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似乎天生就对创业情有独钟,能自己做老板,就绝不给别人当伙计。身为广东河源人的李河君再一次印证了这一点。在李河君的记忆里,自己从7岁左右就有了“当老板的潜质”――他在做游戏时热衷于指挥其他小伙伴,而不是自己冲锋陷阵。
20世纪80年代中期,李河君还在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京交通大学)读大二时,就领着三十多个同学在学校的食堂门口卖了三天胶卷,赚了12元――然后大家一顿饭就将“利润”吃光了。正常人或许只会把这当成是大学里的一次普通实践活动,但多年后李河君坚持把那12元钱称为自己的“第一桶金”,即便是后来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他也执意用这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来作为“您认为自己天生就是领导者吗”这种问题的回答:“是的,在北京交通大学读大二时,我组织了三十多个同学在学校食堂大门口卖胶卷。我根据同学们不同的性格特长,进行了团队分工,有负责采购胶卷的,有负责吆喝售卖的,还有负责管钱的。现在看来,那次活动虽然简单,但体现了团队管理的很多基本原则,比如共同的目标、成员的能力认知和职位匹配、流程的管理、利益的分享等。当时最深的感受就是挣钱不易。同时我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
1988年,二十出头的李河君本科毕业,和其他同学一样,他也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但李河君的研究生导师只带了他一年就去世了,此时李河君面临人生第一个重要的抉择:是换导师继续读研究生还是退学找工作?果敢的李河君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第三条路:既不读书,也不找工作,而是自己创业!这个决定即便对今天的毕业生来说也略显冒险,但这在李河君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我没在国有企业干过一天,也没在政府部门干过一天,我没给别人打过一天工,整天就想着怎么自己干。所以我的履历特简单,如果有什么事,就汉能那点事。”
不想给别人打工的李河君“厚着脸”向机械工程系一位与自己相熟的教授借了5万元创业。李河君或许是天生的领袖,但他肯定不是天生的投资大师,这5万元被初出茅庐的他三个月就折腾光了。
5万元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虽然现在的李河君回忆往事时会笑称那个敢借钱给自己的教授“胆子比自己还大”,但当时的李河君可没有这么轻松:“背了5万元钱债务,怎么办?借老师的钱肯定是要挣钱还的!”刚创业就负债的遭遇没有浇灭李河君的创业激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河君混迹于中关村,“什么来钱做什么”。略有积累后,他又开始将目光转向铁路运输、矿产和房地产。
在李河君看来,在一家小客栈做老板,也比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做大堂经理更有诱惑力。因为自己当老板就意味着未来的无限可能――哪家五星级酒店的总裁不是从小客栈做起的?而替别人做掌柜的未来则能一眼望到底――即便你是迪拜帆船酒店的大堂经理,也逃不过一辈子仰仗别人鼻息的命运。
20世纪90年代初,李河君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手下16名员工多是自己的大学同学。负债创业的经历不仅没有打垮李河君,反而让他成长得更快更好。李河君很快还清了教授的借款,还把公司越做越大,到1994年,他的公司凭借电子元器件、铁路运输、房地产等几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项目积累了近8000万的资产,为他将来进军能源行业攒下了厚实的家底。
愚者投机,智者顺势:知大势才能成大事
李河君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客家人,他自小生活在河源市仙塘镇观塘村的一个祠堂老宅中。家中兄妹7人,李河君排行老四。虽然兄妹众多,但李河君和父亲关系最为亲密,他常说:“父亲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
李河君笑言他的父亲是“中国最早的个体户”。早在1972年,李河君的父亲就开始做生意,手下最多曾有几十名员工。生意越做越大,风险也越来越高,那时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扣上“投机倒把”的帽子,丢了财产不说,还有可能陷入牢狱之灾。但李河君的父亲十分坦然,李河君8岁时曾听父亲安慰母亲说:“路线迟早会改,一切都会向前。”李河君的母亲半是欣赏半是担忧地嗔怪他:“就算天塌下来,你也当棉被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