨组件方面的一些问题。其实我们公司作为一个连接器的生产厂商,跟光伏组件的联系在哪里呢?我说一个数字,可能大家会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印象,我们公司从1996年第一款光伏连接器,到现在为止,我们在全球的装机容量已经超过110G瓦。现在在全球的光伏电站里面,有超过50%的连接件用的是MC公司的产品。我们跟很多的组件和电站打交道,因为连接件是一个非常小的零件,平时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光伏逆变器、光伏电子板等大件上,很少看一个连接器在光伏电站的作用,或者说它有什么影响。其实从很多的测试和实验中,大家逐渐会认识到,在电站的后期运维当中,出现一些失效的原因分析,可能都来自于连接方面。刚刚洪老师也说了,每个组件会配一个接线盒,它顺带也会带一个连接器,这都属于光伏电站的连接这一块,接线盒的失效和连接器的失效,都会导致整个电站的失效。现在大家可能在反思,我们投资一个光伏电站是看投资成本,还是看后期的度电补贴成本和运维,到底它能运行多少年,是20年还是30年。这个组件运行的时间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它的可靠性、高效是来自它的辅件。

我这里想跟大家探讨的就是连接器这一块,虽然它是比较小的东西,但是在一个系统里面,有人问一个光伏电站什么东西最多,可能大家最直观的印象是光伏组件,一个兆瓦有4000多个组件,这里面大家看不到的是连接器,一个组件要配一对连接器,一个逆变器要配几对甚至几十对连接器,在组件和组件之间的串并联、连线、连接都会用到连接器,这样一个小而数量众多的零件上,它对光伏电站整体的运行影响非常大。在这里我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经验,我们在考虑前期投资的成本的时候,往往会考虑我们采购组件、采购原材料花的采购成本是多少,我们会去做一些类比,在前期会有这样的情况。但是在后期随着我们跟电站负责人的沟通交流会逐步发现,前期投资的成本不等于整个电站的运行成本,他还会考虑到后期的运维。我们今天讲这个组件,它是作为光伏电站的一个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我们的连接器其实跟组件也是有很大的关联,比如说你买一块250瓦的组件,200块钱买下来,它带有一对连接器,他的成本是多少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具体的涉及到那个连接器对整个光伏组件的性能上的影响,包括它的电性能、功率损失等等,大家如果有这种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做一个专题的研讨。这里我只是想说,连接器虽然是一个小东西,但是在咱们整个光伏系统里边,它还是起着一个比较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非常感谢,实际上有时候决定成败的往往就在细节方面。接下来我想请王斯成老师跟大家分享,现在大家都非常关注质量,不仅仅在数量方面,在2015年1月份,由国家认监委和国家能源局成立了中国检测技术认证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也在发挥着作用,我和王老师都是这里面的委员,在有一次会议上,我们在探讨标准的时候,我们在梳理光伏的器件、材料等等方面的质量的时候,有一个发现,我们发现有些是采用IEC等同的,有些是我们的标准。我们发现采用IEC等同标准的,在光伏行业里面,80%是上世纪的标准,所以我们发现在标准体系里头,我们要做的工作非常多,王斯成老师本身也是PC82的中国代表。我想请王老师分享一下,在参与国内国际的标准制定方面,现在有什么进展?

王斯成:现在国际上IEC的标准对系统和平衡部件还是比较全的,然而我们国家的转化率不够,当时我在认监委的会议上说,为什么中国不转化?现在系统和平衡部件IEC的标准已经出到40版了,真正转化为国标的只有5个,而且都是2000年以前转化的,不就是个翻译吗?他们没有回答,实际上是这个工作落后太多,没有跟上国际的步伐。比如说在绝缘性方面,按照IEC的标准,你要实时检测你的对地绝缘,对地绝缘有一个电阻值的要求,在不接地的情况下你是怎么样,悬空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处理,不悬空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去做,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但是在中国的标准里面并没有太多这方面的规定。国内的标准还没有跟上国际标准的进程。

