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科技董事长赵振元:未来几年是光伏行业“又一春”
十一科技是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在光伏行业,它称得上是一面旗帜。
相关资料显示,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和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大型综合性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它主要服务于电子高科技与高端制造,生物医药与保健,市政,物流与民用建筑,电力,综合业务等6大业务领域。近年来,十一科技在光伏行业大展手脚,目前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光伏发电工程设计院。
十一科技未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企业?对于光伏行业的现状有何看法?近日,十一科技董事长赵振元博士接受专访,描述行业未来。
未来要做国家光伏建设领域的设计与总承包先锋
“十一科技以前专注于集成电路的工程设计,拥有在净化环境中进行电路电子工程设计的丰富经验,是一家老牌的高科技企业,拥有很强的科研力量。”
从2002年成为十一科技董事长兼院长至今,赵振元已带领着这艘科技“旗舰”航行了十三年。期间,十一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在国内集成电路、光纤光缆、生物医药、液晶显示、电子工程等高科技设计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个人也荣获殊荣,先后获得第二届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奖、首届亚洲管理创新十大新闻人物奖、第二届中国改革之星--十大改革创新人物奖、第二届中国管理精英人物奖。
2002年,十一科技开始转型,向光伏行业发展。2013年,十一科技签约二十多亿元光伏电站业务,初步形成了以光伏项目为主要目标的企业发展方向。“光伏产业是个朝阳产业,进入这个行业是必然的趋势,我们拥有多年积累的科技优势、设计优势、总包优势、研发优势和集成优势。从去年开始,我们还尝试部分持有电站,进入了光伏发电领域。我们希望利用多年设计总包的优势,力争成为国家光伏建设领域的前三名。”
“未来几年是光伏行业‘又一春’”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光伏行业存在机遇,但也存在问题。
“它的发展总体是快速的,前景很美好,但行业内外仍存变数,这些变数也在动摇着光伏行业的整体信心。”赵振元认为,这些变数包括:一些电站本身质量较差,影响投资者信心;国家出台政策多变,光伏行业补贴难以预期;拥有路条的缺乏资金,有资金的却拿不到路条;金融机构对于行业不了解,对行业存在疑虑等等,“这些都是尚需破解的瓶颈,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光伏产业才会迎来更远大的机遇。”
至于目前众多企业关注的光伏发电补贴政策,赵振元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新能源正处于起步阶段,政府给予的补贴是必须的,而且补贴的时间要更长一些。“我还有一个观点,国家不支持污染企业发展是非常正确的做法。但污染企业的罚款,应更多的用于新能源企业的发展。”
尽管行业仍存问题尚待破解,但在赵振元的眼中,未来几年很可能是光伏行业的“又一春”,“国家高层领导到访美国之后,对于未来清洁能源的使用做出了承诺,这意味着以光伏、风能为主的绿色能源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我觉得现有的困难是暂时的,是局部的,是个别的,在能源领域,未来的主流仍然是新能源,对此我们绝不怀疑。”
“我们从事的行业正在为修复地球而努力”
相对于更为远大的未来,十一科技眼前的“蓝海”则是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国家的西部开发大有可为。尤其是光伏在西部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赵振元解释说,在一带一路的部分沿线城市中,沙漠化严重,城市普遍缺电,而光伏电站的使用,则可以解决这些难题。
“光伏电站的建设一方面将改变西部地区资源性开发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另一方面利用西部充足的光照资源为这些城市节点带来充沛的电力。”
据赵振元介绍,目前十一科技在一带一路的光伏项目开发中已有所斩获,与中兴通讯、亿利资源合作的光伏项目已在巴基斯坦启动,与亿利资源签署的内蒙库布其光伏电站总包合同已正式签署,“我们治理沙漠、改善环境,造福当地,我们所从事的行业,正在为修复地球而努力。”
“光伏人要做到始终坚守”
在描述行业前景时,赵振元表示了充分的乐观,“中国目前的光伏发电占比很小,但今后所占比例会越来越高,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总电量70%将来自太阳能。到那时,随着国家光伏政策的逐渐完善,全民新能源意识的不断提高,分布式发电会越来越普遍,光伏发电进入千家万户不会是梦想,一定会成为现实。”
“我们光伏人要做的就是坚守,坚守自己的事业,坚守自己的理念,坚守自己的信心,坚守自己的岗位。”赵振元说。
(CREC2015无锡新能源展会11月5-7日企业家访谈系列报道)
赵振元个人履历及荣誉:
现任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院长),四川省勘探设计协会执行理事长。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新能源分会理事长。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著名诗人。
历任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热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理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理事、中国企业联合会信息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四川省科技科普报告团成员、四川省“十一五”规划咨询委员会委员、成都市重大行政决策咨询专家、成都市人大代表、电子科技大学企业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先后出版《能源科学技术与环境保护》、《中外设计的竞争策略》、《工业锅炉的节能环保技术》、《科学的方法》、《高科技工程的总承包实践》等5本专著,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
主创的《设计研究院员工持股的决策与实施》荣获第十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2003年入选全国首届经济百名杰出人物,2004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十大改革创新人物奖和全国(2003—2004)管理精英人物称号,2004年8月在第二届“新时代中国改革之星”征评活动中被授予十大改革创新人物荣誉称号,2004年12月由经济日报社主办的中国经济人物征评活动中被授予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2004年12月获首届亚洲管理创新十大新闻人物奖。2005年获成都市对外开放突出贡献奖及2005年首届建设成都贡献奖,2005年获第三届中国管理创新十大杰出人才奖,2005年获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十佳人物。2006年获中国企业改革杰出领袖荣誉称号,2006年获中国勘察设计优秀企业家称号。2006年获中国公益事业功勋人物奖。2014获成都市十大优秀企业家称号,2015年获“全国五一品牌建设奖”企业家称号。