另外我也认为标准宣传是不够的。比如说中电联制定了一系列光伏电站的标准,有谁知道?有谁用过?制定标准的人制定完了以后往那儿一放,申报成国标了就放在那里了,没有人宣传,也没有人培训。其实我们的施工、设计都要按照标准来走。

另外一个就是智能光伏电站大家说得很多,后来我给一个公司做培训,我就跟他们讲,这个监测点应该在什么地方,你在监测的这个数据要进行修正,我们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值。你在监测的实际电流、电压是在光强变化、温度变化的情况下测的,你一定要把它修正到标准值,你才能知道它是正确的值还是错误的值,修正公式怎么做。我当时故意写了一个错误的公式,很多人在下面,我说你们看这个公式哪里错了?没有一个人知道。这就很奇怪,他是怎么来判定到底出没出问题。技术细节的问题,技术标准的贯彻问题,这都非常严重。在现场做了那么多年的工程技术人员,居然就不知道这个公式是怎么做的,这个我就觉得很奇怪,现在在技术标准方面我们差得很多,不但是制定的差,而是一个跟不上国际标准进程的差,而且在宣传、培训上也差得非常多,我有这样一个深刻的体会。

主持人:谢谢王老师,刚才王老师在讲的时候,我在想,中山大学和深圳太阳能学会在当地都做了很多的工作,我觉得我们在宣传培训方面还可以再多开展一些这方面的专题。

今天的嘉宾当中还有一位来自光伏制造企业晶科的姚总,请姚总给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在质量监控方面的经验。

姚峰:大家好,我是姚峰,是晶科能源负责国内业务的副总裁。晶科是一家非常年轻的企业,我们在2007年成立,目前在美国上市。虽然我们成立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我们在全球的组件业务量是非常大的,我们已经连续三年是全球光伏组件出货的前三强,在国内也是排名前列。晶科对组件的质量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我们从来料的工艺空气、原辅材的配置,生产前后的双道检测都是非常严格的,目前国内主流的电站投资商都是我们的客户。我觉得王教授他们做的这个老组件的研究非常有意义,研究老组件的最大意义在于对我们的现实有一些启迪,看了这个研究,我们觉得非常有信心,20年的组件,还能保持这么好的效果我看到很多组件的年衰减只有0.6%、0.4%,甚至0.3%。光伏组件行业近10年来可以说是集中了过去很多年加起来还要多的人才、资本、技术,组件的工艺、技术近10年来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我们的老组件都有这么好的表现,那么我们的新组件,应该对发电效率、投资回报非常有信心。

但是从近几年我们对客户的回访发现,有些电站的衰减超过了常规的功率范围。我觉得电站的发电效率绝不仅仅是组件,电站的工艺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不仅与组件质量有关系,也与组件的运输、安装的过程有关系。刚才王教授也讲了,我们有完整的施工工艺规范,但是我们如果看很多电站的施工现场,常常在车间里,在工厂里当做精品的组件,轻拿轻放的,非常小心的,可能在现场是被很粗暴、野蛮的安装。在整个车间生产过程中非常注意的对方、搬运,在整个运输的过程中,可能由于不合格的标准而造成了损毁,我觉得这对组件的质量影响同样是非常大的。所以我觉得对组件效率的控制是综合性的,除了我们生产组件的要加强我们的工艺控制之外,在运输、包装、组件安装的环节,以及后期维护的环节都要按照标准来做,这样才能保证电站的收益率。

另外,质量一定是和成本相挂钩的,目前我们国内做电站有一个模式的问题,就是购买组件的人有一些不是最终持有电站的人,他就会对价格比较看重,不同的价格和组件的材料配置是不一样的,可能会有一些降低材料的要求,比如说全球所有背板含氟的材料都是杜邦的专利,很多的组建没有这种含氟的工艺,可能对未来的渗水等等都有影响。另外是材料的问题,过去的老组件可能由于工艺的限制问题,它的硅片的厚度是比较厚的,目前随着切割工艺的进步,硅片的切割厚度非常薄,可能160mm、180mm,过去的组件厚度是现在的2倍以上,这样对组件的影响是值得观察的,电磁片越做越薄对发电的影响可以做一些研究,还有一些新的技术的应用,我觉得需要我们对它有一个长时间的观察。我觉得院校、协会和企业界要一起努力相关的问题。

主持人:此时此刻我们可能对一些技术路线还没有到下结论的时候,比如说哪种技术我们要慎用,对于各种技术路线我们都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大家知道我们今天主要是讲老组件的持久性的问题,实际上在测试方法方面,我们有IEC的延伸测试,现在包括日本的AST,他们也很关注在服役环境下的耐久测试方法的研究。在中国也已经开展了,大家知道我们在不同的资源气候区已经开展了很多的实证基地,所谓的实证基地,比如说在海南,在不同的资源气候区,我们希望不同的组件、不同的安装方式都放在这儿,我们要看看它20年到底有什么样的变化。中国现在是缺这样的一个实证的积累。中山大学已经开始在做了,我们去美国看的时候,我们确实很羡慕,它的户外暴晒实验,他能看到20年来每天的实际情况,可以得出非常客观的数据。我们这次的最美组件,经历了二三十年,它现在的体能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知道,但是在最初它的体能是怎么一点一点变化的,我们无从所知,所以我们太需要实证,太需要长期的监测来发现它的性能的变化,到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说,双玻在什么时候有问题了,背板含氟和不含氟在什么情况下有问题,我们太需要这样的平台建设了。台上的嘉宾还有什么要补充讲的吗?

邵嘉:其实做这个项目让我有两点体会,一个是现在的检测标准问题和检测标准实施问题,这个问题我们也不妨再吐槽一下,其实目前国内各个检测标准相对来讲门槛还是偏低的,这些标准可以作为一个出厂的检测标准,但是能不能作为一个组件或者一个系统25年的使用保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敢说。王老师也对加速老化测试提出了一些异议,虽然杜邦也在设计各种各样加速老化的方式,但是我认为目前没有一个加速老化的设计方案能够完全模拟户外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真正经过实际户外验证的材料才能真正地证明它在未来的25年甚至30年的时间当中,能够有效地保护这个组件。
今天大家讨论的另外一个话题是度电成本和建造成本的问题,其实建造成本也是降低度电成本的方法之一,但是它不是唯一的方法,提升发电效率也是有效降低度电成本的有效手段。我们做最美组件的时候,我们发现30年前做的那些组件非常粗糙,到今天这些组件已经非常精细,在研发的过程中,把组件做得精细,这也是我们杜邦在这个过程做得非常好的工作。我记得在云南看到的那个电站,他们给我们介绍,当时建造那个是花了很多钱的,现在成本已经降低了很多,降低它的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另外,近年来双玻成为一个比较火热的话题,我们不要评判双玻是好还是不好,创新对每个行业来说都是有支持和促进作用的,我们也相信现在的双玻和20年前的双玻有很大的本质的区别,包括玻璃的厚度、柔韧度和透光度。我个人比较反对一个说法,双玻出来以后背板就没有活路了,双玻就能完全替代背板,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极端,我认为每个技术都有它应用的场景。

主持人:邵嘉讲得非常好,市场足够大,蛋糕足够大的时候,各种技术路线都可以找到它对应的市场。我们把剩下的时间交给台下的朋友们,看看哪位朋友愿意跟我们台上的质量男神做进一步的交流。

提问:我想给洪老师提一个问题,但是我特别声明一下,我们虽然来自同一个单位,但我不是托。刚刚洪老师讲了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意听,就是关于这个组件失效的问题,我们这个研究所也证明了电站的组件超过30年仍然是可以发电的,洪老师的观点我也很认同的,比如说汽车到了一定的年限强制报废,它是有一定理由的,比如说它是基于安全性的考虑。光伏电站到了一定的年限以后是不是可以考虑它的转化率比较低了,或者从它的电器性能安全角度考虑把它关闭。刚才洪老师在演讲的时候这个内容没有展开,我还想听洪老师再讲一下。

洪瑞江:这也是我近段时间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也想听听各位专家的意见。我是这么考虑的,一个组件在使用过程中,我们现在已经证明了,一个组件达到20年到25年的寿命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在20年到25年以后,它现在存在的隐患怎么解决,我觉得这个很值得关注。另外一个就是从投入产出来讲,因为它毕竟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以后,它有衰减了,将来它的收益方面是否还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收益?我想强调一点,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几十年前的组件,现在也有很多案例,各位刚才也已经谈到了,实际上在新的技术、新的材料下,我们的新组件没有几年就坏掉了。包括前段时间有一个业界朋友给我发一张图,说是印刷的电池,我很惊讶,我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它是印在一个纸上的,然后装到组件上去,现在在业界也有这种做假的行为。现在在组件制造的过程中,是否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按照质量的要求,不要偷工减料很重要。还有银浆的使用,现在的使用减少了,中间有的是镂空的,这样电池使用过程中怎么保证它的安全性。诸如此类的问题,我想值得业界同仁共同关注。关于是否要强制失效的问题,我倒想听其他专家的意见,这是我第一次提出这个观点,不一定对,大家可以吐槽。

王斯成:我们做的那些老组件,运行了20年下来,衰减的都比较少。但是现在做的一些新的电站,我们测了五六个电站,只有几年的时间,它的衰减率达到了5%到7%,这是近两年装的,反而不如原来的,这是客观情况。我就很怀疑现在的组件再过两年我们再去测一下,是不是那几个电站又完了,用十几年可能就掉到百分之七八了,现在我们测的就已经有掉到7%的。现在的工艺确实跟过去的不一样了,过去封装用硅胶,硅胶是很稳定的,透明、根本不变色。现在用EVA,它过段时间就变黄了,过去的片子400微米,现在是160、180微米。过去的那个银线非常粗,很实用,它的效率比较低,但是它不容易坏。对于20年强制退役这个问题,我现在都怀疑这些电站能不能用到20年。

姚峰:我们对客户的承诺就是质保10年,保用25年。第一年的组件衰减是要高一点,常规的对客户的承诺是2%到2.5%,到了第二年以后,它的衰减逐渐减少,大概每年衰减在1%左右。刚才王老师说的这个问题是存在的,传统的一些工艺是有价值的,看起来粗糙,但也是很有保证措施的供应。为什么组件厂不停地把硅片的厚度切得更薄,把银浆用得越来越少?其实归结到一点,电站是一个金融产品,如果现在组件厂商用传统的工艺,可以说质量上更有保证,但是它的成本也会高很多。比如说我们最早卖组件,可能是40块钱、50块钱一瓦,现在组件每瓦的售价,按照中国市场的售价可能只有不到4块钱,有10倍的降幅。最终做选择的是电站的投资商,他想要什么样的收益,这是他决定的。另外,我们要杜绝不好的组件流入市场。选择组件,在行业通用的标准之外,要更加注重组件厂商的品牌,起码它不会倒闭,起码它是上市公司,对它的声誉非常看重。组件行业的变化非常快,我们看5年或者10年以前,很多组件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电站投资期限这么长,我觉得尽量还是要选择一些大品牌、大企业、上市公司,它会更有保证。

提问:咱们国家有没有可能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去提出质量、信誉体系建立的做法?而不仅仅是像刚刚姚总讲的上市公司就没问题,大公司就没问题,我们都是业内人士,我们怎么从业内做起,把我们的信誉做起来,大可以有信誉,小也可以有信誉。

王斯成:真正一个信誉体系的建立,它是应该通过市场来进行淘汰,这个从长远来说是这样的。我认为,第一要靠市场,他没有信誉,我以后不买他的,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国家现在也非常重视信用体系的建立,我认为将来会好转。

再有一个就是控制质量的问题,现在全球有一个IECRE,这是刚刚成立的部门,IECRE的目的就是要做电站的质量认证,过去只是对产品,对组件、对逆变器有一套的检测体系,然而对系统没有。IECRE的目的就是要把光伏电站纳入到认证体系里面来。我建议按照国际标准来做,现在我们国家的质量大检查也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走的,我可以定量化的说出你的电站问题在哪里,我可以准确地给出你的PR值,你的质量是什么样的,就以这个检测结果来说话。有了这个以后,你的衰减率我测了以后马上告诉你。当然现场检测有误差,马上返回到第三实验室复测,如果同样是超标的,那你这个组件就是不行了,所以也别吹牛说,你说你的组件好,他说他的组件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测一下就知道。这个事情马上就要开展,好像有一路已经出去了,能源局已经在做质量大检查。一共有5路,我早就跟他们申请了,我要参加一路,但是现在还没通知我,我觉得可能还没开始。我们在青海测了几个电站,发现都超标了,这次下去再测出超标了,检测报告上都会给它体现出来,业主肯定是会知道这个指标怎么样,这是真正的要制止劣质产品进入。他已经建了,没法改了,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分辨出谁是黑,谁谁白,谁是好质量,谁是坏质量。

主持人:
最后请台上每位嘉宾用一句话总结一下,你们对于光伏长久、可靠、质量方面的想法。

王超:咱们一直都在讨论光伏组件、光伏电站的高效、可持续性、可靠性。关键在于什么地方,我觉得一句话来说就是质量。

邵嘉:光伏组件的质量,材料是关键。

姚峰:光伏组件的质量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组件生产商、材料供应商和电站投入商共同面对。在市场标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的时候,选择组件最好选择以晶科为代表的大的供应商。

洪瑞江:我们说的是学术的问题,我们今天讨论的是用事实的例子给大家一些说明,还没有规律性或者总结性的定义和结论,所以拜托各位在引用的时候小心掌握。

王斯成:
我们面临着一个光伏巨大的规模化发展的时代,还要大踏步的前进,每年20G瓦甚至50G瓦的装机规模,我非常担心光伏的质量,从我最近的测试结果来看,我只能说是拭目以待。

主持人:请在座的各位朋友为我们今天嘉宾的精彩发言抱以热烈的掌声,谢谢各位嘉宾的参与。今天的质在老组件这个环节的讨论就到这里结束。

责任编辑:sunnyliu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三一硅能四川南江县2GW组件项目开工

三一硅能四川南江县2GW组件项目开工

9月20日,四川南江县人民政府发布,三一硅能2GW高效晶硅光伏组件生产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东榆工业园区举行。

三一硅能光伏组件
2024-09-22
工信部:到2027年,主流电池组件效率提高5%以上

工信部:到2027年,主流电池组件效率提高5%以上

以产线升级和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为重点,重点更新改造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主要环节关键设备,提升设备生产效率、良率、单体规模和产品性能、稳定性、一致性、可靠性,促进构建适应能源转型需求的现代化光伏产业体系和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到2027年,光伏产业关键环节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水平大幅提升,量产效率、产品良率等性能持续提升,电耗、水耗等能耗指标明显降低,市场主流电池、组件等产品效率提高5%以上。

光伏产业硅片光伏组件
2024-09-21
正泰新能参加尼日利亚The Solar Week 助力非洲应对能源挑战

正泰新能参加尼日利亚The Solar Week 助力非洲应对能源挑战

当地时间9月12日,The Solar Week Nigeria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召开,非洲地区权威光伏行业组织、协会、业界领军企业、专家等齐聚一堂。正泰新能受邀出席,西非区域经理Victor Emmanuel现场发表演讲,并同与会嘉宾共同探讨非洲在能源领域的机会与挑战,助力非洲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

正泰新能光伏组件
2024-09-20
计划投资1亿!海泰新能1GW光伏组件项目落户锡林郭勒盟

计划投资1亿!海泰新能1GW光伏组件项目落户锡林郭勒盟

近日,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人民政府与唐山海泰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光伏组件项目签约仪式。

海泰新能光伏组件
2024-09-19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质在老组件”——光伏组件耐候性、可靠性、持久性的深刻分析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